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科学课程应当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研究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形成比较有效的物理思想和推理能力,逐步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  相似文献   

3.
雷富平 《陕西教育》2010,(12):28-28
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由以“自然知识”为核心的性质转为“科学教育”的性质.经历了科学作为知识、科学作为过程、科学作为探究的三个发展阶段。从过去强调了解科学事实和信息变为强调了解科学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从将科学探究作为过程来开展.变为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目标、能力培养和概念的转变途径来开展……这显示了人类对科学本质的最新了解.  相似文献   

4.
结合Eilks教学模式,以“雪糕刺客中的食品添加剂”为载体,按照“文本方法与问题分析→阐明科学背景→重回社会科学情境→讨论与评估不同的观点→元反思”的基本程序进行科学风险议题教学设计。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既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明白知识是应对科学风险的关键要素;又能让学生用正确价值观思考问题,形成科学理性的科学风险态度。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纵观这几年高考试卷中的一些题目,背景新颖,能力要求高,知识的内在联系密切,思维方法灵活。以前的那种“题海战术”在高考中已不适用了。如何引导学生摆脱这种困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每次考试后学会反思。  相似文献   

6.
任才生 《物理教师》2013,(11):87-89
《江苏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指出,高考命题“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物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关注现代物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重要信息,并依此为知识背景,结合高中教材以及高考研究,设计相关探究题目,既能积极引导学生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关注,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相关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质的养成.下面就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张志坚 《物理教师》2008,29(2):12-13
提高中学生科学素质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其中如何搞好科学方法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具有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已成为中学物理新课程实施中重要的研究课题.物理学史具有“物理科学内容,历史科学方法”的鲜明特色,它对于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如何结合物理学史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本文试图从教育的途径与原则这两个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现在的科学教育与传统常识教学不尽相同。后者强调的是教幼儿一些概念,认识一些事实,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等。而前者在教传统基本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和理解能力,强调让幼儿了解科学活动的过程。因此,重视为幼儿提供适合其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现成的概念。通过多年的尝试和不断总结,笔者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建立和发展与实验紧密相关.实验对科学学科乃至科学教学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借助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并巩固知识,了解实验方法并形成实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相似文献   

10.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验活动.而实验探究题是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编拟的一种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其特点是: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八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题目选材内容范围广,出题角度多样化,学生不易掌握答题要领.因此,实验探究题成为中考化学的易失分题.那么,如何更好地复习实验探究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三种复习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呢?如何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亲自“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一些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从而自行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呢?如何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是每位科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在亲自"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一些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从而自行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初步形成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以科学的知识和态度解决个人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文章基于此提出了提高初中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曹功 《教育现代化》2006,(4):100-100
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激发学生的活力,引导他们理解、认识、探索、发现.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亲自感知,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通过简单的说教和讲授教给学生,应该教会学生到“井边打水”的方法。使学生亲身体验“打水”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到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所以.如何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便成为我们首要研究的问题。为此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李涛 《考试周刊》2013,(17):135
<正>化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态度,从而以形成科学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是基础理科教育的共性之一。基本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科学品德。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同时又有较强的理论性,化学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7.
科学概念是指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实践与认识,把一些科学现象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一种知识系统。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科学概念需要学生掌握。但是这些科学概念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学生又受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对一些自然科学现象的认识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许多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只是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又由于一部分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不高,对一些科学概念也缺乏系统的了解,造成许多科学教师在教学科学概念的时候,总是让学生强记概念内容,而不让学生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概念。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对于科学概念的教学,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应该走好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本方法 ,了解中学师生对科学素养概念的认识 ,了解师生对我国现行物理课程及科学教育的评价 ;并对我国科学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 ,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物理教学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注意揭示物理知识形成过程蕴含的物理思想和科学方法,并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掌握和运用.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在近年来的中考物理中,出现了许多对科学思维方法认识、运用的试题,能考查学生的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正朝纵深方向发展。在课改之初,高中物理新课程就提出了三维发展目标,概括起来就是要让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其实,这正是高中物理教学所追求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