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锋 《新闻知识》2004,(7):16-18
我国的地市报印刷厂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市报社印刷现有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束缚了报社印刷厂的发展。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是我们地市报人关心、思考和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市报印刷厂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市报社印刷厂现有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束缚了报社印刷厂的发展。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是我们地市报人关心、思考和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集团化、集约化是当今媒体发展的主题。在集团化的趋势下,地市报是坐等“收购”,还是与时俱进,大有大做,小有所为,在竞争中求发展?这是当前地市报人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发挥弱势中的优势,重新设计定位,把报纸办成地域品牌。 地市报人普遍认为,目前地市报处于弱势地位:资源少,市场小;  相似文献   

4.
批评报道是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但做批评报道难是学界和业界所共知,地市报由于所处的人缘、地缘因素使其进行批评报道更是举步维艰。本文以地市报为研究媒体,试图探求地市报批评报道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个崭新的课题摆在地市报尤其是生活类地市报人面前:当国际国内发生重大新闻时,地市报如何报道?按照以往的惯例,“上面怎么报,下面就怎么报”。可是,这样的做法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生活类报纸是走向市场的,其受众不满足于所获取的信息与其他媒体雷同,令人可喜的是,一些地市报特别是生活类地市报已在这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虽然地市报和其他媒体对市场竞争中其它各类品牌的塑造可谓功莫大焉,但媒体自身的品牌建设却是一个没有被充分重视的问题。在当前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地市报若不能充分认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内容把品牌文章做实、做活、做透,从而使区域特色这个地市报最突出的优势通过品牌战略这个途径在传媒竞争中得到最突出的展示,那么,地市报所谓的区域优势便不能转变为传媒市场竞争中的胜势。这里,笔者围绕如何谋划和实施地市报以区域特色为内容的品牌战略,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报业竞争日益加剧,各类媒体都在千方百计寻“热点”、“卖点”新闻的时候,地市党报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我们的体会是:发挥地市报接近基层的优势,积极关注民生,做好相关报道,利于增强地市党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地市党报优势反映基层群众心声报纸贯彻落实“三贴近”的要求,要在诸多方面努实践和探索,但毫无疑问,关注民生、做好民生报道实现“三贴近”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关注民生、做民生报道成为各主流媒体共同关注的重点,绝不是然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之后,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新闻领域的一种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市报人》2004,(1):28-31
2003年,在中国报刊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经过全国性的报刊整顿,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把地市级党委机关报纳入重点党报行列,这为地市党报做大做强拓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那么,在2004年新的一年里,如何抓住机遇谋求更大发展?这是摆在全国地市报社长、总编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不少地市报的社长老总们正在满怀豪情、精心策划和描绘着美好的明天。我们衷心祝愿全国所有的地市报在新的一年里大展宏图,办报经营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日趋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由于区位和层级上的差异,许多地市报在与较高级别媒体或其它区域强势媒体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这种天然的劣势使许多地市报的主管和从业人员颇为尴尬和无奈。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地市级行政单位所辖较大的人口规模和较广的地域范围以及日渐雄厚的经济基础来看,一种甚至几种适合地方受众特殊口味、有地方特色的地市报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如何突破地市报发展中的瓶颈,增强地市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地市报作为地、市、州党委政府的喉舌,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地方党委政府的呵护,政策支持,财政扶持,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随着媒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地市报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媒体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而作为媒体竞争“主战场”之一的广告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从2004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对医疗医药市场进行清理整顿,部分医疗医药广告被封杀,地市报的广告“蛋糕”被削去了一大块。广告是报社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广告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报业的发展。地市报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将报业广告的“蛋糕”做大,增强创新力是重要途径,是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说起地市报记者应该“攻”大报(给大报写稿),许多人会不以为然:“我们有自己的阵地,何必费那个事!”不少同行只写“本报汛”,而不问津上级报纸。我以为这种倾向不利于提高地市报记者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不利于提高地市报纸的质量。我认为地市报记者经常“攻”大报,至少有以下好处:首先,地市报记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基层.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不应圈于本报狭小的天地,有责任、有义务“攻’大报。其次,经常给上级报刊写稿,可以养成在写作上从高从严要求自己的习惯。相比较而言,地市报稿件就好上一些,有的地市报采用率高达百分…  相似文献   

13.
中央、省级报业集团一个个崛起,形成中国报业一颗颗引人注目的新星。 中国地市报(主要指中等城市报纸)面对强大的挑战,如何在新的世纪之初有新的建树,是地市报人共同关心和思索的问题。 地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地市报的优势是“多”而“广”。 全国地市报共3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中等城市报纸。省会城市、经济单列市、沿海发达城市,虽然为省辖城市,但这些城市党报的实力有的已超过了省级报社,有的已率先建立了报业集团。这部分报社已进入了中国报业的“第一方阵”,在规模和实力上已不再属于“地市报”的范畴,因此不在我们讨论的范…  相似文献   

14.
来过沧州的海内外客人,往往津津乐道当地著名土特产金丝小枣、海蟹鲜虾和风味小吃羊肠子汤、熬小鱼贴饼子等。看到他们的喜爱,引起了我们对如何办好地市报的思索:作为地市报,同样需要搞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特产”和“风味”。近几年,我们在增加地头新闻比重方面,做了重点尝试,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地市报具有靠近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但由于受“小报抄大报”的影响,迄今地市报纸的“产品”结构,仍存在传达性东西多、机关文字多、领导活动多,而来自第一线的群众报道少的问题。地市报应有的土气、鲜气、活气,被弱化了。我们在逐步增加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随着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市报越办越好。但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地市报在宣传上,还分别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种不可忽视的误区,值得加以改进。 误区之一画地为牢,闭关自守。地市报纸由于长期囿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又一向崇尚“小报小办”。过分地强调“地方特色”,报道内容、报道对象、报道  相似文献   

16.
在残酷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一些旧有体制所固有的弊端以及面临强手的市场竞争,地市报自身的缺陷显露无遗,地市报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地市报要勇敢地面对挑战,沉着冷静地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实现地市报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地市报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由于地域经济的差别,使得东西部地市报的发展很不平衡。曾天海同志这篇《正视东西部地市报的差别》,分析了出现的差别及其原因,探讨了地市报“扩版热”在东西部的不同结果,就如何正确估量和应对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市报的影响,如何抓住机遇加快报业发展、搞好新闻改革、改变观念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读后很受启发。希望地市报的同志、尤其中西部地市报的同志,对如何发挥和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做大做强地市报积极建言献策,欢迎大家深入探讨,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地市报呈崛起之势。这不仅表现在它的数量的不断增加、新闻的逐步优化、版面的日渐斑斓,也表现在地市报新闻研究工作的加强上。从新闻刊物上看,地市报新闻工作者撰写的理论文章所占篇幅越来越多,许多文章也从过去的“工作总结型”向“理论探讨型”转变。《地市报学》《地市报总编揖学》等理论课题,正在积极酝酿之中。目前。绝大多数地市报已建起“新闻研究室”一类的机构,地市报新闻理论研究队伍也已初步形成。我们相信,这将成为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不容否认,地市报新闻理论研究有它的劣势,如视野相对狭窄,知识层次相对较低,由于工作任务繁杂而导致的时间相对紧张等等。但同样不容否  相似文献   

19.
旅游资源的广博性、地域性决定了人们的认知面的局限性。打破这个局限性的途径,除了必要的社会宣传外,主要应考虑借助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那么,地市报如何做大做足旅游新闻、开发旅游新闻资源?地市报之间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6月26至29日,在福建宁德召开的“中国地市报旅游宣传研讨会暨太姥山旅游论坛”大会上,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名地市党报社长、总编辑及负责旅游宣传的部主任欢聚一堂,共商旅游宣传大计,交流旅游宣传经验,探讨媒体互动双赢,携手打造旅游名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媒体越来越重视对图片的采编选用。时至今日,图片与文字已成为平面媒体不可偏废的双翼。选用得体的图片,常能产生“一图胜千言”的效果。一张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报纸,必定受读者的欢迎。因此,努力拍好、选好、编好、用好新闻图片,使之抢眼夺目,吸引读者,是值得地市报人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地市报图片采用的现状倡导新闻改革以来,地市报的图片报道随着报人的理念转变和技术装备的更新,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地市报也常有佳作推出,但从与全国各媒体的比较中看,“少、小、旧、浅”是一些地市报图片采用现状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