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二年级的一名男生一到学校就头晕、呕吐;另一名三年级的孩子进了课堂就心慌、焦虑,数次昏倒,不得不断断续续请假,耽误了两年多的学业.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患上了症状类似、被心理学专家称为"学校恐怖症"的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
学校恐怖症     
我是个六年级的女生,面对升学的压力,我常常无所适从,甚至讨厌上学,拒绝上学。有人说我得了“学校恐怖症”。请问世上真有“学校恐怖症”吗?我该怎样办呢?(苦恼的青儿)苦恼的青儿:你好!坦白地说,世上真有“学校恐怖症”。它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对学校的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患者离家去学校时,迅速出现焦虑、恐惧症状,并表现出某些身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回家后身体症状随之消失。一谈到学校、课本、老师,一面对课堂、同学,你是不是就产生恐惧感,进而出现头晕、恶心、抽搐等生理反应,甚至行为反常?如果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就不必担心;如果有这些现象,就要引起重视。产生“学校恐怖症”的原因有两个:(1)内因。有的同学从小受到父母过分的保护和溺爱,依赖性大,生活上和精神上独立性差,胆小,过分害羞,敏感,多疑,特别爱面子,脆弱,经不起批评。一旦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就不想去读书了。(2)外因。有的同学在入学、转学或升学中遇到过分严厉的老师,或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当,在学校学习或其他活动上的失败、挫折或受了委屈、羞辱,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焦虑不安的心理,害怕并且不愿再面对或重新尝试这种痛苦的经历,采取回避性反应而呆在家里。如父母无原则地...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11,(3):24-24
保安乡龙家村四川河组一共五十多户三百多人,村里原来有所村小,一名教师,只能接收一、二年级学生。读完二年级,孩子们就必须到其他中心校就读,但此地到辖区任何一所学校都有15里以上山路。许多孩子上完小学二年级便“毕业”走入社会。  相似文献   

4.
农村复式班能不能搞“达标”训练,怎样搞“达标”训练?溧阳县泓口乡金家单班小学为我们提供了经验。这个学校是一至三年级的三复式班,其中一年级9名,二年级11名,三年级10名,共有学生30名。由一位三十二岁的民办教师谢玉仙老师任教,学校校舍、设备简陋,只有一块长30米,宽15米的操场。一九八二年六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布后,谢老师就组织学生开展以“达标”为中心的体育锻炼。日前经县体委会同教研室验收,这个学校的达标率为百分之百,其中百分之六十优秀,百分之四十良  相似文献   

5.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全国130多名教育专家南山取经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改编出10万字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在网上开博客每天写千余字感受。百闻不如一见,来自16个省、市的130多名教育专家高度赞誉南山实验学校“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南山实验学校校长李先启告诉记者,2000年9月,南山实验学校采取广东省教科所主持的“生本教育体系教育实验”,当时一年级有两个班的学生参与了实验。他们对于教材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老师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认定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可以让学生在一年之中认识2000字左右,这样就解…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上课分心是不是注意力问题 我在初中三年级时曾经是一名学习障碍学生,后来是被心理教师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治好的.在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二年级期间两次接受心理教师诊断治疗与防复发的元认知培养辅导,主要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学习就“累”“拖拉”“渴望赖一会儿再学”的毛病.后来时间久了就渐渐地想明白了:这个“一学习就累、拖拉,渴望赖一会儿再学”的过程与我的一位同学的上课分心过程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S-E-R所致的条件性焦虑情绪及其症状反应.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逐步落实,农村群众办学热情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目前存在着学生少、年级多、教师多、教师任课多、教师备课的门类多以及工作量大、资源浪费大,而质量低的“一少四多”、“两大一低”现象。究其原因,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跟不上教育的发展。二、现状分析A校:23名学生,四个年级。其中学前班7名,一年级1名,二三年级各6、7名。有两名教师。从定编的角度讲,一名教师绰绰有余;从教师的工作量讲,两个复式班,二、三年级备17门课,即使体音美不备课,也达13门课,课…  相似文献   

8.
开学了,各个大、中、小学的校园里又迎来了众多学生。据以往的调查结果,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心理疾病的高发期。然而,心理疾病如同身体疾病一样,重在预防。只要老师、家长、学生对此予以重视,并运用相关知识正确对待,减少各类心理问题造成的损失就会成为现实。学校恐怖症上海市儿童健康心理咨询中心调查人员跟踪了一名不愿上学的12岁初一女学生,发现她的症状起因于一次课堂被罚事件。当时同桌的一名男同学在上课时用钢笔戳她,双方发生争执。老师见他们扰乱了课堂秩序,不由分说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在批评的同时强令他们各罚写作文“同桌”一…  相似文献   

9.
9月4日,上午,高二(2)班在晨检中发现3名学生有感冒症状。上午11:30,学校在统计时发现,整个高二年级有29名学生患感冒症状。当日下午,高二年级又新增3名发烧病例。学校立即启动疾病预防紧急预案,及时向市教育局体卫艺科  相似文献   

10.
在邵阳采访,我们感受到了特教事业的艰辛与崇高。多年来,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用特殊感情办特殊教育,使特教事业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到目前为止,全市办起了10所特殊教育学校,在近7000名适龄残疾少年儿童中,进入特校学习的有500多名,随班就读的有5900多名,三类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1%,巩固率也在90%以上。一种“特殊学校抓示范,随班就读抓普及”的特教发展格局,正在这里初步形成。“用特殊感情办特殊教育”“用特殊感情办特殊教育”,这是我们在邵阳市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真正的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学校应当努力形成独具本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人从2001年调到玉屏职校任校长至今,经历了一所县级职校从衰落到逐步走向兴旺的过程。学校当时中职在籍学生有24人,其中二年级13人到省旅游学校就读,在校学生就只有一年级的11人,绝大多数学生是初中生,职校几乎是名不符实,名存实亡了。学校于02年在全省率先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仅春季就招了51名学生,之后每年招收学生人数逐年攀升,目前在籍学生已达2000多人,学生主要来自“两省三区十三县”。本人通过这些年学习、探索和实践,确实有许多感受,现就如何搞好县级职校的建设与管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秦志强  陈明华 《师道》2004,(4):17-18
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环境”。事实上,要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并不容易,在现今学校教育中,“人”不时地被“分”挤到了边缘甚至是界外。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慕名前去访问聂亚球老师的。 6月18日早晨,汽车从鄂南山城——通城县城出发,在起伏盘旋的山路中行驶四十多分钟,就到了聂老师所在的学校——通城县石溪乡王坊小学,一个仅五个年级四个班(一、二年级为复式班)108个学生的山村小学。学校只有几间土砖房,但地平墙白窗明几净,收拾得整整齐齐,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 聂老师是该校四年级的“包班”老师,既要教语文、数学,又要教自然及其它课程,整天都与学生“泡在一起”,极少闲暇。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名校?真正的名校到底“名”在哪里?相信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认为,名校“名”在名师、“名”在名学生或“名”在名校长。这些因素固然对学校成名不可或缺,但笔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精神性的服务,学生是这种特殊服务的特殊对象,而教育服务于学生的核心产品就是“课程”,学校正是通过课程这一精神性产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真正的名校就应该“名”在“课程”上。各校都要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6.
庄电一 《教育》2014,(7):51-51
这是一所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拥有20间砖瓦房教室的山区学校,校门口至今还挂着“南长滩小学”的牌子,但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安静:校园里没有学校特有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上下课的铃声,因为全校现在只有一名老师,3名学生,其中2个在学前班,一个上二年级。去年还在这里读五年级的学生,现在也退学了。这名坚持者就是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小学教师拓守宾。  相似文献   

17.
爱心的误区     
据《今日早报》5月23日消息:宁波惠贞书院两百多名小学生,每天挂个生鸡蛋上学,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该校二年级组长董老师称,学校给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安排的一次“保蛋”活动,灵感来自一本国外的教学杂志,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学生保护一个生鸡蛋三天,如果鸡蛋破了的话,就宣告失败,不能再保,只能观察其他同学。读罢此讯,不禁令人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8.
慈父教子     
期末考试结束,大儿子考了年级第八名,二儿子和三儿子都考了年级第一名,次日学校为各年级第一名举行颁奖典礼。颁奖前一天,爸爸特地从外地赶回家,问大儿子:“你知道爸爸为什么回来吗?”“参加弟弟的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19.
据媒体2014年11月2日报道,不久前,北京市大兴区某中学高二年级老师给月考成绩排在年级前80名的同学单独开了次会,而开会的内容是将带他们去北大、清华秋游,人数仅限文科前20、理科前60.而该校高一年级也有类似的规定. 据悉,该校平日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并不多,2013年甚至没有组织秋游,因此学校此次“‘学霸’秋游”的安排引发了学生们的不满和抗议.“规定前80名秋游,丝毫不会给后面的同学带来学习动力,只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只看成绩的学校,只会让我们觉得低人一等……”一位学生的愤慨怨言,瞬间被百多个同学点赞.在同学们的一片抱怨声中,“‘学霸’秋游”事件峰回路转,学校决定组织高一、高二学生秋游——集体爬长城.但在不少学生看来,这个安排更像是他们“抗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给人以“爱”者,人们首先想到“慈母”,给人以“智慧”者,人们自然会想到“严师”。而能将“慈母”“严师”统于一身者,就是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教师。很有趣的是,出自古代希腊语的哲学一词恰好是由“爱”和“智慧”二词组成的。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要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家庭步入学校、从幼儿成为学生这一转化过程。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