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道德价值取向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道德价值取向的"整体性"沿袭,道德价值取向的"内在性"重建,道德价值取向的"人本性"回归,道德价值取向的"共识性"重申。综观上述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下特点:在个人道德层面,从适应性道德到发展性道德,是"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对弈;在社会道德层面,从强调私德到关注公德,体现差序伦理与公共伦理的转换脉络;在国家道德层面,从忠于国家到任当世界,反映从保守到开放的气质流变。课程中道德思想的超越表现在三个层面:跨越以天为本的道德本体,超越传统道德价值取向,升华传统道德规范内容。  相似文献   

2.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从工具性价值取向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变迁进行历史考察,工具性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为:过于强化人的"工具性",弱化人的"目的性";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特征;压抑个性发展,缺少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以人为本实践活动中,要克服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局限,始终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历史溯源看,"立德树人"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寻根、继承和弘扬;从实践反思看,"立德树人"是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自觉扬弃,"立德树人"重塑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的人才培养基本逻辑,是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及其在信息时代人文价值更加彰显;从价值引领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历史地看 ,2 0世纪前后国人对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这一演变的路径如下 :即从负向价值取向到正向价值取向 ,从物质层面的价值取向到思想层面的价值取向 ,从单一维度的价值取向到多元维度的价值取向 ,从社会救亡的价值取向到个人生活的价值取向。从否定科学教育的负向价值取向到认同科学教育的正向价值取向。 19世纪中叶以后 ,西方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被逐渐引入中国。以坚船利炮为前导的西方文明 ,首先以“器”和“技”的形态呈现于晚清士大夫的眼前。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的理解先从“器”和“技”层面开始。…  相似文献   

5.
如何把握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关系到其得失与成败 ,是一个需要探讨、摸索和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所谓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是指主体 (师生 )在该活动中的价值倾向、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本文拟提出如下价值取向并进行探析。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辩证统一从教育的本质看 ,科学教育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 ,培养科学意识和态度 ,发展个人学力的一种技能性教育 ;人文教育主要是传授人文知识 ,培养健康的社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艺术素养、自我认识、完善人格的一种人性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必然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达国家几乎都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教师教育不仅取代了传统的师范教育而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以国家为主导的教师教育制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育模式,以实践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以高效实用为特色的教师教育实习,以质量为本的教师教育品牌建设。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在宏观上,教师教育应由国家主导,统筹规划;在中观上,教师教育应建立"实践取向"的课程门类,把教师的在职学习纳入终身学习体系;在微观上,教师教育应建立高校与中小学联合体,形成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使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术性是大学教师角色的内在品性,但不同教师对角色的认同和选择存在不同价值取向,并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学术人"取向关注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发现和创新,"教学学术人"关注青年教师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创新与传播。两种取向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和现实问题。现代新型"学术观"成为两种价值取向整合的基点,也成为平衡"专业学术人"和"教学学术人"张力的逻辑归旨。因此,把握大学青年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构建公平的青年教师学术职业评价制度,强化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的衔接,完善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体系等,是重构大学青年教师"学术人"角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前终身教育已经由最初的"思潮"或"理念"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实践或社会运动;鉴于各国国情,这种实践或运动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局面;各国有不同的终身教育模式;并在终身教育价值取向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随着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一概念渐有被终身学习所取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学习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价值取向,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抓手。本文从理论及实践层面就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做了初步阐述。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瓶颈,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社会"的挑战与高等教育的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社会"是一种表达终身学习理念的社会形态.较之传统型社会形态,"学习型社会"在知识、学习、学习者、时间、空间等内涵特征方面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种变化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挑战.而高等教育对学习型社会具有正反双重价值影响,应从办学理念与机制两方面做出理性的应答:从理论层面看,应明确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从实践层面看,应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实施现代学徒制是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与现代学徒制有一定联系。从价值层面上看,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现代学徒制的提出都是为了适应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从教育目标和方法上看,杜威强调主动作业,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而现代学徒制也是强调在工作情境下学习,以使学徒习得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所必要的知识及技能;从特点上看,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现代学徒制都强调与真实工作情景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实践取向: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践取向的教师知识观强调教师实践性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师教育观上主张在实践场景下,创设学习共同体,帮助未来教师形成和发展实践性知识。本研究基于实践性知识的性质、内容、来源及获得途径,以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为例,重建职前教师教育模式——"理论-实践交融"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交融。在理论-实践共同体中,未来教师的理论学习与"主题见习"结合,真实情景下的学习而理论总是"在场"。  相似文献   

13.
申洁 《物理教师》2015,36(2):33-35
开展以"物理小制作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是科学课程教学理念的直观表达,从实践层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朴素教学理念,从教学价值层面折射出"创新源于实践"的科学教育情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中美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实施"城乡、地区不均衡发展和精英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二是追求教育公平的政策价值取向。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以"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为基相标指向时期、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价值导向时期和以"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质量相扶相携"为基本价值追求三个重要发展时期。通过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可知,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构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最终责任的体制机制,必须建立权威、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课程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价值主体维度看,课程价值存在社会与学生两种取向,导致这种二元对立的因素有:教育价值选择、教育事实、社会更替。缺乏人性是现代课程价值取向的隐忧,应采用优化思想促使课程价值取向在不同层面上找到人性与科学的不同结合点,力保学生从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弘扬教育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是一种以中小学为基地,把教育实践作为主渠道,高校与中小学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培训任务的培训模式。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所倡导的教育实践是"反思型实践",中小学教师作为反思型实践者,在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聊城大学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将实践取向的教师培训总结成"六阶段模式",丰富了教师培训理论,促进了区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考改革取向影响着高考改革的预期目标和改革政策的制定。在理念层面,高考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取向、公平至上的价值取向和稳中求进的过程取向;在制度设计层面,高考模式的改革应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取向,招录制度的改革应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取向。高考改革五个方面的取向之间是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其中"公平至上"是前提,"以人为本"是目的,"稳中求进"是方法,"统分结合"是手段,"刚柔相济"是策略。五个方面必须同时兼顾,才能相得益彰,最终将高考改革导入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8.
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1]能否作出理性并合乎逻辑程序的决策,是组织活动或个人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育领域,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同样有赖于科学的教育决策,尤其是以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的科学教育决策。从实践层面看,教育领域内的任何理性决策行为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的。也就是说,价值判断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决策取向的不同,并最终导致教育决策具体行为的差异。一、效率优先——教育决策取向的特定历史性从现实的视野看,效率优先取向主要表现为政…  相似文献   

19.
受理智取向培养思路的影响,人们往往对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仅仅作"技术层面"的认识。但是,随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现",人们对教育实践意蕴的理解也发生了从"技术性实践"到"反思性实践"的深刻转型。我们应该坚持教育实践的核心价值地位,以反思性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推动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建立"实践取向"的理论教学模式,整合专业技能与教育理论学习,努力实现见、实习活动的课程化,提升教育实践课程的"反思性"品质,培养适应教育职场需要的专业化教师。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无不体现出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社区教育价值由传统实现"个人理想"的教育实验,发展为"国家宏观"需要,再转变为"国家"与"个人"双重追求,体现出社区教育在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社区教育在当前价值取向指引下,其制度应当从供给、需求和效度三者进行维度构建,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发展的"宽度""长度""美度""效度",促进社区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