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语主流媒体传播效果的调查数据初步探究了新疆维吾尔族受众的网络媒介依赖情况。研究发现,受众与网络媒介已经建立起依赖关系,他们通过使用网络媒介满足需求,与此同时,他们受到网络媒介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会在认知和感情等方面受到影响。对于及时报道热点事件的网络媒介,受众会给予较高的注意力。目前网络媒介对他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民生方面。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网络媒介相对于传统网络媒介发生了“空间转移”和“信息转移”的转向与变化,媒介和信息的变化使得大数据背景下传播学的“涵化理论”等经典命题发生了重构。传统涵化理论是单向的、线性的,认为受众在媒介长期影响下形成社会认知模式和社会行为方式。大数据背景下,受众的行为、个性、爱好都受到搜索引擎和企业的追踪,推送式的信息成为网民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媒介根据受众的个体认知模式制造个性定制信息,受众涵化了媒介内容和媒介传播的方式;而媒介推送的信息又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受众的原有认知模式,媒介又涵化着受众;整个互动过程中,受众受到原有自我认知模式的不断涵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 《当代传播》2006,(5):109-110
网络媒介的崛起,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受众在网络面前获得了空前的自主权。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也起着较大的作用,互联网络中的受众仍然会受到“把关人”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信息控制。  相似文献   

4.
当今,网络媒体传播有关名人的虚假信息早已是屡见不鲜,而名人"被死亡"尤其严重。网络媒介、普通受众在事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样对待类似事件的发生?本文从网络传播特性、网络媒介责任、受众等几方面探讨了此类传播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慧琼 《新闻界》2005,(2):43-44,51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网络媒介的受众是主动的,而传统媒介的受众是无自主性的接受媒介强塞给他们的信息。网络用户在搜寻信息、发布信息上不同于传统媒介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介在大众传播时代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青少年的影响引人注意。据调查发现,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呈现自有的特点,尤其表现在对网络媒介的信任和依赖上,值得关注。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关于网络的媒介素养水平有必要,对此,需家庭、学校及维吾尔语主流媒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发挥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扩大了信息鸿沟,尤其是在网络媒介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其文化传播现状亟待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恩施地区民族受众对网络媒介的使用非常有限,对信息的使用形式单一,整体媒介素养水平较低,大大影响了民族文化传播效果。为增强这一效果,本文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品牌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改变当前该地区民族文化传播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海 《新闻传播》2006,(10):62-62
网络这一新型媒介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大众传媒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但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同传统媒介一样,网络传播者也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受众仍然会受到把关人的信息控制。 在网络媒介中,受众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发送者,这种双重身份的角色使受众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实现。对于网络受众而言,反馈信息易如反掌,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公告板等方便快捷,可以畅所欲言,而且传递及时。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介和手机媒介广泛的开放性和深度的参与性、传播的交互性和方式的多样性、空间的全球性和时间的无限性,充分满足了受众知识信息的需求,它对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的影响日益显现,我们决不可忽视。图书馆人应该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以新媒介为平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搭建图书馆实时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图书馆在网络媒介与手机媒介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的策略,进而达到知识信息社会化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0):45-49
在政治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实现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信息存在各种陷阱,新媒介文化的侵扰以及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都会构成受众对政治文化的接收困境,这也日益凸显出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在媒介时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梁虹 《青年记者》2016,(33):14-15
互联网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改写了传统大众媒体的定义,并使参与式文化成为互联网技术催生的新的大众文化形态。亨利·詹金斯认为,网络媒介技术已经使得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到新内容的创作和传播中来,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12.
王玲玲 《新闻世界》2011,(8):131-133
本文从网络媒介在催化"犀利哥"事件中所采用的语言表现手段、网络媒介的技术支持以及网络受众的猎奇审丑心态等来揭示网络在该事件中所产生的催化效果,进而辩证地反思网络媒介在"犀利哥"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网络负面效应的简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周敏 《视听界》2014,(1):41-4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的传媒生态:网络媒体给大众传播模式带来的变化;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不同信息媒介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以及网络在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敏 《出版广角》2016,(14):6-8
本研究尝试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网络媒体给大众传播模式带来的变化;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不同信息媒介的态度,以及由此决定的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介的使用,以及网络在媒体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媒介的受众调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冰  陈英 《现代传播》2002,(3):108-113
传统媒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对受众的调查研究方法 ,这套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已经在理论界和业界获得了广泛认可。相比之下 ,对网络媒介的受众调查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由于网络传播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传播模式 ,传统的受众调查研究方法大部分不再适用于网络受众 ,在实践中 ,网络媒介和相关调查机构正在使用一些迥异于传统的新方法 ,它们有哪些种类 ,它们新在哪里 ,它们的科学性、准确性如何 ,它们会给媒介、受众、甚至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正是我们亟待了解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使用网络媒介来了解世界、沟通信息的社会群体逐渐增大。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网络世代的兴起,改变了外宣领域的受众结构。网络世代逐渐成为外宣的主体受众,网络也逐渐成为外宣的主要渠道。如果中国网络外宣力量薄弱、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对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文化软实力都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网络媒介、手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介之间为了争夺受众群展开了激烈的交战.网络媒介以其自身的时效性、内容全面性、互动性等特点,在媒介市场中的份量日益加重,成为报纸发展的巨大挑战.开设电子版报纸,增加深入报道,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树立品牌意识,创新发行方式,提高广告的真实性、实用性等渠道能够有效的帮助报纸增加发行量,提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网络媒介使受众在媒介接近权的实现上有重大突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网络媒介接近权的实践过程又受到诸多限制,呈现出复杂的负面现象.由于媒介接近权与媒介公共性之间的密切关系,网络媒介接近权的现状深刻影响着媒介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介使受众在媒介接近权的实现上有重大突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网络媒介接近权的实践过程又受到诸多限制,呈现出复杂的负面现象。由于媒介接近权与媒介公共性之间的密切关系,网络媒介接近权的现状深刻影响着媒介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一场信息传播业的革命,使在新闻传播领域里业已形成的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之势,受到新兴的“第四媒体”网络新闻的严峻挑战.网络媒介可以实现“信息源、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三位一体,从而使得新闻信息来源更加丰富,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信息覆盖面积更加宽广.因特网减少了传播的中间环节,增强了受众选择新闻的自主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发布机关(传统意义的第一、第二、第三媒体)——传播媒体用户——最终受众”之间的分层传播关系,同时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这直接导致对网络媒体的引导与控制工作将更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