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联差动保护是比较被保护设备各侧电流的相位和数值的大小。由于被保护设备两侧额定电流不相同,并且各侧的相位通常也不相等,所以,为了保证保护装置正确动作,需要适当进行各相的补偿,使得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时差动电流小于启动值,从而不动作。通过做南瑞继保RCS9679C/RCS978GC变压器保护、RCS9647C电抗器保护装置实验,对其相角进行研究,加强对差动保护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差动保护是电缆线路的主保护,测量电流相位和大小的互感器安装在电缆两侧。在电缆线路投运之前需要对保护装置进行验收,其中校验电流互感器绕组的极性是否安装正确是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而采用常规通流试验的方法对极性进行校验时,由于设备容量的限制难以准确测出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测量电缆两侧变压器各相励磁涌流的相位和大小,由此分析出差动保护的极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线路保护依赖电流电压量工作,电流电压量都是交流量,其有幅值和相位特征,幅值靠变比和接线来保证,相位靠极性来保证。在现场,要做到这两项保证可不容易,它需要设计、安装、调试人员的一丝不差,稍有疏忽,就会失误,最后,只有靠带负荷测试来把关。该文针对线路保护在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结合保护原理,提出了带负荷测试的内容及分析、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新兵 《内江科技》2010,31(7):104-105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通过测量保护装置处的电压与电流,从而得到测量阻抗,根据测量阻抗与整定值相比较从而确定故障位置。本文基于SST51单片机对距离保护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在线路发生故障时,高压线路保护选相元件出错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选相方法。就是当发生系统的单项故障的时候,三个相间故障弧光电压的计算值都不会低于相间短路时候的弧光电压特点,结合突变量进行选相、序分量选相利用相间故障弧光电压的计算结果对选相结果进行检测,从而能够达到选相的目的。解决了线路保护中的当出现单项故障时,误跳三相的问题。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等特点,不会受到分支洗漱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2)
风电作为一种新能源接入电网的容量越来越大,并且有着不同于常规电源的故障特性,这对于传统继电保护元件有较大的影响。其不同于传统电源之处主要体现在弱电源、正负序阻抗不同以及电力电子装置产生的谐波等三个方面。这对基于电流突变量的故障选相元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双馈式风电场故障序阻抗特征,提出利用负序补偿电流改进单相选相元件的策略。通过分析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特点,采用了故障相电流突变量与非故障相电流突变量之差的比值进行选相的方法,提高了风电侧选相的灵敏度。本文研究问题提高了电流突变量选相元件面临风电的适应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搭建模型并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把被保护区域看成一个节点,利用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向量和的模值与整定值的关系来判断区内或区外故障。但是对于变压器而言,由于各侧电压不等,且接线方式种9类较多,所以在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向量之和并不等于零,因此变压器差动保护并不是简单的取两侧电流的向量和,两侧电流存在相位和幅值的折算问题。  相似文献   

8.
实现了一种基于DSP Builder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设计方法。利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产生频率、相位、幅值可控的三角载波和正弦调制波,经比较器比较,输出状态在波形交点时刻自动翻转,产生SPWM波形实现对相应开关器件通断的控制。该方法在避免编写复杂硬件编程语言的同时,经过行为、功能和时序三级仿真,提高了设计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生成的SPWM波形可以灵活实现对频率、相位、幅值的调整,且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故障选相元件是超高速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选相元件的研究现状出发,重点研究了小波变换的概念及在行波故障中的应用,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出了行波。研究一种改进判据,即用线路中有无零模分量判断是否发生接地短路;对接地故障,用各线模分量间的关系来进行选相,不再考虑零模分量的大小,消除零模在传输过程中的畸变对选相的影响,解决接地故障时的误选相问题。大量的MATLAB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优越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3)
本文基于传输线理论,利用傅里叶变换推导出了电缆上雷电电压、电流的频域表达式,再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中电缆上雷电流的变化规律,由结果得出:雷击电缆连接端时,雷电电压波形同雷电流波形相似,在电缆的每个位置上都有一个相应的雷电流、电压波形,且都是先上升到最大值后,再下降到最小值;在电缆上不同位置,雷电流幅值、电压幅值和衰减速度均不同;不同终端负载阻抗的电缆,随着终端负载阻抗的增大,雷电流衰减加快。  相似文献   

11.
将发电机失磁保护曲线、低励限制曲线、静态稳定曲线反演至阻抗平面,可清晰得到保护定值之间的配合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保证发电机在进相状态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110kV的电力系统中,交压器的中性点是采用非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变压器中性点保护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将避雷器和保护间隙并联起来,间隙保护主要作用于工频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面避雷器则主要动作于雷电过电压.工频过电压相对于冒电过电压的作用时间长而幅值较小,应用这一特点,我们提出了保护问隙和避冒器的伏秒特性的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利用PSD采集振动信号,并通过坐标公式得到振动幅值。通过全相位FFT对振动的幅值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由频谱图分析判断,监测目标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FFT的高精度改进频率测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信号中含有谐波,不含谐波以及谐波含量变化时,使用FFT算法测量频率时有显著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加窗以及采用插值修正可以改善计算谐波频率、相位和幅值的准确度,易于硬件实现,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实时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选发选收模式的OLP光纤保护系统具有切换时间较快,插入损耗较小等优点,对于SDH、DWDM等光传输系统来说都是有效可靠的保护方案,可以大幅提高光网络抗阻断能力与恢复能力。文章研究选发选收模式的OLP系统的原理、组成、指标参数及实际应用下的问题,并提出了其设计的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刘振善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0):220-220,221
RC桥式振荡器是低频(1Hz~1MHz)信号发生器和产品振动试验设备中重要而广泛应用的信号源。探讨起振电压的物理过程,分析RC串并联选频网络传递特性即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进一步研究了振荡器的幅值条件、相位平衡条件、稳幅电路。利用交流电桥平衡方程的基础理论,建立了RC电桥模型。使电桥输入及输出的不平衡量UKB与放大器有机组合设计出RC桥式振荡器,理论与实践结合调试振荡器及介绍关键点电位的特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FPGA芯片实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并通过ADC9767芯片将函数信号输出,系统采用4.3寸电阻屏设计基于uC/OS II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和uc/GUI图形的人机界面。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信号发生器能够支持方波设定占空比以及设置双通道相对相位,正确产生幅值范围-5V~+5V,频率最高10MHz的正弦波;幅值范围-5V~+5V,频率最高5MHz方波;幅值范围-5V~+5V,频率最高1MHz的三角波,系统的输出函数信号波形无失真现象,达到了系统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对电路分析当中,我们也发现电桥移相电路输出电压箱梁的幅值处于基本不变的状态,相位角的极限变化范围为0—π。也就是说输出电压相量重点的轨迹始终是半圆弧,能够在0—π这一范围之内对输出电压的相位进行充分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母线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母线保护的快速性、可靠性对系统稳定及缩小故障越来越重要。安平变电站的母差用RCS—915型微机保护代替了原来的电流相位比较式保护,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同时,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母差保护双重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燕芬 《今日科苑》2010,(17):29-30
作为一位化学家,他十分重视电化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及相关仪器的研制,首创有用于测定瞬间交流阻抗的选相调辉和选相检波测定法、用于测定超低腐蚀速率的控制电位脉冲技术、用于测定早期局部腐蚀的扫描微电极技术以及建立复制超微复杂三维图形新技术——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