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是社会的重要管理机关,是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事务的主导者。建设诚信社会,首先必须建设好诚信政府,因为,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对社会诚信起着示范、引导等重要作用。政府诚信降损,是造成社会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政府行为不当是社会整体尤其是企业信用失范的深层次原因。要改善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诚信环境,政府诚信建设应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2.
政府能力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政府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致力于经济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来说,政府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政府行为的有效性(政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经济现代化的成败。当前中国政府能力还不能适应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改进政府成员的素质,以提高自身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安排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具有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特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和转变政府职能有着本质上的内在统一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并进行体制创新,为社会经济腾飞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华蕊 《华章》2007,(6):3-3
政府为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在执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多地借助经济手段,或以普通经济人的身份直接参加到经济活动中去;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和政府官员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会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并影响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所有这些都说明政府的经济行为对政府信用的重要影响,政府商业信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信用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无论是政府与社会,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都发生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政府以及行政人员在工作中廉洁高效的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石,诚信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如商业信用、司法信用及政府信用等。政府作为社会诚信的核心部分,是否诚信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形象。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人们认为这些都是政府没有管好的表现,政府公信力受到很大损害,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也受到很大程度的侵蚀,因此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调整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政府改革的重要方面。社会中介组织作为两者的“中介”,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水平,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增强政府的能力和效能,另一方面可以强化社会的自我管理,使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强政府"是指在矛盾极为尖锐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动员和组织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及具有较高治理能力的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能力的有效性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强政府"则成为各国的普遍诉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再定位,而"强政府"模式则是我国政府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转型经济研究为分析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变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两个基本变量,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都受制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体制性约束。1978年以来由计划向市场的经济转型既是政府治理变革的后果,又构成后者最根本的驱动力。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应适时地调整治理理念,协调合法性与合理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构有效政府,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政府治理也面临一系列体制性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10.
转型经济研究为分析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经济转型与政府治理变革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两个基本变量。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都受制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体制性约束。1978年以来由计划向市场的经济转型既是政府治理变革的后果.又构成后者最根本的驱动力。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政府应适时地调整治理理念,协调合法性与合理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构有效政府,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政府治理也面临一系列体制性约束因素。  相似文献   

11.
教育语境中的“政府悖论”——兼论大学自治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高校和政府的关系始终是一个社会的核心问题,一方面大学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又成为大学自治中的绊脚石,即"政府悖论".因此,合理界定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权力关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顺利与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不是不要政府的经济,而是要规范政府的行为,强化政府责任的契约型经济;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是国家、民族立于世界之林的支点,是现代信用文明的基石。提高政府信用的等级,关键在于建立契约行政,完善责任政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迁,如何认识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发展阶段的特点,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为我们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积累了哪成功经验,又积聚了哪些社会风险.地方政府从扮演致力于经济增长的"第一行动集团"又该向何种角色转变,才能更好的应对风险,为新一轮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形成出发,探讨现有的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哪些风险,引发了哪些社会不满和冲突.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一直是影响大学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与政府间的经济关系是大学和政府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动机,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双方拥有的不同经济资源进行选择、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教育与社会资源交换,进而形成大学社会总价值产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政府能力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政府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致力于经济现代化的中国社会来说,政府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政府行为的有效性(政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经济现代化的成败.当前中国政府能力还不能适应经济现代化的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观念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改进政府成员的素质,以提高自身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领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中尤为突出,成为继金融风险之后又一令人倍加关注的问题.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透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威胁,使得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尤显迫切,从中长期来看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不失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东伟 《华章》2007,(10):41-42
民乃国之本,民生问题是国家的基本政治问题.从政治的角度看,民生问题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不能只停留在社会,经济层面,应从政府改革入手,转变行政观念,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重视基层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入世"与政府信用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主要取决于企业,个人和政府行为。通常,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行为要求比较明确,而对政府行为的信用要求却比较含糊。政府行为主要体现在其经济职能上,包括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两方面。当政府按其职能介入经济活动中,其管理等行为也与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一样,存在着信用的规范问题。随着我国入世,对政府信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有效地规范政府行为,是保证市场信用秩序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而公共性是政府的最重要形式特征。社会主义政府的公共性集中体现在政府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努力构建稳定与和谐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对我国当前政府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启示,就是必须把我国政府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建设成为"责任型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建设成为"法治型政府",推进我国政府的民主化建设三方面重塑我国政府的公共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能力刍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和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调整,地方政府能力状况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深化地方政府能力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在论述深化地方政府能力研究之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并对影响地方政府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