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代是杨贵妃文学形象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对唐诗中的杨贵妃形象塑造作了论述,认为杨贵妃身世、外在容貌和内在心理,以及命运结局与历史记载有很大差异,并且分析了这些差异的原因和意义。从而了解历史人物文学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与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历来就追求一种人格的完美,一个人格残缺的人只能被鄙视为小人。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同样也推崇人格美,推崇那种具有浩然正气的君子人格。司马迁用其敏锐的观察力,犀利的笔法在《史记》中描绘出了一幅幅真与善、美与丑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画卷,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身上体现了司马迁的爱与憎,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司马迁在不虚美,不隐恶的作史精神下再现了历史人物的功绩,也刻画了一些人格残缺的小人形象。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史记》与先秦历史散文的区别主要袁现在其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人物形象。就刘邦形象的塑造而言,司马迁善于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独具匠心地运用了“互见法”,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对比、反复等文学手法。总之,《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十分成功,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以文运事,用文学之笔塑造历史人物成为典型形象,从而创造了中国传记文学,因此,司马迁又是一位文学家。司马迁是创立中国文学理论的先驱者,语言巨匠,散文大家,他所写的史传人物是实录而不是虚构,但他做到了史笔与文笔的交融,对史传人物生活细节的遥情想象,高于生活,仿佛虚构,而合于实录之度,因此《史记》人物不是小说人物。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司马迁用文学笔触记载的一部不朽的史学专著。用文学典型笔法即通过作品的个性化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系列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又极具时代代表性的勇猛果敢、刚愎自用和自矜功伐的西楚霸王的典型形象。用历史的笔法塑造历史人物项羽,记载了他的诸多有功和有过的历史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又倾注于字里行间,综合文学和历史来分析,可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史学著作。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司马迁用文学笔触记载的一部不朽的史学专著。用文学典型笔法即通过作品的个性化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系列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又极具时代代表性的勇猛果敢、刚愎自用和自矜功伐的西楚霸王的典型形象。用历史的笔法塑造历史人物项羽,记载了他的诸多有功和有过的历史事件。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又倾注于字里行间,综合文学和历史来分析,可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史学著作。  相似文献   

7.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完璧归赵》中,运用多种文学手段,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成功塑造了蔺相如这个智勇双全、能言善辩、不畏强敌的爱国者形象。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文学史中一部继往开来的伟大著作,它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形式,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史记》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社会下层人物,诸如刺客形象、商贾形象、女性形象、医者形象等,研究这些下层人物形象,有助于认识《史记》的伟大价值,了解《史记》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样性,对后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史记》对人物使用了以类相从、连类相及的编排方法,其悲剧共性极为突出.但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史记》作为一部史学巨著是无法同时被视为文学经典的.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文学典型形象,正是《史记》突出的文学成就之一,而这源于司马迁很好地把握住了人物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以坚不可摧的生命力量完成了光耀千古的《史记》的撰述,换取了死而不朽的价值。18集电视剧《司马迁》,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艺术处理和人物塑造,异常充分地揭示了司马迁伟大的悲剧人物的复杂性与丰富性。《迁》剧的不足在于:一是坚持历史真实创作原则的缺陷;二是理解和处理司马迁与汉武帝君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关键;三是杜周的戏多,李陵的戏少,写李陵才能有助于司马迁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1.
向诤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5(3):117-118,121
《采薇》体现了鲁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古代忠臣形象的全新价值判断.通过对历史人物伯夷与叔齐的“故事新编”,鲁迅对“骨气”、“忠诚”的定义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鲁迅用自己的怀疑、否定的眼光剥落了伯夷、叔齐神圣的外衣,还原了他们精神的无价值.鲁迅在这篇作品中直指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又一实质:善于转化矛盾,以求自保;避重趋轻,苟且偷生.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具有相同之处,即两者都紧紧围绕传记人物性格的同与异两方面展开,都具有比较发达的历史比较类型意识和明确而细致的比较观念;不同之处则在于,从比较史学的观点来看,普鲁塔克传记的重点是在比较认识的第一阶段———异中求同,侧重于表现传记人物性格的共性和道德理想性,因而其史学比较还局限于道德史学的范畴之中;司马迁则在异中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同中求异,因而列传中历史人物一方面能够同真实的历史联系起来,以展现历史的个性,突出地体现了传记的史学比较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司马迁的比较史学思想突破了道德史学的桎梏,进入了探求历史规律———“成一家之言”的思想境界。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各自历史观念和世界观的不同。从现代传记史学观念来看,司马迁的比较史学观念更符合现代中西史学比较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70年代,当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研究立场发生了转变,宣告了现代普遍理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失败。他跳出现代性道德概念的研究框架,以历史叙事的方法,转向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传统;进而提出道德文化传统多样性问题,指出道德探究传统各有其合理性,其合理性是在解决自身道德困境、应对道德挑战中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进入新世纪,麦金太尔叙事方法进一步发展,从历史叙事发展为对道德文化传统的理智探究与对个体道德生活的实践探究的辩证统一。麦金太尔叙事探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指出了一条美德伦理探究的新路,为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找到了理论和实践根基。  相似文献   

14.
有清一代,文治总是与官方修史事业联系在一起,清高宗乾隆充分发挥史馆修史的政治功能,通过修纂史书、阐释历史来配合现实统治,达到转移人心、扶植纲常的目的。他设馆编纂《历代通鉴辑览》,宣扬自己的历史观念,借历史事实驳斥“夷夏大防”的正统理论,既确立南明的正统地位,又论证清朝承继天统,通过标榜“大中至正”之道,实现敦化风气、服务现实的目的。他谕令史馆编纂《胜朝殉节诸臣录》、《贰臣传》,通过褒奖明末殉节之士,贬斥降清失义之臣,倡导忠义,风励臣节,借助明末清初历史来阐发自己的君臣关系论,适时转换道德角色,重新审论历史上的重要现象和人物,并作出符合清廷根本利益的理论解释,巧妙地把历史与现实统治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大师,十分重视史学的求真。他认为史实失真的主要原因有:历史真相本身不容易看透,只能靠观察者和记录者去推测;史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失真;史事失真由今古之别铸成;史家的史识和史德造成史事失真;记载者认为大家都知道的史事不记载;古史“层累与剥蚀共同作用”;记录历史偏重文学笔法;史官要秉笔直书很难做到等。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献学家全祖望以史学家的眼光研究历史文献学,取得显著成绩。其在注释学方面有着与前世学者不同的特点:采取多种注释形式,扩大注释范围;不通篇注释字音、字义、词义,将注释重点放在对古籍自身内容的注释上;将自己的历史主张及思想寓于所注释的历史事件中。  相似文献   

17.
《告别圆舞曲》是昆德拉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将露辛娜等人物置于"追寻"的模式中,探索生存本能——拜物教、死亡本能——美与爱之间的紧张关系所导向的逻辑命题,包括性与商品拜物教的二元对立、货币对宗教的解符码化以及原欲与文明的冲突等。由于主体与他人利益错位而不能形成交换机制,或面临"永劫轮回"的困境,加上客体的功利性和庸俗性本质,追寻活动只能沦为荒诞的闹剧。小说是"追寻"母题在现代背景下的反讽式重写。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中,凯·尼尔森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兼容,却对艾伦·伍德等人的反道德主义论证抱以深度的了解之同情的人。他通过对"道德并非都是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并非都是虚幻观念"的论证和说明,截断了道德与虚幻观念的必然联系;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有关系主义意味的道德情境主义,为建设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开拓了理论空间。但是他没有重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意义,仅仅从社会学而非哲学高度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使得其理论并不彻底,难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反道德主义"的根本性驳斥。  相似文献   

19.
赫斯利普的道德教育观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经济发达且移民极多的国家,其道德教育的发展秉承了自身历史与文化的因素。美国当代教育学者赫斯利普通过对美国道德教育现状的剖析,急切呼吁重新构建美国道德教育,并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在可行的道德行为规范中构建品格教育并选择合适的道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历史悲剧中的主人公均为悲剧性人物,其不仅单纯地使人"悲",而且具有道义美,具有激发人化悲为愤的精神力量。本文从郭沫若六部历史悲剧诞生的时代背景、悲剧题材、悲剧冲突、悲剧风格等方面,对郭沫若历史悲剧所蕴藏的美学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