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婧 《大理文化》2012,(11):48-51
人总有一处一直想去而一直没去的地方,若是时间隔得很久了,便可称之为梦想。我总有很多想要去的地方,对我来讲,湘西的凤凰便是其中一处。我是一个在湖南求学的白族学子,是大学文学课让我重新认识了自称为"乡下人"的文坛巨匠沈从文先生以及他笔下那个动人而美丽的湘西凤凰,许多年前第一次读《边城》时,就已经被触动,随着阅读的增加,渐渐地被他笔下的湘西所吸引,似乎走进了他的作品深处,对于我而言,凤凰是沈从文的凤凰,深深地流淌在他的血液里。凤凰在很多的人心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假期里,我和朋友相约到剑川县与丽江交界处的老君山风景区游览.   汽车沿着一条便道进入山谷,我倚在车窗观赏着路边的景色.……  相似文献   

3.
岳力 《世界文化》2008,(1):39-40
北方深秋的午夜,从友人家里出来.风吹在脸上。女人的腿,晃动在银晃晃的路灯下.她们用手勾住男人.像叼着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我内心空落,我丢失了一样东西,那是我自己……我把自己丢了。回到寓所.拧亮了灯,迫不及待地拿出卡尔维诺的书——《寒冬夜行人》,读了几行,我就被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气息征服了。老卡似乎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前面的某个地方.等我已经很久很久了,他的小说,不像小说,更像是一个老朋友的来信。  相似文献   

4.
正正午的凤羽正被高原上的流云笼罩着,我闻到了浓烈的野蔷薇的香气,从初春里暖暖的阳光里淌过来,它让我在幽静的村落里的游走,成为一个没有人注意的魂灵。这时候,我早已微醉了。凤羽,一个典雅的村落的名字,当我以一个诗人的身份,悄无声息地走进去,我遇见了太多让我因陶醉而激动的事物。在阳光里,我沉静的面孔,遮住了我的内心,只有我自己知道,此时,我是以一种怎样的身姿,如同一粒风中的尘砂,飘荡在凤羽的幽深而狭长的巷道里,用自己的灵魂去抚摸这个古老的小镇。  相似文献   

5.
冬天的风吹到哪儿都是刺骨的冷。正午时分,当我出差乘坐的列车缓缓到达这个名叫“紫霞”的小站时,尽管车厢里沉闷依旧,却仍然没有人打开车窗换换空气。我的目光透过厚厚的车窗倦怠地打量着外面。看起来,这是一个很荒僻的小城。  相似文献   

6.
重游一座城     
正引子在一个风大的城市生活,必然会习惯顶着凌乱的头发,如风一样的女子疾步在街市巷道,虽然也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在其中。但因为对所居住的城市有熟悉感,加之生活的平凡与重复,让我很难去注意其中的新意,每天重复的工作生活使我更想生活在别处,思想在远方。不过,一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所生活的地方。我陪表妹重游大理,相比第一次她更从容,而我也全程陪同,记录下了这个城市的游记,也让我重新体会了旅游的意义。早在多年以前,生活在北方寒冷城市的她就一心向往着南方的春暖花开,从每一年我们的照片里她看到的是南  相似文献   

7.
时代变迁,语言也在一天天经历着演变。人们关注的目光总是集中于层出不穷的新词汇,却往往忽略刻有历史印记的老说法。仔细想想,每当我们坐在车上,请别人把车窗"摇"下来(wind up the window)的时候,其实是让对方简单地按动一下电子按钮而已。今天的汽车里,电控车窗早已经替代了曾经的手动摇柄;然而把玻璃  相似文献   

8.
云上的王国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我们叫作希腊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个民族,这个民族里的男子都很勇敢,妇女非常美丽。他们认为自己的家乡是世界上最好最美的地方;而当他们眺望日落、月出以及其它一些大自然向他们展现的美最时,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敬畏和惊异。  相似文献   

9.
如果你是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或是在美国任何一个其他机场寻找飞往迈阿密的航班,那么好啦,只要听到西班牙语的广播声,寻着广播的源头,那一定就是飞往迈阿密的航班。那年冬天,我就是这样上了去往迈阿密的飞机。车行在迈阿密的大街上,车窗外,棕榈树、椰子树,树影婆娑,装点出迈阿密城市的轮廓线,让我的相机疑惑这里不是美国,而是来到了加勒比的一个什么地方。公共汽车上一位哥伦比亚人认出了自己的乡党,隔着老远,他冲着他的乡党打招呼,他很激动。其实他没必要那么激动,他的乡党就没那么激动,因为他的乡党知道,这里有很多与他们一样的哥伦比亚乡…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笔记     
郝岚 《世界文化》2013,(10):38-41
在键盘上敲下关于土耳其的第一个字符之前,我从那里刚刚回来不久,她的样子却已经在我心里反复设想和描绘了很多年。开端相信吗?土耳其名列我儿时出境漫游梦想的第一个。当我在恰那卡莱的车上与一位澳大利亚的女士说起这事时,她瞪着眼睛说,这真不平常,她的第一个梦想是去巴黎。是啊,谁不想去巴黎呢?在我人生必去的几个地方名单之上,巴黎当然名列其中,可是排不进Top5。为什么是土耳其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坦白说,这像很多孩子的梦想一样,没有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说出来或许还会让你觉得"无厘头"。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或者80年代初,中国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我们所住的那个小镇,父母任职学校的家属宿舍属于一个叫做"幸福队"的地方。大体说,在那个地方度过童  相似文献   

11.
施新弟 《大理文化》2021,(11):92-94
杜鹃花开的时候,很想去罗坪山看杜鹃花,一坡坡、一箐箐映满天际.从山脚到山顶,一路穿行在罗坪山莽莽林海,相伴而行的都是火红或粉白的杜鹃花.路边、沟畔、坡上,一丛丛,一簇簇,怒放枝头,灿若朝霞,写就罗坪山的诗情画意.诚然,我第一次置身杜鹃花铺就的茫茫林海,心都醉了. 罗坪山处于洱源西部,与大多数行者一样,我这次到罗坪山是为找"山"而来.至于杜鹃花,相遇确实是意外收获.没想到,大片大片杜鹃花把诗意种在了罗坪山上.可谓"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情不自禁,诗意里彰显的是罗坪山杜鹃花的美艳,更让我想起了旖旎洱海之源的风光,想起了被誉为白族舞蹈的"活化石"的西山"里格歌",想起了"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和"歌舞之乡"等美称的地方,多么让人向往和着迷.  相似文献   

12.
青海,一个从前只能在地理课和地图上接触的地方;现在,我和我的相机就在她的土地上了。踏上青海的土地,我的相机得知了青海的颜色是如此的丰富,绵延在山坡上的绿和黄如同织毯,如同喇嘛创作的唐卡画。精美的唐卡画悬挂在塔尔寺的每一座大殿里。有朝拜者一步一伏地,他们虔诚和执著的方向正是塔尔寺,他们的虔诚和执著让我对人类能够拥有如此充实的信仰而肃然起敬。塔尔寺里还有三三两两的小喇嘛穿行在大大小小的寺庙间,他们的身影让我看到了塔尔寺上空中飘浮着的纯洁的云。我举起相机,对准一个正在一辆拖拉机上玩耍的小喇嘛,可小喇嘛的反应比快…  相似文献   

13.
我第一次到祥云县城是在16岁。那年的一个夏日,我口袋里揣着卖鸡毛得的二块六角钱,跟舅父一起到县城新华书店买书。舅父是给当时正在读初中的表弟买中考辅导资料,我则准备买几本文学书,让自己也成为有书一族。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一个以"城"命名的地方。现在回忆起来,对那次进城记忆最深刻的,居然不是突然展现在一个乡下少年面前的城市景观,也不是一个少年乡巴佬初入城市面对大街小巷熙攘  相似文献   

14.
常虹 《大理文化》2013,(5):48-49
绿海深深 在来到这个地方之前.我从未想到我会爱上这里。普洱。 从家乡大理州漾濞县出发。沿着绵延上百公里的山脉,汽车一直在山中跌宕穿行。看着车窗外转瞬即逝的风景,我的心情渐渐低靡。朋友却在此时发来短信:“我已到达海南,一切都好。勿挂!”我微笑,然后删除了短信。  相似文献   

15.
那个鸟人     
刘绍良 《大理文化》2011,(12):44-46
我在离人群很远的地方生活着。尽管离最近的村子也有两公里多的路程,但总不断有与我有关或者无关的消息传来。这些消息让我知道着外面的世界,而我又习惯地排斥着外面的世界。今天,我的房间里已亮起了电灯,电视机却在另一间房里闲  相似文献   

16.
我和小敏相识的那一年,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极其漫长的雨季。在那一年的雨季里,我们生活的城市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巨大的花斑蛇,它总是突然地出现在人们不设防的视线里,然后又迅速地消失,它引发了一个老人的心脏病,导致一个中年妇女神志不清,还让两个少女患上了暂时性  相似文献   

17.
马厂看花     
到鹤庆马厂看花,缘于对马厂洋芋花的一个约定。经过一冬,美丽的洋芋花在我漫长的等待中开放了。天空飘着零星的细雨,一丝凉风带着毛毛细雨从车窗挤进来带着我们向马厂出发了。  相似文献   

18.
王彬 《世界文化》2007,(11):25-26
“整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座大花园。”当电影在Sarah Brightman吟唱的Winter Light这样的天籁之音中结束时,女主角玛丽的这句话简约的总结了整部电影的内涵。作为十多年前拍摄的儿童电影,美国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让大人小孩都能被感动的经典。很久很久没有看过这样让人一会儿安静流泪、一会儿又欢欣鼓舞的电影了。  相似文献   

19.
郑文 《世界文化》2005,(5):11-11
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来自何处,我们将走向何处。——David M ocullough冬季的一个早晨,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大学里,在该校有名的常青藤社团,我和25名历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术讲座,窗外雪花轻舞。这些学生代表了历史系的骄傲,是被公认为最优秀的学生。“你们中有几个人知道乔治·马歇尔是谁?”我问道。没有人知道,甚至连一个人也没有。在中西部一所有名的大学里,一个女生说她来听我的讲座后非常高兴。因为直到那时,她才能清楚最初的北美13个殖民地都位于美国东部沿海。这是一个大学生以很认真的口气对我说的话!我们,我们美国人是谁?我们是怎样来…  相似文献   

20.
刘放 《大理文化》2013,(10):80-82
去年11月中旬,在云南大理待了两天时间。但就是这短暂的两天时间里所见所闻,也让人目迷五彩、耳缭七音,惊喜得仿佛一个因激动而语无伦次者,处处可落笔却又不知先写哪处好。过去的两周时间里,我的心一直还沉浸在云贵高原,那片彩云之南的地方,那片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那片电影《五朵金花》诞生的地方,那片"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的地方,那片"有心摘花莫怕刺哎有心唱歌莫多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