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经验总结、数据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中国男女篮球队在雅典奥运会上罚球得分比例以及实际运用的分析,揭示了篮球比赛中罚球得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同时对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因素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结合比赛中罚球的规律、特点和自己的教学训练经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可借鉴的教学训练方法和建议。对如何训练与提高队员在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NBA赛季比赛,还是奥运会的决赛,在罚球线上决定胜负的场面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影响篮球罚球命中率技术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罚球技术训练的学生,罚球命中率明显提高。并指出在罚球技术稳定的前提下,与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训练,从而达到罚球命中率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以模拟训练和心理控制训练的方法,来形成积极的增力情绪,建立起正确适宜的罚球程序,提高罚球命中率。  相似文献   

4.
刘岗 《体育科技》2014,(1):64-65
运用实验法,对罚球时选择不同瞄准点训练后命中率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分组训练,有确定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罚球命中率具有显著提高,而没有确定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命中率提高不明显。其中,以篮圈后沿为瞄准点的实验组训练后罚球命中率提高最大,而以篮圈前沿为瞄准点的实验组命中率提高次之,选择篮圈中心和没有固定瞄准点的对照组训练后罚球命中率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查阅大量有关研究影响篮球罚球准确性文献和录像观察比赛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综述了罚球在现代篮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影响罚球命中率的若干因素,提出了提高罚球命中率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提高篮球比赛罚球命中率的心理训练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罚球是篮球比赛得分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认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比赛,是由罚球决定胜负的、因此。提高罚球命中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专项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结合罚球训练过程,进行了良好心理状态下的表象等针对性心理训练尝试。结果表明,它对提高罚球命中率有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项普及率较高的运动项目,篮球比赛备受人们喜爱,在比赛过程中罚球命中率对比赛得分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尤其是在对抗激烈、比分差距小的情况下,罚球命中率就成为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但罚球命中率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员体能、心理、技术水平及比赛环境等,所以要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罚球命中率。该文主要对篮球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训练方式,为提高篮球运动员的罚球命中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在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的心理作用。因此,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训练,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罚球的规律特点,认为影响罚球命中率的根本因素是罚球技术自动化程度,同时,心理、实战“经验”、队员身体状况也直接影响罚球命中率,建议通过狠抓基本功、注意罚球专项训练时间安排、增加“挫折”训练、及时分析纠正等措施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罚球是篮球比赛中主要的得分手段。在比赛中影响罚球命中率的主要是运动员的心理作用。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训练与自我控制训练,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篮球项目中的基础技术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测试技能,探讨不同相对频率操作反馈(以下简称KP)对该技能学习绩效的影响。将56名体育学院右利手大学一年级男生随机分配到33%KP组、100%KP组、渐减KP组和控制组当中,每组14人。分别在4种不同的KP控制条件下练习投篮技能,每天练习30次。在练习期间教师按照实验控制条件,并依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易犯错误分别为各组被试提供恰当的言语反馈。在第3天全部练习结束后休息3 min,进行无KP学习阶段测试,24 h之后再进行无KP保持阶段测试。实验结果显示:(1)学习阶段100%KP组的绩效明显优于33%KP组和渐减KP组;而在24 h保持阶段这种趋势发生了逆转,即33%KP组和渐减KP组的绩效明显优于100%KP组;(2)渐减KP组与33%KP组绩效未出现显著性差异;(3)不同相对频率KP组绩效优于控制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篮球,在罚球线上决定胜负的场面越来越多,对此时的罚球来说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起着比技术更重要的决定作用。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篮球队进行的调查分析,从情绪、比分、比赛时间、环境等临场客观刺激因素方面对篮球罚球命中率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96甲A和第10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共54场、108队次队员犯规动作的对比研究,从犯规动作的部位,施加的对象,犯规性质等方面,揭示了不同水平的足球运动员犯规动作的规律性特征为裁判员提高判罚的准确性以及队员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提高个人的防守抢截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犯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16支球队31场比赛中犯规动作进行技术统计研究,对欧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犯规特征及规律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在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全部比赛中上、下半场犯规次数相差不大,但下半场裁判员出示的红、黄牌数量远远高于上半场,上、下半场最后15 m in是犯规最多的时间段;现代足球比赛中利用犯规来破坏对方的进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减少比赛犯规行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凯  李庆明 《冰雪运动》2010,32(1):30-34
正确认识比赛中运动员犯规带来的危害,对加强和规范技术动作合理性,强化合理阻截意识,减少比赛中运动员犯规行为,提高比赛的胜出率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世界女子冰球运动员犯规的特征,我国运动员犯规与失分的关系,提出采用强化针对性技战术训练、加强心理训练、学习现代冰球理论、提高抗裁判员失误判罚的能力等措施减少与预防比赛中运动员的犯规行为。  相似文献   

16.
速度滑冰终点直道切线犯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滑冰终点直道切线犯规是新的竞赛规则实施下运动员犯规最主要的类别,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通过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0~2011年全国速度滑冰联赛第1站、第2站运动员的犯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终点直道切线犯规数量最多,终点直道段0~20 m、21~40 m段落是切线犯规最易发生的区域,男子多于女子等特征。对终点直道切线犯规特征进行分析、归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期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运用新的竞赛规则,最终实现终点直道切线零犯规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篮球比赛中有效使用犯规战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篮球比赛作为典型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因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个人和全队犯 规次数则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在合法范围内,减少盲目、不必要的犯规,最大限度的发挥每次犯规的使用效果,能够 提高场上队员的作用,增强全队的有效战斗力,制约对手,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从而争取比赛的最终胜利。 本文针对以往教科书从未把犯规作为战术教学的缺陷,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训练实践结合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 亚运会男篮决赛实况转播、录像相关指标统计分析,阐明犯规战术在当今篮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引起广大篮 球教练员的充分重视,从而更好地研究、探讨篮球运动的规律,更好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与训练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电视收看NBA与CBA联赛裁判员的执法情况,以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分析了篮球比赛中临场裁判员漏判第一犯规动作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减少漏判第一犯规动作的一些建议,以及出现漏判第一犯规动作之后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攻击性犯规行为定义的认识,分析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攻击性犯规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足球运动自身的规律及足球比赛的特点提出减少或防止攻击性犯规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少儿游泳比赛运动员技术犯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浙江体育科学》2005,27(5):75-77,97
对2004、2005年两届浙江省冬季少儿"迎春杯"游泳比赛运动员技术犯规进行调查,发现运动员技术犯规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小年龄组、混合泳项目及转身技术方面犯规人数尤为突出.文章通过统计对游泳比赛中常见的犯规动作进行深层分析,让基层教练员在对运动员技术规范化训练中更有目的性与针对性,同时也希望广大教练与运动员对游泳比赛技术犯规给以高度重视,从而为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发挥正常水平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