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干预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GDM的5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等的变化;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血糖迭标时每日胰岛素总量及住院期阍出现低血糖次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干预治疗对GDM患者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中期体重指数管理在改善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将中山市东升医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孕妇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产前检查,孕期运动及饮食指导,观察组进行体重指数管理,比较两组孕妇BMI变化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孕26周、孕28周、孕30周、孕32周、孕34周、孕36周及孕38周的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剖宫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中巨大儿、新生儿缺氧性疾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重指数管理可有效控制妊娠孕妇BMI增长过快,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加用二甲双胍治疗3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72小时,观察治疗前后血糖数值变化.结果:(1)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波动改善(均P0.05);(2)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明显减少低血糖的次数、幅度、持续时间(均P0.05);(3)联合二甲双胍后胰岛素用量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是否接受护理干预分为2组,接受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40例,没有接受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40例。对2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并发症差异显著,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水平,对孕妇及围产儿的临床结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含量变化.方法:60例内脏脂肪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体重指数、病程、FIG和餐后2h血糖(2hPG)等资料具有可比性.维持试验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A组加服罗格列酮4mg,1次/d,时间为24W,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后A组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B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减少2型糖尿病的内脏脂肪含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的强化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影响。方法: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调节和(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患者改用门冬胰岛素30加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2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同时作胰岛素(Ins)、C肽(CP)释放试验;HbAlC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C肽采用放免法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强化治疗后HbAlC、FPG与2hPG均见下降(均P〈0.001);胰岛素、C肽峰值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人的血糖,有利于修复初诊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营养治疗及护理与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关系,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方法:将50例患者中能够接受营养治疗并准确执行者分为治疗组,其他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饮食严格按营养治疗方法执行.结果:治疗前后4周对2组患者均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营养治疗前后4周血糖结果变化显示,治疗组经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导患者进行营养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环节,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处理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合理处理与胎儿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9年7月~2003年6月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孕妇98例,其中61例在孕期接受饮食控制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37例未进行治疗(未治疗组),对两组围产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巨大儿发生率为6.65%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35.14%(P<0.01),胎儿窘迫发生率治疗组为19.67%,未治疗组为37.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新生儿病率低于未治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妊娠期糖耐量减低的孕妇合理治疗,可降低胎儿及新生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观察中药葛根、丹参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葛根、丹参治疗6周,测定大鼠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等含量,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脂的含量,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葛根通过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方法:49例妇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术前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原用口服降糖药控制理想者继续口服直到手术前一日,控制不理想者术前3~5d停用长效药改为短效药或正规胰岛素(RI)控制;平时已用胰岛素治疗者术前1~2周入院,用RI控制血糖。手术时间超过2h者术中监测血糖及血气分析。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d,监测血糖、尿糖,调整好输液与胰岛素用量。结果:47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感染,1例因手术范围大、手术后10d切口裂开。结论:糖尿病患者术前应仔细检查并于手术前后积极治疗,对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患者应防止低血钾症。  相似文献   

11.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老年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部分原因可能是老年人少动、多食、肥胖等胰岛素抵抗因素增加,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糖耐量低减。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与青中年不完全相同,针对老年糖尿病发病的各种因素进行防治是本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关键。此外各种措施之间要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1 饮食体育疗法 1.1 饮食疗法:老年糖尿病人活动量少,基础代谢率较低,大多较肥胖,故饮食治疗尤为重要。首先要使病人了解饮食治疗的意义、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吴月林 《教师》2013,(8):113-114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发病后患者可以出现全身多种严重并发症,所以要治疗糖尿病,就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国际糖尿病联盟已经提出了糖尿病现代治疗的五大要点,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而在这五大治疗要点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饮食控制,因为我们摄入的食物一经过转化就转变为血糖直接导致血糖升高,所以要想很好地控制血糖就必须很好地控制食物的摄入。本文旨在让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对糖尿病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结合自身病理需要的情况下能做到合理调节膳食营养,从而很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档案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不做任何干预,跟踪随访;观察组强化健康教育和家庭支持,实施适当的社区护理,如心理知道、运动疗法、相关知识宣教、用药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特别是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接受社区护理后,血糖控制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于糖尿病血糖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在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2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18例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治疗组(MSII)14例,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血糖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患者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血糖下降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II组,伤口愈合均良好。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能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使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妊娠糖尿病(GDM)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42例GDM孕妇按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两组,A组22例为血糖控制满意,B组为血糖控制不满意,对两组母婴结局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组母婴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B组妊娠期母婴并发症率较多(P&lt;0.05),胎儿畸形、围产儿死亡均明显增多。结论在围生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及早采取措施控制妊妇的血糖至正常水平,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运动疗法是促进糖尿病患者康复的一种重要手段。临床和实验证明,运动可以改善机体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降低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强肌肉对血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环,因而可以降低血糖。本研究对比的形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分组进行运动干预,通过观察其血糖、血脂等糖尿病控制指标以及相关体质状况在运动干预前后的变化,研究两组运动对糖尿病防治的综合效果,探讨安全、有效的运动防治方案,为糖尿病科学运动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运动后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患者按年龄和体质分为三组,按每天规定的时间进行运动,并对餐前、餐后、运动前后的血糖进行监测。结果除接受药物治疗外,参加运动疗法的患者血糖下降明显,血糖调整时间缩短,血糖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自行设计开发的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食谱设计软件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采用计算机设计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试验组(48例)和传统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对照组(52例),观察饮食治疗12周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2周末试验组较对照组FBG、2hPBG、HbA1c、BMI、TG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试验组治疗12周末较治疗前FBG、2hPBG、HbA1c、BMI、TG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试验组患者评价使用方便、容易坚持、生活质量改善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食谱设计软件进行饮食治疗比传统糖尿病饮食治疗对患者血糖、血脂和体重等代谢指标有更好的改善效果,而且使用方便、容易坚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GDM可增加围产期及新生儿多种并发症,同时GDM孕妇以后发生显性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如果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孕期早诊断、早干预可以大大降低GD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母儿预后将得到明显改善,严重合并症明显降低。2004年杨慧霞等口’报道GDM者仅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通辽市传染病医院和通辽市铁路医院共2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方法.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最佳手术时间为14-18孕周.高度重视妊娠晚期、分娩期合并肿瘤的病人,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