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艺玲老师执教的《让我走进你——可爱的动物》是教育科学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一的内容。此课为福建省《品德与生活》师资培训班提供现场教学研讨,受到一致好评,并获得全国首届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本刊本期特选登该课教学简录及其指导教师孙坚力老师的点评,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唐锦屏 《湖南教育》2003,(18):44-45
一、教材第一单元基本概况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与社会》由两课组成,即“我从哪里来”与“我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课为开目篇,从人类的起源说起,重点使学生大致清楚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与线索;第二课主要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  相似文献   

3.
正《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是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的最后一课,是在进行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教育、家庭亲情教育、分担家务教育、家庭历史与传统教育之后设置的以"合理消费"为主题的教育话题。本课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性的、综合性的教育,以家庭为背景和依托,围绕消费问题展开,力求实现多方的、综合的教育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的必要开支。学习合理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我要攀登》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的第5课,属于“我在成长”单元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儿童是课堂的主体,课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的品德课堂要以儿童为中心,基于儿童去定位目标,回归品德课堂的原点,彰显品德课程的魅力。一、基于儿童,定位目标品德与生活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儿童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点,也是归宿。在教学《好牙伴我一生》这课之前,我通过调查表了解到,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换牙期,他们对于牙齿的  相似文献   

6.
<正>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营造开放式教学氛围,放手让学生参与实践,努力构建生本课堂,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性。如何让这一新的理念在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今天就我执教的《乡风乡俗》谈几点自己的感受。一、以课标为准则,呈现本土资源《乡风乡俗》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第三单元中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交通连着你我他》主题生成及方案设计课教学流程:1.联系生活,确定主题;2.讨论交流、形成子课题;3.理清思路,制定方案;4.交流展示,指导完善活动方案。整合内容:《交通连着你我他》是整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中的第一课《从马车到飞机》、《天南地北任我游》、《我做交通设计师》和安全教育第一课《学会避让行驶中的车辆》、第二课《守秩序保平安》两科的知  相似文献   

8.
刚刚结束的校内教师公开课中,我再一次选择了苏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我与小动物》一课。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我会好好地吃》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我的一天"中的主题三。本主题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懂得合理饮食的  相似文献   

10.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四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三课.从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中的有关要求来看.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从生活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11.
台湾南一版《生活》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单元和大陆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我爱我家》单元,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我与家"来展开的,虽然年级不同但是所针对的学生年龄很接近。探讨两地教材同一主题单元编写上的异同及各自特色,对大陆《品德与生活》教科书的编写以及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正>《我心中的那颗星》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本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在成长"的有关要求编写而成。"偶像崇拜"作为少男少女成长中的普遍现象,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现象演变为疯狂而热烈的"追星",则可能决定人生的成败。为何孩子的眼里只有周星驰而没有雷峰、董存瑞?孩子们对影视明星狂热崇拜而对各路英雄冷漠淡然!孩子的成长环境缺少"英雄的召唤"。追星成簇,队伍壮大,问题频发。因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来,我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坚持让品德与生活课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的生活以活动、模拟等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一、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虽然来源于学生生活,但是它与生动的社会现实有一定距离。因此,为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生活,在教学中我尽量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表达出来。我结合班内存在的浪费现象:教室里的电灯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分析[教材分析]《我要攀登》一课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成长不烦恼"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怎样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烦恼为主题。本课旨在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学习中与社会交往中存在着困难和挫折,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退缩,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用科学的方法去提高,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能力。[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培养学  相似文献   

15.
<正>打开《品德与生活》课本,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充满童趣的图片,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令人不忍释卷。《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科学教育进行了有机整合,可是对于我们品德与生活老师来说,如何让学生从这些充满童趣的画面中走入生活,领悟生活的真谛,一直是我们教学研究的关键。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在每节课课前我都会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前活动,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听了我区三中心小学杨勤文老师执教的上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十课《我的名字》一课,杨老师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来提高教育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吴政 《现代教学》2006,(1):94-94
不久前,我听了我区三中心小学杨勤文老师执教的上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十课《我的名字》一课,杨老师创造性地挖掘自己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来提高教育效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马春湫 《黑河教育》2013,(10):16-16
教材说明: 《不一样的你我他》是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要与他人快乐相处,知道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才使班级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并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学会欣赏他人。  相似文献   

19.
《我和动物交朋友》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教材中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中的第三个主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0.
包增益 《考试周刊》2014,(98):188-188
作为具有启蒙意义的入门课,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在整体教学中起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基础、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作用。本文从教学目标怎么定、教材内容怎么讲、品德与实际生活之距离三方面入手,对如何让孩子爱上品德课、如何拉近品德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做了初步思考和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