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杰  杨云亮 《新闻传播》2006,(11):64-64,66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是就事件新闻的时效性而言的。同样的,谁以最快速度传播给受众,谁就会赢得主动,赢得市场。这也是任何一家媒体必须花大力气争取的。但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大舞台。某一家媒体即使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占据社会上发生的全部有价值信息。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原因,新闻的传播速度有时也会受到影响。这就导致我们会错过新闻的“第一落点”。因而,抓好“非第一落点”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这其实是就事件新闻的时效性而言的。同样的新闻,谁以最快速度传播给受众,谁就会赢得主动,赢得市场。这也是任何一家媒体都必须花大力气争取的。但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的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大舞台。某一家媒体即使再神通广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不可能占据  相似文献   

3.
反应快速,确保了"第一发布"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定律:首先进入人们记忆的信息具有先导性和稳定性,后来要改变这个信息,需花费7倍的功率。这个定律表明了新闻传播时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要求新闻管理机构和新闻传播媒体,应当尽量创造确保新闻时效的制度和机制。当今,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开放性已非昔日可比。各媒体争夺舆论阵地,就要力争在第一时间报道,以赢得更多受众。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赵鹏 《青年记者》2016,(21):16-17
在今天的新闻传播领域,有一个新的现象,那就是经常会出现反转新闻.本文探讨的反转新闻主要是指由于新闻采访、报道的不完整、不严谨而造成的在事实传播过程偏离事实主流的现象. 从抢“第一落点”到当“第一定义者” 新闻竞争既要速度、时效,也要准确、恰当.在互联网时代,一些媒体过分看重新闻的速度和时效,认为事实可以不断被修正.而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无论何时,准确与恰当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第一落点”本就不该是我们的目标. 把“第一落点”放给新媒体,把“第一定义”攥在自己手.这是我们今天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图片新闻传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媒体的发展与普及,电视和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发展迅速,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各种形态媒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凭什么赢得读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已为更多的办报人所接受。但是,目前报纸对图片新闻的处理仍存在血腥恐怖、过分渲染等许多  相似文献   

6.
现代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新闻产品的竞争。谁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受众,谁就能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纸质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也面  相似文献   

7.
孟又新 《新闻窗》2005,(4):54-54
在同一区域的新闻媒体,在新闻的来源问题上,往往大都是相同的,政府部门举办的活动,主办者想扩大宣传效果,经常是主流媒体一家不漏地通知。社会新闻也大同小异,公、检、法、司,质检、医院、工商等部门一旦有新闻,也会各家媒体一律满请。在媒体共同扩充版面和频道的今天,外地新闻(包括世界新闻)成了新闻的另一主要内容,而这类稿件的来源,各家编辑只有从新华网等有限的渠道获得,这就形成了不同媒体之间新闻源趋同的局面。我们经常听到读者说《贵阳晚报》《贵州都市报》《贵州商报》买一份就行,反正内容都差不多,这就是媒体同质化的结果,也是各新闻单位所不愿意看到和发生的,它影响了媒体的现象和传播效果,削弱了广告的有效命中率,使受众产生大多数媒体都是一个面孔的错觉。  相似文献   

8.
季寅妮 《新闻窗》2005,(5):45-45
美国的一位未来学者讲,网络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媒体专家说,网络像小精灵一样活跃;传媒人说,网络正改变着我们的认识和工作方法。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在它近十年的进程中不仅创造出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全新景观,更大大加快了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人们的新闻视野。  相似文献   

9.
浅议抢新闻     
所谓抢新闻是指新闻记者在新闻竞争中,抢先占有新闻事实并予以刊播。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抢新闻是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一个主要手段,好比众多赛跑选手在众目睽睽之下,看谁先跑到终点。但不同的是,在赛跑中,参赛选手即便得不了第一,也有可能获得第二和第三。而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新闻价值的实现是一瞬间、一次性的,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能在第一时间抢发新闻的媒体就等于从根本上失掉了这个新闻。因而,新闻竞争愈激烈,各媒体间记者抢新闻频率就越高。目前,在一座城市里,就连一个小小的交通事故也会吸引数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策划提升活力,创新带来生机。在传播平台日益多元、信息资源日益同质、媒体竞争日益残酷的新形势下,策划创新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安身立命、延展生机的制胜法宝。尤其是新闻资源较局限的县级报媒来说,谁的策划创新意识强、能力广、行动多、成效大,谁就能更多赢得市场认可、读者认同,成为媒体竞争的常青树。  相似文献   

11.
独家新闻,是指由一家新闻机构向外界发布的新闻。这是《新闻学大词典》对独家新闻的解释。也就是说,对某一新闻事实所反映的信息,在某一时间截面,只有某一家媒体传播给受众。  相似文献   

12.
倪志新 《视听界》2002,(1):37-37
我们常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时效是新闻的支柱。”特别是在媒体竞争日益趋激烈、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能否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版面进行播报,不仅是广大电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能否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继而决定媒体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一旦在媒体上出现教育类不实新闻、虚假新闻,便会呈现几何倍级传播,波及千家万户。本文就如何避免传播虚假教育新闻,如何去伪存真传播真实有效教育类资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公众关注度高,是媒体吸引受众、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如果媒体不能为公众提供相关的信息,就会丧失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也丧失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因此,作为主流媒体,必须牢牢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新的媒体形态与新型的传播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改变着人们传播信息、接受信息的方式和习惯,也为传统的新闻媒体传播带来一定的挑战。在媒体行业,传播新闻是第一责任,也是媒体赖以生存的根本,本文就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鹏 《记者摇篮》2009,(5):69-69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就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式,它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媒体为追求新闻传播速度、努力强化时效性所进行的竞争中,电视新闻直播无疑具有最大的优势。赢得时间便赢得了受众,而使直播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报道形式正是电视媒体赢得受众、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只能有所选择地发布部分新闻信息。这就使传播过程中的新闻信息,随着传播节点的步步前移,会出现新闻信息依次递减的趋向。这种递减,会对传播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研究传播环节的信息递减现象,对于我们更好地整合新闻资源、选择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吕彩云 《新闻窗》2013,(6):42-42
一、新闻采编技巧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可能就在下一秒,刚刚还是热门的新闻就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所以,新闻工作者必须抓住契机,从众多新闻信息中挑选出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编辑出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新闻传播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让新闻栏目受到观众的青睐并且在日益竞争中占领主导地位,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现代化的社会每天庞大的信息量充斥着我们的大脑,而新闻传播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在保证传播质量的同时,提高新闻传播的独特性,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增强竞争力的关键。随着信息传播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这就要求新闻传播不仅需要面对各方媒体的冲击,同时也需要在不断创新中寻找出路。本文主要通过新闻传播过程中对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找到未来新闻传播获得大众认可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莺 《传媒观察》2008,(6):52-53
电视民生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令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的作用。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新闻栏目,也已成为电视媒体贴近受众、赢得市场的一个重量级武器。扩大民生新闻的反映面社会在发展,国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原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的内涵就越丰富。这为传媒扩大民生新闻的报道面提出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