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学体育教师为适应改革浪潮的冲击,必须进行知识、技能更新,接受继续教育。由此,这一工作,势必提上议事日程。为使普教体师的继续教育充满活力,应以“耗散结构论”来拓宽思路,启迪教材的框架建设。什么是“耗散结构”呢?概括说,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变化达到某一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能量和物质,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空上或一定条件下的有序状态。这种非平衡下的新结构,  相似文献   

2.
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 通常,人们把体育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在中国体育系统处于变革与开放的同时,使原来支撑这种大系统的旧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3.
<正> 耗散,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在摩擦生热过程中利用效率较高的机械能转变成利用效率较低的热能,这在物理学中就叫能量耗散。“所谓耗散结构,就是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的条件下,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通过能量的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所形成和维持的时空有序结构”(《自然辩证法》杂志,1985年第8期)由于它是靠不断耗散物质能量来维持的有序结构。故称之为“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4.
1前言 耗散结构是比利时著名教授普利高津于1969年首先提出来的。在非平衡系统中,在外界有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下,系统中各要素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相关效应,这时产生一种自组织现象,普利高津把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为耗散结构,也称之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耗散结构的体育管理系统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管理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与外界存在着互动关系.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使其内部熵不断产生,体育管理系统有着向混乱、无序的状态发展的趋势;系统的互动性,又使其持续与外界进行人、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流,负熵持续产生.当负熵大于熵时,体育管理系统出现了稳定而有序的耗散结构.此过程体现了体育管理系统在永续地演化.  相似文献   

6.
<正> 现代耗散结构理论专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普里戈金指出:“非平衡态系统必须与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而一切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只有系统达到热混沌现象,系统便隐含着耗散结构的起点,从而使系统有可能产生具有新力学态的质。”“热混沌现象隐含着耗散结构的起点,是新的有序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对体育文化的耗散结构剖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一、前言 耗散结构论(Thory of the DissipativeStructure)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教授普利高津(I.Prigogine)从热力学不可逆现象中总结来的一个科学理论。由于热力学是一个普适性的科学,而耗散结构论则抓住了不同事物的各种系统中都存在着对能量“耗散”的共性,因此可以用共同的数学模型来研究不同学科上所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上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普利高津也由此而荣获了1977年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8.
人体耗散结构是体育哲学生命观和辩证人体观的范畴之一 ,也是系统科学对人体特征的理论概括。耗散结构 ,是生物体在开放的、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 ,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通过能量的耗散和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形成和维持的时空有序结构。人体就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人体由于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使机体形成一个有序与无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增原理 ,人体系统的有序程度将会随着人体总熵 (ds =dis des)的变化而变化。当人体发展处于青少年时期 ,同化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则负熵流…  相似文献   

9.
<正> 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的再认识也是不断在延伸。每当自然科学有所重大发现,都将引起人们对整个世界的重新认识。近二十年来,在自然科学领域产生了引起革命性变革的三大理论,即人们称之谓新三论的“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新三论”在对人类重新认识客观世界,认识自己和认识发展的内在统一性起着突破性的重大作用,其中尤其是耗散结构理论更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于能量转换,而人体的能量运动又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呈现一种耗散结构系统状态,经过无序到有序再到断的无序的变化过程,呈现出一种混沌状态。运用混沌理论可以解释和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许多奇异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美国职业体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自组织理论为基本工具,对美国职业体育如何实现自组织发展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美国职业体育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形成了正反馈环特性的耗散结构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序参量,为了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逐渐演化成职业联盟,职业联盟的出现确保了俱乐部间的竞争与协调,由于竞争与协调得到维持推动着职业体育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体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关系、自组织特征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过程,表明体育生态系统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基本条件。分析表明,体育生态系统必须与外界环境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交换,以使系统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  相似文献   

13.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竞技体育文化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竞技体育文化系统的耗散结构自组织特性的基础上,阐述竞技体育文化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竞技体育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具备耗散结构形成的环境和条件,其演化过程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机制和特征。竞技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始终保持活力,是竞技体育文化在与外界环境开放条件下系统自我创生、自我增强、自我演进的结果。竞技体育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主要是通过系统要素的多样性创新—成果积累与固化—子系统的权重改变—系统结构重组这一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说正,却使别人产生一种负的感觉。通俗地说,就是采取同教练员的要求“对着干”行为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眼下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运动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般来说,产生逆反心理的运动员,看到外界无视他或他的“自我”的独立存在,于是产生了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同阻碍他确立“自我”的外界作对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会给运动队工作带来很大的不良辐射作用。因此作为队的领导和教练员,应该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根  相似文献   

15.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会君 《体育与科学》2003,24(3):49-50,53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以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存在于运动训练这一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可行的。增加竞技能力系统的“负熵”是实现竞技能力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在长期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过程中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自组织理论。这种理论研究的是一个系统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制、条件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属于多功能、综合性的学科。科学地应用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的理论,进行体育教学,能加快技术动作的掌握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就体操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控制论”的理论,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帮助,谈些肤浅的看法。(一)关于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控制是指:使系统由一种状态(原始状态)向另一种预定的状态转化的过程。而控制论是研究系统中的控制过程和信息过程的理论。例如我们在体操教学中,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系统方法逐步引入体育科研,并对体育科研产生了从未想到过的重大影响,以至成了举足轻重的因素。我们想要更有效地用系统方法来指导体育科研,就必须注意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到了很大程度上依靠“系统合成”技术来发明的阶段。针对我国各领域的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来说,体育科研应用“系统合成”技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还应注意到,“一般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参量系统论”是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发展起来的系统论。它们有不同的适应,可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体育科研中应用系统论要研究它的不同适应和动态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指导体育科研。  相似文献   

19.
继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之后,有人又提出协同论、突变论和耗散结构论。本文试图将“新,老三论”应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力求以新的思维高度探讨教学和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耗散结构理论,论证了竞技能力系统"能量流"并不是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循环过程,而是一个由"稳定-失稳态-新稳态"的周而复始的过程.从耗散结构与平衡结构、超量恢复学说与适应学说及其拓展等方面对平衡与稳态进行了辨析,旨在为提高体育运动整体效益、运动员竞技水平与青少年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