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典诗文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想象图画美;巧妙分析诗歌,领略诗歌的情感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人文美,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2.
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注重"体验",鼓励发散"想象",教会学生"吟诵",使学生体会到诗歌之美、学习诗歌之趣。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诗歌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章围绕加强朗读,体验情感熏陶美;动笔绘图,感受诗歌描绘美;陶冶情操,享受诗歌意境美;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欣赏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重视诵读,发挥想象,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学习抓住鉴赏诗歌的切入点,步步深入鉴赏诗美。3.体会作品深广的主题,感受诗歌的"中国味"。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抓好切入点,鉴赏诗美。教学难点作品主题的深入探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步骤及内容  相似文献   

5.
诗歌的创作、鉴赏离不开想象,诗歌的教学也离不开想象。在诗歌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诗歌中的人物、景物、场面等描写化为头脑中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意蕴和真谛,体会诗歌之美。可通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想象诗歌内外诗人的形象,想象诗句的未言之意,领略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四年级上册20课<古诗两首>时,我确定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欣赏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其鉴赏主动性;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开拓想象,捕捉形象进行练笔;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添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张清  胡彬 《四川教育》2023,(10):47-48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代讲、少讲多品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生趣,感知音韵美;沉浸想象,体会情境美;运用联想,体会人情美;读画结合,品味语言美”。这样,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就能在朗读中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钱美菊 《考试周刊》2014,(61):37-38
现代诗歌以唯美著称,这种美正是学生应揣摩探究的内容,初中语文现代诗词教学应该以这些美为核心展开探究。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诗歌理性教学倾向严重,枯燥的品析严重影响了现代诗歌的美感。本文试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想象和反复吟诵,及时写作等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现代诗歌之美,从而更有兴致体会诗歌的深层情感。  相似文献   

10.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题材,语言凝练含蓄,意蕴丰富。高中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中翱翔,从而在掌握诗歌鉴赏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对我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至关重要,而诗歌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突破口。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反复吟诵,体味语言美;二.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三.分析意象,体会诗歌内涵;四.运用多媒体,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五.发挥想象,主动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因此,在教学四年级上册20课&lt;古诗两首&gt;时,我确定古诗教学的重点是: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想象诗歌所描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园地。发挥诗歌教学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应重视诵读, 感受音乐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想象,感受形象美,陶冶学生情操;重视思考,领悟意蕴美,培养学生审美 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诗歌朗读的习惯与能力,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分专题收集整理信启.和积累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将抽象情感具体化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林光云 《广西教育》2014,(5):100-100
正诗歌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该学会赏析诗歌作品,体会诗歌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学生觉得诗歌赏析高深莫测,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借助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赏析诗歌时披文入情,尽赏其妙,更好地感受诗歌的内涵。那么,在诗歌赏析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呢?一、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  相似文献   

16.
儿童诗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新奇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独特的构思等特点。儿童诗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节之美、想象画面之美、品赏意境之美、呈现构思之美。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增加语言积累,学习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7.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为此,应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音乐美;仔细推敲,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展开想象,感受诗歌的画面美;把握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美;探求意蕴,理解诗歌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可是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却往往仅局限于对主题、思想内容的分析和对字词的解释,忽略了以想象为重点的艺术分析。现行中学课本在《谈谈诗歌》一文中,也忽视了诗歌这个突出特点,更是不应有的疏漏。我们认为,惟有结合诗歌本身的艺术特点进行诗歌教学,才能其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本文仅就自己近年来的诗歌教学和写作体会,谈谈诗歌的想象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美学角度看。诗歌的艺术美具体表现在语言美、音乐美和意境美三个方面。诗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诗歌语言的学习,深入领悟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感受到诗歌艺术美,从而感悟我国文学艺术丰厚的文化和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生活的情感,形成表现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竭尽全力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这种艺术美。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愉快的感动。增添了无限的勇气(高尔基语)。”在诗歌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能否完.成上述任务.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拽们语文教师在诗歌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艺术桥梁.在诗歌教学中以美学角度去设计教学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诗歌艺术美的熏陶和教益.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相似文献   

20.
韩召贵 《语文天地》2014,(33):39-40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蕴含丰富。学习古诗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以及文化熏陶有重要作用。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古诗还具有音乐美、建筑美与图画美,这需要我们在解析古诗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歌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何根据诗歌内容还原生活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