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已知硫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元素的归中反应是氧族元素学习的难点。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当高价态的硫与低价态的硫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应遵循“只靠近,不交叉”原则。  相似文献   

2.
王家圣 《新高考》2006,(12):28-32
高考在氮族元素设置考点较多,其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喷泉实验、硝酸及某些硝酸盐的制备)、推断题和计算题。试题常涉及环境污染、不同价态氮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硝酸的浓度变化和氧化还原的问题)、NO_x及HNO_3的性质、气体制备(NH_3、NO、NO_2)、溶液稀释(氨水、硝酸等)。试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注重将氮族元素有关知识作为考查理论应用和计算题的载体,在新情景中考查对这部分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氮族元素这部分知识中有一类典型计算,即NO、NO2、O2溶于水的计算.究其实质,可归纳为“321”. “3”指的是3个重要反应:  相似文献   

4.
氧族元素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硫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复杂,常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知识主线来考查.SO2和SO3^2-因其性质的多样性,不仅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命题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氧族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成员,是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结构相对零散,文字叙述较多,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着实不少,在高考中通常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知识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6.
李丽  唐志刚 《中学理科》2007,(10):46-48
今年高考对氧族元素中的硫及其化合物间的复杂转化关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化学平衡知识、化学计算、环境保护知识进行综合考查.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性质、硫酸的性质,以及相关的计算是今年考查的重点.在教材中新增的内容今年高考只对过氧化氢的氧化性(一个离子方程式)进行了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学好氧化还原反应会对以后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提供理论支撑.氧化还原反应一直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内容,而且考查的角度是方方面面的,尤其是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物性质的判断、反应产物的推断、电子的转移情况、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以及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八个方面的考查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8.
歧化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发生的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 物质,遵循“中间价→高价 低价”的歧化反应 规律.归中反应是指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 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 以是同一种物质.遵循“高价 低价→中间价” 的归中反应规律.卤素作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族,除氟外,其它元素都较易于发生上述两种反 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元素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元素及化合物的“对角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发生了还原反应,本身被还原或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具有还原性,发生了氧化反应,本身被氧化是氧化产物。  相似文献   

11.
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氧化还原知识应用和问题分析的基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要把握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熟悉常见氧化剂和某些变价元素的常见价态,通过实例分析变价元素在歧化反应、归中反应中产物判断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多种变价元素化合价变化时,则遵循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和"上下楼梯考虑法",以横坐标表示物质类别,纵坐标表示化合价的变化,通过分析几个典型代表物间的转化,阐述产物判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忽视特殊问题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被氧化,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某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高考命题趋势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重要规律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根据题目信息结合氧化还原的知识规律书写陌生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形式成为近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一、解题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都遵循“两守恒”、“一相等”原理,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其含义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氯、硫、氮三种元素为代表的非金属元素相关知识,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全部的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有关氯、硫、氮元素的知识内容虽然比较复杂,但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之间都存在一条共同的主线,那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抓住了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的氧化还原反应关系,建立各物质之间广泛存在的彼此联系,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就能抓住有关问题的要害,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概述氧化还原反应的三种认知表征形式,讨论用元素化合价升降表征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实用性。归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表征形式,并将其用作解答依据,分析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试题。  相似文献   

18.
肯定了“元素消去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新颖性及其在实际配平中的应用。指出了文献[1]在配平中随意认定化合价的错误并分析了出现错误的原因,简要说明了有机物中元素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对几例无机及有机氧化还原方程式作了配平和解析,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元素消去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基本原理和配平步骤。  相似文献   

19.
题 氟是一种氧化性极强的非金属元素,它甚至能与Xe在一定压强下直接化合,生成XeF2、XeF4、XeF6等固体,这些固体都容易发生水解.其中,XeF2与H2O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XeR与H2O仅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XeF4与H2O反应时有一半物质的量的XeF4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另一半物质的量的XeF4则发生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案情在《氧化还原反应》一节的教学中,笔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即通过复习初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为例,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然后让学生发现这些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指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并指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再通过元素化合价变化,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继而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