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恒 《文教资料》2011,(32):25-26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从而有效地使用语言并实现成功的话语交际。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为语料,对话语标记语"这个"和"那个"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交际主体的认知心理来探讨话语标记语在语用推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谈话语体中语用标记"你比如说"具有语篇组织功能和交际互动功能。其语篇组织功能主要由"比如说"来实现,首先体现为用作举例标记,后来发展为两个方向:第一,举例标记兼话题标记;第二,假设标记。其交际互动功能主要由"你"来承担。"你比如说"是谈话中发话者采取两种积极的言语策略而形成的话语功能的组合,是谈话语体中一个凝固化的习语。  相似文献   

3.
话语标记语是动态话语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从韵律的角度,结合声音的波形文件直观地探讨了话语标记语"I think"的语用功能,以期为话语标记语方面的研究补充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说句玩笑话”“开个玩笑”及相关语篇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话语中独立使用的"说句玩笑话""开个玩笑",凝固性强,是语用标记语,简称为"玩笑标记语"。有语用标记功能及相应的篇章功能。提前引导或后置补充所标记话语的理解方向,消除其不合适性或误解可能,增强其内容和言语形式的可接受性,并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玩笑标记语与所标记话语构成语篇中的"玩笑言语块",内部,形式衔接语义连贯;外部,作为一个言语整体在语篇中相对独立地存在,并与上下文取得形式和语义上的多重联系。有言语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语用功能上看,埋怨性话语标记是一种陈情性的话语标记。埋怨性话语标记语主要有“真是/也真是”“真是的/也真是的”“何必呢”“何苦呢”“至于吗”“你看你”“不是我说”“不是我V你”“看/瞧你说的”“你这个/种人啊”“再怎么说”等。埋怨性话语标记可以提示所说话语具有埋怨性的特征,其埋怨程度随埋怨语境、埋怨对象、埋怨内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对埋怨性话语标记语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埋怨性话语标记语与语境关系的辨识、埋怨性话语标记语的互通性与差异性的认知和对埋怨性话语标记语功能的把握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徐蒙蒙 《海外英语》2012,(24):263-266
该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了不起的盖茨比》为语料,研究well作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在对语料进行仔细的分析,得出well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共有三大功能,即充当连贯标记语,面子威胁缓和标记语,话语理解制约标记语。Well作为连贯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话题转变、标记评论和解释和标记解释;面子威胁缓和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分歧和拒绝和标记命令;话语理解制约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体现为标记缓延、标记话轮转换和标记信息短缺。  相似文献   

7.
从语法角度看anyway,它是一个副词,但从语用角度来看,在交际过程中,anyway具有连词的功能,能起到话语标记语的作用.探讨anyway在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分析它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的五种语用功能,即话语明示标记语/语用制约功能(引导或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话题转换标记语;话语缓和标记语(减少对会话双方面子的威胁);话语未结束语和话题引发标记语(引发新的话题),能更好地帮助说话人传递话语意图,获得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6):20-21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者用来实现成功交际的一种手段。在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们是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说话人特定的语用功能、传递特定的语用信息的词语或结构。本文从语篇连贯和元语言功能的角度进一步探讨、验证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理解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在Verschueren提出的元语用意识及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基础上,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与其元语用意识之间关系,分析教师元语用意识是如何指导和调控其对话语标记语作出选择的,并具体讨论课堂语境下教师话语标记语人际互动、信息传递及语篇衔接三种元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将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用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是语篇中起连接作用的词或短语,其大量存在于听力语篇中,起到了构建文章框架,强调有效信息和辅助预测信息等语用功能。对听力语篇中话语标记语的种类及其语用功能展开研究,探讨利用话语标记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言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语well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它在不同语境会话互动中的语用功能。通过认知推理和语境关联进一步揭示其隐含信息的动态性、人际情感作用。对well的这种微观研究有助于二语学习者意识到此类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的实际作用,理解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话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过程。教学论研究者不仅要关注与研究“教学认识”,同样也应关注与研究“教学情感”。教学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与学生特定情境中的特殊情感,师生在情感上的共同介入、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品性。“教学情感”对于教学而言,具有“本体性”意义。“教学情感”不同于“教师情感”、“学生情感”、“教育情感”以及“在教学中的情感”。视“教学情感”为教学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进行专门研究,将为教学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丰富和拓展教学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鬼”这个词的本义以及在历史沿革中作为构词语素在成词过程中的特点发现它的流变过程,同时从隐喻的角度对人类心理认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鬼”作为语素在构词中发生感情色彩分化的心理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的本义是指人伦关系及其内蕴的条理、道理和规则。伦理是与物理与事理相区别的情理。发现、认识人伦关系中所蕴含的道理,从古往今来无数个体的情感发用中发现普遍认同的情感,“必推其情至于无撼”,并把这种普遍认同的、无撼的情感作为“中道”或伦理的规则以裁量、规范个体或过或不及的情感,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人伦关系的和顺及人伦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就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这就是本义上的“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和“道德”区分不如中国那样细致,故伦理学与道德哲学基本上可以通用。这种广义伦理学把伦理学定义为关于道德的学问。伦理学知识是面向大众生活的,具有理想性、历史传承性、可普适性和知行统一性。伦理学的研究者,同时也应该是他所欣赏的伦理生活方式的忠诚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情感隐喻,其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成功。选取杨宪益表妇的译本,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视角,通过对“气”的情感隐喻的确认、分类,概括出情感隐喻在《红楼梦》译本申的三种类型;太多数隐喻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使用频率很少。情感隐喻不能直译。大多采用归化的整体翻译篡略,在翻译过程中井没有保留原文的情感隐喻,由此总结出情感隐喻的翻译特点。  相似文献   

16.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首倡的“宫调声情说”是著名的曲学难题,是研治古代音乐与古代曲学的学者都难以回避的话题。从一定的宫调自身有无声情,《唱论》所言宫调是否就指元曲的宫调,《唱论》对各宫调声情的描述是否合理、准确。宫调的声情与文本的文情是否一定一致等问题入手,得出结论:“宫调声情说”是古代音乐家长期实践的总结,不能够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认为毫无问题。就《唱论》而言,“宫调声情说”指词而不指曲,指单曲(词)而不指套数。  相似文献   

17.
"词足达情"是晚明戏曲家孟称舜所提出的一种戏曲审美观念。这种戏曲审美观强调无论是戏曲创作,还是戏曲鉴赏、批评,都应该"词足达情",即无论写景、叙事,曲词宾白抑或情节关目,戏曲艺术都应该将"传情"作为第一要务。如果"词足达情",那么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就会呈现"浑厚"的特点,否则就会"俊而薄"。孟称舜的这种认识基于"汤、沈之争"而提出,符合戏曲艺术的美学追求,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上独树一帜,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书法中的“功”和“性”与“意象”,从书法创作的整体意义上说,是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它们是一个融合贯通的整体。就里论述的“功”是特指书法中的用笔功力;“性”则指作者在书法创作中所流露的学识修养。书法“意象”,是作者创作中主观之“意”和作者情感所依托的客观形象即艺术之“象”的和谐统一。功”和“性”蕴涵在“意象”中并贯穿于书法创作的全过程,它的强弱影响到书法作品最终的艺术品质。如果说“意象”是书法创作前行为的思想动力和艺术形态的显现,那“功”和“性”则是书法“意象”之美在艺术表现上的强化和升华:是技巧和情感在作品中的再现和流露。  相似文献   

19.
李长之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著名的京派批评家,他在文艺批评上倡导“感情的批评主义”。并以“感情的型”作为衡量文艺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他在文艺批评实践中以“感情的型”为标准,从人格与文格互释的角度解读鲁迅,超越了同时代人对鲁迅的评论。他从内容与形式糅合的角度解读中国绘画,从而证明了“感情的型”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阐释力和普适性的艺术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江雪》的五个英译本为例,探讨分析了译本中"诗歌格式塔意象"的再现情况,根据诗歌的特点,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诗歌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塔意象:韵律格式塔意象、句式格式塔意象和情景格式塔意象。这些诗歌格式塔意象也就是译者所追求的"全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