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崇拜是俄罗斯文学有别于西方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受封建的宗法制度、传统文化和自身的经济因素等影响,在沙皇俄国,妇女一向处于顺从的、被支配的地位。从十八世纪末,俄国文学中的女性角色常常被赋予一种神圣的使命。她们不仅被视为大自然赋予的珍宝,更被视为家庭、甚至于俄罗斯存在的希望。达吉娅娜、卡杰琳娜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富于悲剧性的妇女形象,也是最富有人性光彩和魅力性格的典型。她们的形象随着苦难而增长,变得崇高而庄严。她们的灵魂没有被玷污,她们的内心无比渴望与上帝相接近,因此,在俄罗斯文学中,她们显出超尘绝世的自由和美丽。  相似文献   

2.
相似的历史语境赋予乔治·艾略特和冰心的叙事以权威,也让她们在采用叙事者"我"上采取了迂回曲折的策略.她们矛盾的女性观更让"我"走过了一段歧路.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与张小娴是不同时期的女性作家,都极为关注女性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生命意识。不同时代赋予她们笔下的女性人物不同的女性自我意识,通过对她们各自的几部重要小说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与成长。  相似文献   

4.
是水,妖娆了九寨沟!九寨沟的水,有形、有声、有色。众多的水精灵,从雪山钻出,汇聚成山泉、小溪、河流,相互拥挤着、呐喊着,或悄悄低语着,朝山下曲曲折折地流淌而去。四周茂密的丛林如伞如筛,为她们遮挡了沙尘,过滤去杂质,使她们保持纯洁和清亮;山间的矿物质为她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她们通体滋润,富有弹性;连阳光也偏爱她们,赋予她们七彩的霞衣,使她们无须刻意装扮,便自然生发出种种诱人的光彩……她们奔跑、跳跃、嬉戏、休憩。奔  相似文献   

5.
艾丽斯·沃克对于当代美国文学的贡献,首先在于她能够为一直被忽视的美国黑人妇女代言,从而赋予了她们现身和立言的权利。她笔下的妇女,面对黑人社区背景下遭遇的种种压迫,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抗。而她们最终的命运历程体现的是黑人女性在精神创伤下的内心重建和她们在自我重建中走向生命完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早期的英国,财产犯罪是妇女的主要犯罪类型。相比男性而言,女性犯罪人不仅人数少,而且她们也更少犯下使用暴力、情节严重的罪行。她们倾向于团伙作案,扮演帮凶或诱饵的角色。这一特点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性别的影响。社会性别所赋予女性的依附地位使得她们能够依赖于丈夫、情人和社会救济,因此她们比男人更少具有实施财产犯罪的需要。此外,妇女的依附地位也使得她们更容易得到司法人员的谅解和同情,从而避免被起诉或定罪。  相似文献   

7.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从写作视角、取材范围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无不折射出她们各自的百味人生。三姐妹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作品的惊喜,而且还有她们赋予作品的精髓与深刻的含义。从她们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女性已不再驻留于温柔的抗争和纯粹的逃避,而是开始奋力突围,努力彰显着真正的自我和人性的憧憬,是她们对生活的激情与苦难的人生回照:坚强与执著,女性的新诠释;回归自然,人性的永恒。  相似文献   

8.
在元代众多的杂剧作家中,女真族作家石君宝在以《秋胡戏妻》为代表的三部婚恋杂剧中塑造了三个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但有元代婚恋杂剧中一般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美丽善良的特征,更可贵的是,在她们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斗争精神和民主自由意识。这是时代赋予她们的特征,同时也与作者的思想、民族出身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9.
勃朗特三姐妹是英国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从写作视角、取材范围和写作风格等方面无不折射出她们各自的百味人生。三姐妹的小说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作品的惊喜,而且还有她们赋予作品的精髓与深刻的含义。从她们的小说中,折射出了女性已不再驻留于温柔的抗争和纯粹的逃避,而是开始奋力突围,努力彰显着真正的自我和人性的憧憬,是她们对生活的激情与苦难的人生回照:坚强与执著,女性的新诠释;回归自然,人性的永恒。  相似文献   

10.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一人物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审美取向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象。现主要分析《敦煌变文集》中以王昭君和秋胡妻为代表的女性形象及其蕴含的审美意义。她们都是容貌俊美却无法抗拒命运的悲剧人物,都无法摆脱社会的牢笼而获得真正的婚姻。她们唯美而又哀伤的独特内心得到了人们的同情,使得她们的故事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1.
比丘尼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群体。比丘尼虽因多种因素出家为尼,但是基本上都与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空间密切相关。比丘尼的生活可以出家为界限划分为两个阶段,她们在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都标榜了外在社会赋予她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她们的社会形象是积极的。比丘尼的个人生活及其在社会空间中的角色同社会历史的变迁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电影女演员最先出现在192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新型的女性演艺群体.她们既是文化消费的对象,又是推动文化生产的重要力量.电影女明星在现代大众传媒中诞生,又为各种话语所交叉建构.作为被公众凝视的对象,她们被赋予了多重意义.与此同时,女明星巧妙地利用各种话语力量重塑自身的公众形象.展现出她们不曾磨灭却常被忽视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文艺森女型     
<正>01搭配细节碎花长裙碎花是森女们的灵魂。她们热爱自然,始终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即使她们与我们一样生活在水泥铸成的森林之中。她们把对自然的想象赋予了碎花,在长裙上将细小而密集的植物图画织在了一起,细细看,能看到繁复的花卉、缠绕的藤蔓和柔嫩的浆果,然后将它们散落在纯棉、细麻  相似文献   

14.
美籍华裔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和白人社会的双重边缘,她们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归属何方,身份重建的必要性就得以凸显。谭恩美在《正骨师的女儿》中颠覆主流话语中华裔女性的刻板形象,赋予这些边缘无根女性以新的身份,使她们最终在主流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成长故事     
一个女孩在她成长的某个时期,总会简单的崇拜一些人,爱上一些东西。是不是因为年轻,才特别赋予她们做这些傻事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16.
从空间批评的理论视角来看,空间不仅是再现的场所,也是生产的场所。蒂莉·奥尔森的短篇小说《我站在这儿熨烫》中,女主人公(母亲)和她女儿艾米莉所属的社会空间为其建构了身份,但她们在其被设定的规训空间里并没有成为被动的牺牲品,相反,她们以沉默为武器,对赋予她们身份属性的规训空间进行反抗,充分体现了美国中下阶层女性勇于追求生命主体性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女性都是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主要角色,占主导地位,回族妇女亦是如此。但传统社会中回族女性受到封建纲常和礼教对她们的行为约束和限定,框定了她们卑贱的地位,使女性从未离开各种劳动,但地位却边缘化,一直以"弱势群体"的面貌出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渐改变着回族妇女的旧轨迹,家庭角色开始转变,社会地位得到改观,社会保障也赋予属于她们的权利,增强了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回族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多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女性都是社会生活生产中的主要角色,占主导地位,回族妇女亦是如此。但传统社会中回族女性受到封建纲常和礼教对她们的行为约束和限定,框定了她们卑贱的地位,使女性从未离开各种劳动,但地位却边缘化,一直以"弱势群体"的面貌出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渐改变着回族妇女的旧轨迹,家庭角色开始转变,社会地位得到改观,社会保障也赋予属于她们的权利,增强了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回族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更多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挑战永远是美丽的。在唐山钢铁股份公司一钢轧厂有17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成为钢城里的首批女炼钢工人;积极、创新与奉献是她们的永恒追求,她们也被赋予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转炉“炉花”;她们用比常人多得多的付出,在男性占95%以上的一线生产岗位像“钢花”一样绽放着美丽;她们创造的骄人业绩,证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明代品官命妇是女性中的特殊阶层。她们的身份既具有从属性,又具有独立性。明朝法律赋予命妇参与宫廷大典的权利。她们按照不同品级穿着冠服,入宫朝贺,参加皇室的丧葬仪式,与皇后一起进行亲蚕大礼。随着制度的修订,参与大典的命妇品级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命妇们的活动空间,也为她们的生活增添了荣耀。这种荣耀地位不仅高于普通的妇女,也高于在社会性别上占优势的普通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