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为数之极在十进制计数方式中,“九”是最大数,一旦超越“九”,就是对“零”的回复。因此,“九”数便蕴含了“登峰造极”的文化含义。在中国,古代就尊称九为“天数”、“阳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分天下为九州、九天。“阳数”的极限“九”为阳之极。九是三的自乘数,三为阳数,因而“九”就成了阳数的极限,谓之“重阳”,这就是“九九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由来已久,含义十分丰富。“九”、“久”同音联义,人们不免联想到亲情友谊,祝愿“人长久”、“情永在”。“九”里包含着“多”由于“九”为数之极,因而“九”又与“多…  相似文献   

2.
张增林 《河北教育》2005,(20):44-44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中国古代崇尚“阴阳”学说,连数字也以阴阳来划分。《易经》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且以阳数为尊。九是最大的阳数,而两九相重,是一个长久之数,故将此节名为“ 重阳”,也称“重九节”。我国早在战国时期过重阳节已成风俗,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中就有“集重阳人帝宫兮”的句子。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  相似文献   

4.
过去,北京的许多皇家建筑都和“九”这个数字有关,如北京内城最早是九个城门(西直门、阜城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天安门的城楼是九像重楼。故宫四个角的结构是九梁十八柱。皇家建筑物大门上门钉数是纵九横九。天坛祈年殿顶是九龙藻井。北海和故宫的九龙壁都是九条龙等。皇家建筑物为什么都和“九”这个数目字有关系呢2原来,按过去阴阳的说法,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阳数中的最大者,称为“极阳数”。古代常用“九”数象征天。《易经》上也说“九”数含有吉祥之意。因此,古代的皇家建筑多…  相似文献   

5.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九日、茱萸节、菊花节。因为,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就留下了咏重阳的诗句。  相似文献   

6.
<正>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相似文献   

7.
<正>金秋送爽,今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这是一个登高望远、孝亲敬老的温馨时刻。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至唐代走入民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随着时代变迁,重阳节发展为老年节,为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佳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重阳”一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观念。根据《周易》的理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就是阳数相重的日子,故称“重阳”。重阳节的起源,与古人的驱邪避灾观念有关。南朝梁人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中曾记载一则“桓景避难”的传说:汝南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为了除掉瘟魔去拜师学艺,终于在九月九日这天杀死了瘟魔。“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是现今世界上表意文字的典型。它既不是形象化的图形 ,又不是纯粹的标音 ,而是兼表音义的义音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有的甚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令人回味无穷。就说“九”字 ,它的笔画简单 ,便于记忆。《辞海》中关于“九”的解释有五种 :(1)数目。《素问·三部候论》 :“始于一 ,终于九焉。” (2 )泛指多。 (3)《易经》中称阳爻为九。 (4 )时令名 :冬九九 ;重阳节。 (5 ) (ji懕)通“鸠” ,聚合。但透过这些含义我们可品味到更多的东西。从数字的角度看 ,各民族都有对数字的崇拜 ,例如 ,古…  相似文献   

9.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九,故日“重九”;古代阴阳五行中九属阳数。故又名重阳。重阳节这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风俗习惯.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  相似文献   

10.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名重阳。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由于“九”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人长寿”寓意,古往今来,重阳敬老民俗源远流长,所以又把重阳节做为“敬老节”、“老人节”。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早在战国,  相似文献   

11.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重阳节。为何称重阳节?因为古人认为双数为阴,单数为阳,九为单数即阳数,九月九含两个“九”,故称重阳。 正如中秋赏月活动一样,人们对重阳节有一系列的欢庆活动,其中登高和饮酒是重要的两项。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11,(12):52-52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紫禁城的房屋九干九百九十间半;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于是多用九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与九有关的还有: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81钉。  相似文献   

13.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  相似文献   

14.
曹丕在写给大臣钟繇(yóu)的信中这样写道:中国自古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称作"重阳",也叫作"重九","九"含有"长久"的意思,"重九"意指活得长长久久,当然值得设宴聚会了。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许多信息。首先,重阳节由来甚久,至少在曹魏时期就有了这一节日,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数除以9,所得的余数叫做“九余数”。例如,111÷9=12……3,8314÷9=923……7,“3”就是111的九余数,“7”就是8314的九余数。而一个数的九余数又等于这个数各位上数字和的九余数。例如:9260的九余数是8,即(9 2 6 0)÷9=1……8。要求一个数的九余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满9就  相似文献   

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解读分析】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又是数字中最大的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与"久久"同音,含有长寿长久的含意,又正逢一年当中收获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一向很重视重阳节。重阳登高的习俗在晋朝已经开始,到了唐宋更加兴盛起来。人们在这一天,有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比如,帝王和帝位被称为"九五之尊",帝王的殿宇楼阁及所有建筑的尺度数字多以"九"为单位。紫禁城以及皇家园林的大门,装饰用的称为"九路钉",每扇门上金黄色的  相似文献   

18.
重阳节     
《课外阅读》2009,(20):M0002-M0002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相似文献   

19.
重阳诗意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是阳月阳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每到此日,人们都要出游登高、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和吃重阳糕,山川间处处呈现出一派节日气象。  相似文献   

2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五年制小语第九册第9课,六年制小语第十一册第16课)是王维写的一首七绝。王维共有五兄弟,兄弟之间的情谊一直很深厚。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因为古人在历法上称“九”为阳数,两阳相重,所以叫重阳。古时把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通称山东,并非单指今山东省一带。王维的家从他父亲开始,由太原祁县(今山西省祁县)迁居于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在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