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敏 《编辑之友》2012,(7):112-114
《良友》画报作为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文化记忆的文本载体,呈现了上海时尚现代性的都市生活图景,同时建构了上海阴性妩媚的城市文化记忆特征,并成为都市现代性消费主义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2.
在商业价值的元素外,广告日益增显其文化附加值。本文探讨民国《良友》画报广告对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意义生产流程及类别。文章认为它在现代性家庭生活、男女性别、文学文化和民族主义政治等四种空间里,生产了上海消费文化空间的整体构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王一川教授所著《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以下简称《发生》)一书是“现代性”研究的一个收获。这部专著从文化现代性视角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状况,同时又通过对中国文学的考察透视中国的文化现代性状况。  相似文献   

4.
方延明 《青年记者》2021,(2):115-117
近期,读陈龙教授2019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著作《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似清风扑面。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以摧枯拉朽之势使媒介文化成为一道绚丽多彩的流动社会景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陈龙这部专著,是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网络亚文化传播机制与引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说是近年来我国媒介文化研究的集大成,既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又有可资借鉴的路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化话语视角,本文对影片《花木兰》(MuLan)进行话语分析,从叙事策略和人物设定角度,指出《花木兰》在构建传播话语体系中,内容上忽视了"文化性",将西方文化拼凑式地"挪用"到东方语境之中,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文化"遇冷的宣传结果。提出探究跨文化语境背景下,影片需要守住"文化"主基调,平衡好现代性和传统性、东方和西方、文化认同和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嵩 《中国出版》2015,(8):66-66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开始了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反思性研究。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认识误区。对于什么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问题,学界始终没有达成共识。而对“现代性”的解读上,更是存在“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僵化思维。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文化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领域迫切需要对自身进行定位和正名。潘公凯主编的《现代转型与艺术家的视角》(以下简称《视角》)的出现恰逢其时,不仅廓清了学界对于“现代性”的模糊认识,也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定位和正名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因为租界的设立、外侨的涌入以及冬季寒冷的气候特征,天津成为冰球运动最先传入和开展较为活跃的中国近代城市,新记《大公报》则是较早倡导且报道冰球运动的近代中文报刊。在文化表征视角下,本文以文本分析法、历史考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天津《大公报》冰球报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报道既表征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北平冰球运动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也表征了近代冰球运动华洋二元的权力结构及殖民和反殖民的文化斗争。这种表征是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属性、近代国人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现代性与反殖民性诉求,以及新记《大公报》爱国立场和救亡图存宣传等社会历史语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诸多国外空间理论与都市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被系统地译介引入。上海教育出版社从2001年至今,陆续推出“都市与文化丛刊”与“都市与文化译丛”两个系列,先后出版了《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三辑丛刊,对列斐伏尔、福柯、索亚等空间理论予以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肖玉清 《出版科学》2016,24(1):52-54
在中国的报业格局中,都市报一直凭借鲜活的内容、平民化的视角、改革创新的形式在报业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本文以上海都市报《新闻晨报》星期日刊《柒调查》栏目2014年专题内容为例,分析都市报星期日刊如何打造文化精品栏目,指出都市报星期日刊可以以一种“平民趣味”的视角来记录城市的文化和大众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10.
文化研究是反思现代性的进路,与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批判和破坏意识不同.文化研究集中体现为一种文学向外转的倾向,主要涉及种族问题、性别问题、民族认同、大众文化、媒介研究、身份政治学、文化全球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创刊于天津的大型摄影画报《北洋画报》,在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媒体作用,为民众及后人呈现出了民国时期都市女性身体建构的多重面向。其中所蕴含的性别与文化意义更是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2.
彭远 《兰台世界》2011,(8):41-42
创刊于天津的大型摄影画报《北洋画报》,在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媒体作用,为民众及后人呈现出了民国时期都市女性身体建构的多重面向。其中所蕴含的性别与文化意义更是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3.
创刊于天津的大型摄影画报《北洋画报》,在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媒体作用,为民众及后人呈现出了民国时期都市女性身体建构的多重面向。其中所蕴含的性别与文化意义更是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4.
创刊于天津的大型摄影画报《北洋画报》,在都市女性身体的现代性建构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媒体作用,为民众及后人呈现出了民国时期都市女性身体建构的多重面向。其中所蕴含的性别与文化意义更是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问题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知识界的热点话题,尤其是近些年,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日渐增多。但很多研究纠结于何谓现代性这类大而化之的问题,而未能对现代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困境及其内在特质有一个较为深入地开掘和推进,肖伟胜先生的《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以下简称《体验》)一书另辟蹊径,择取了“极端体验”这一命题作为切入点,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现代性的困境,开启了现代性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对此类研究具有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立红  连水仙 《新闻世界》2008,(12):154-155
本文试图以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为现实文本,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其传播特色,本文以为,《功夫熊猫》作为跨丈化传播的现实文本,其传播特色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大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元素,暗合了中国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心理;二是秉承好莱坞一贯的喜剧风格,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义丈化心理。  相似文献   

17.
区别于以往图书馆文化的研究视角,以职业性别隔离为切入点,通过解析现有图书馆文化不完善之所在,从另一个视角探讨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范富春 《出版广角》2015,(17):190-191
当前,随着全球文化交流和融合步伐的加快,学术界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已经从“本体研究”向“关系研究”转变,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就是众多杰出成果中的佼佼者,本文通过对《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一书进行解构和分析,力求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倡议举办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它以大文化的概念,覆盖了众多领域,以多渠道的方式,牵动了两国诸多城市和地区。“中国年”期间在里尔、马赛、巴黎等城市举办的《上海一条街》、《上海周》等活动,以及“法国年”期间在上海举办的诸多项目,开创了欧亚两个文化大国交流的新篇章。其形成的档案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文化事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交流的发展轨迹,对于研究和繁荣上海文化事业,塑造上海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卞振 《军事记者》2003,(3):50-51
似一幅幅迎春的火红楹联,如一枚枚馈赠友人的精美贺卡,像一阵阵金鼓齐鸣的催征战鼓。羊年之春,当本报文化工作宣传部《文化周刊》再次以崭新的姿容展示于读者面前时,回眸近年来《文化周刊》的办刊追求与特色,我们欣喜地看到,它不仅充分体现了社部领导与该刊全体编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领会,也充分展示了办刊者努力把先进文化宣传得生动出彩的采编追求。其宣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基本达到了“贯彻军委总部领导意图,服务部队基层官兵,追踪军营文化热点,指导军队文艺工作”的总目标,而且在努力达到社领导提出的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