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若兰 《海外英语》2011,(4):203-204
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二战以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1952年获全国图书奖。作者凭借对黑人音乐的爱好与精通,试验性地将布鲁斯、爵士乐的精髓渗透到作品中,无论是小说的结构、还是其叙事语言都体现出明显的音乐特色。通过分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文学传统中所显示的音乐特色和对小说中的布鲁斯和爵士片段进行分析,以展示埃里森将黑人音乐融合在他笔下的无名主人公追寻身份的过程当中,揭示无名主人公对其黑人身份的逐渐认同,突显音乐对美国非裔群体存在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在探索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失落问题的中心主题的同时,对自由和爱这两个次级主题也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作家拉尔夫.艾利森作为黑人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定捍卫者,自幼与黑人音乐便有了不解之缘,其文学创作深深植根于美国黑人音乐,在音乐方面的修养直接影响到其世界观和种族文化观。他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自始至终都流淌着黑人音乐的音符,成为小说人物表达心声的特殊语言。艾利森在作品中对黑人音乐娴熟的驾御能力充分说明了黑人音乐已成黑人声讨种族歧视、走出身份认同的困惑和超越自我的有力武器,是一股无形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布鲁斯是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拉尔夫·埃利森的著作《看不见的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埃里森创造性地将黑人布鲁斯音乐融会贯通于整部作品之中,以布鲁斯精髓深刻地阐释出黑人寻求自我身份及其文化身份的小说主题。本文介绍了布鲁斯所包含的三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的概念,并着重分析了布鲁斯哲学在小说中的体现,指出布鲁斯不仅是美国黑人苦难的生动诉说,更是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5.
布鲁斯是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南方腹地的一种黑人音乐,是一种悲叹生活、渴望爱情、发泄愤懑的音乐表达方式,是黑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黑人文学批评家小贝克认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本土话语的典型特征,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美国黑人作家,凭借布鲁斯音乐这一本土化的语言,来深入地探讨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追求。其中,埃里森在其小说《看不见的人》、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创造性地把布鲁斯引入作品中,使作品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里,"文化身份"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深刻反映了这一主题。在小说中,埃利森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处不同地位的黑人形象,这些黑人的遭遇让人感受到了美国处于不同地位的形形色色的黑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对黑人处境有了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7.
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作家埃里森大量运用矛盾意象和象征手法。这些看似互相矛盾的意象,如看得见和看不见,黑与白,锁链与自由,被作者有意地并置形成鲜明对比。这些矛盾意象的对比和仪式的象征意义,深化了小说主题的作用,以独特方式完成黑人的觉醒和社会价值评判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美国小说家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揭示了美国白人对黑人的他者化、同化和压制,也展示了黑人努力摆脱他们的从属地位,努力争取从边缘化走出来的主题。本文拟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解读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是如何发现自己被隐形的荒谬处境,以及为发现自己的真正身份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个无名黑人追寻自我身份,却最终发现自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这样一个故事。文章从拉康理论的视角来解读《看不见的人》,指出主人公的经历其实是一个追寻自我理想。并在理想破灭后回归“真实自我”的旅程。“看不见的人”则是主人公自我异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土生子》、《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这三部里程碑式的黑人小说中对黑人年轻一代的典型成长过程进行了描述,指出黑人立足现实社会的根本是寻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并指出当前黑人困苦生活的根源不只是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还有黑人自身的身份、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吴太宇 《语文知识》2013,(4):102-103
美国当代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是美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黑人史诗,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小说显示了作者洞察美国现实社会的超强能力,体现了作者大无畏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唯一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也正是这部小说成就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地位。埃里森有一种惊人的能力,能够超越自己的经验限制,自觉把独特的黑人文化与美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结合起来。他用卓越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被现实忽略者的精神内核,突出了现代个人的重要价值。本文力图从小说文本主题、艺术技巧及写作视角三个维度出发,结合文化研究、文本内部研究和成长小说理论来观照《看不见的人》所承载的经典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当属战后美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作品摆脱了黑人小说惯有的主题: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讲述了主人公无名黑人青年探寻自我和自我觉醒的经历。小说通过空间规训、空间迁移和空间重构等书写技巧,揭示了美国种族隔离盛行时期非裔族群所面临的伦理困境和身份迷失,再现了人物伦理选择的两难境地和意识觉醒,反映了美国非裔族群的伦理诉求,同时也表达了种族融合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4.
拉尔夫·埃利森早期短篇小说描写了美国黑人的经历,逐步展现了埃利森的艺术才能。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叙述视角和人物内心思想表达方式)探讨它们的叙事特点,揭示埃利森如何逐步完善小说的叙事策略,使之与小说探索黑人身份的主题紧密结合,同时揭示了埃利森早期短篇小说创作为《看不见的人》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拉尔夫·艾里森是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而黑人的民权运动自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就一直兴起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我们将通过小说《看不见的人》来分析拉尔夫o艾里森小说中所接揭露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16.
暴力是非裔美国作家埃里森小说的重要主题。埃里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讲述了一位无名黑人青年在白人主宰的社会中追寻身份认同但求而不得的历程,故事中多处出现了有关暴力的意象、场景和事件。根据约翰·加尔通的暴力理论,《看不见的人》涉及直接的身体暴力、种族界限引发的结构暴力和种族歧视导致的文化暴力。暴力作为不可调和冲突的恶果,成了无名黑人青年对抗种族歧视和寻求身份从边缘“看不见”到中心“被看见”的方式。埃里森对暴力的多维度描写展现了其反思暴力和呼唤团结的伦理诉求,有助于引导读者用同情和友爱去对待他者,正视暴力之下团结成为乌托邦的必然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非裔美国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小说创作理论和其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为美国黑人文学开拓了新领域。他的思考与探索预言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倾向和演变轨迹。艾里森的影响体现在对主题选择、文本结构及创作美学思想的创新和拓展。这种影响贯穿黑人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即1962-1983年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时期及1983-2001年的新黑人美学时期。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创建的文学批评方法,它是一种从伦理视角阅读、分析、阐释和评价文学的批评方法。美国著名黑人小说家拉尔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的小说《看不见的人》,由于其与其他黑人作家叙述方式的不同,越来越受各国文学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给《看不见的人》一种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小说《紫色》是一部以"黑人女性主权"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自1982年问世以来受到许多文学家、批评家的高度评价。立足女性主义观点,在小说创作背景以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研究小说的成长主题,解读小说《紫色》中蕴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揭示男权统治对黑人女性和自然的压迫,提倡人与人的和谐共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0.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一生中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仅凭这一作品,艾里森就确立了自己在黑人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作者艾里森在小说中从一个疲于奔波的美国黑人青年的真实感受出发,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对于黑人的压迫与蔑视已上升为无视其存在,使得处于各种不同地位的黑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丧失了自我以求融入白人社会,而最终陷入"无形"的境遇,小说中的动态和静态描写也渲染深化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