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残障用户服务现状,以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文献调查和电话访谈法,对124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无障碍基础设施、辅助设备、文献信息资源以及残障用户服务网站栏目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对残障用户的服务意识,配备并完善无障碍设施及设备,丰富残障用户适用的馆藏资源,加强图书馆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日本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原本作为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之一的残障读者服务在日本的大学图书馆界已经普遍开展起来.完备的无障碍服务设施与设备、丰富的馆藏资源与便捷的共享网络、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及持续稳定的职员研修,使日本大学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提供的服务日趋完善,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开展残障读者服务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网络调查了香港"教资会"资助下的8所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现状,就其无障碍网页设计、网站残障读者服务导航、残障读者无障碍设施建设及残障读者额外援助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论述了香港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对内地高校图书馆的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美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协会146家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借助无障碍评估工具WAVE对这些馆的网站主页进行测评,逐一开展网站访查和内容分析,统计为残障用户提供服务的情况。调查发现,美国城市公共图书馆网站达到《康复法案》Section 508中规定的信息无障碍标准的比例只有15%,“缺少表单标签”“链接图像缺少替代文本”等是常见错误;55%的图书馆网站主页有残障用户服务信息。我国公共图书馆应重视信息无障碍建设,遵循信息无障碍标准,定期进行审查与维护,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提供残障服务。  相似文献   

5.
徐健晖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9):138-144
[目的/意义] 通过对澳大利亚8所知名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的启示。[方法/过程] 通过网络调查法对8所澳洲高校图书馆残障读者注册制度、网站残障读者服务栏目建设、残障读者服务设施配置、残障读者服务内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高校图书馆应提升残障读者服务意识,搜集残障读者基本信息,加强网站残障读者服务栏目建设,完善残障读者相关辅助服务设施及馆藏资源配置,开展适合残障读者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6.
归纳和总结中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对策.采取工具测评和人工调查两种方式,以中国128家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利用无障碍测评工具WAVE对图书馆网站首页进行测评,并逐一打开图书馆网站统计其为残障用户提供服务的情况.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站的无障碍设计依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日本高校图书馆的残障读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其特色在于:在制度层面,重视残障读者服务政策的制定;在资源层面,残障文献及残障设备的建设较为完善、残障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较高;在服务层面,能针对残障读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我国图书馆借鉴其经验,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残障读者服务政策,建全无障碍设施、设备,加强残障文献资源建设,开展适合残障读者的多元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陆宁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5):68-69,84
回顾了图书馆对残障群体服务的悠久历史,指出图书馆无障碍服务的创新都有着技术进步的影响,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的无障碍服务应该依托网络环境,满足残疾人读者对图书馆服务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图书馆界为残疾人服务之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CNIB盲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代表也是加拿大图书馆界为残疾人服务的中心。加拿大高校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体系和措施的完善也值得我国图书馆界很好的学习。我国图书馆界为残疾人服务水平与加拿大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的国家政策、图书馆的无障碍设施、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的各项措施、各项服务的管理水平以及残疾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据此我国图书馆界应从基础服务、参考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着手提高残疾人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阅读障碍是一种学习障碍和特定的语言障碍,它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为服务包括阅读障碍人群在内的信息获取弱势人群,日本残疾人康复协会于2001年开始多媒体数字无障碍信息系统技术的研发并最终取得了成功。然而,著作权法成为阻碍数字无障碍信息系统更进一步推广的一大樊篱。为此,日本的残疾人组织已经组成了一个委员会来修改著作权法,并且日本图书馆协会也成立了图书馆为残障人士服务委员会,在全日本所有图书馆推进面向残障人士的信息和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国公共图书馆残障服务工作现状及实际服务效果,以安徽省图书馆残障服务为例,从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特征等方面调研该馆的残障服务状况,通过残障用户服务实效访谈对其残障服务实践工作进行评价,发现其存在服务对象界限模糊、无障碍设施有待提高、数字残障服务不足、残障阅览管理缺乏专业人员等问题,并提出拓展残障服务对象、精细残障服务内容、规范无障碍阅读环境与服务设施、推进线上残障服务、设置专门的图书馆残障服务部门和服务人员、加强残障服务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在推进图书馆无障碍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服务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将多媒体应用于图书馆无障碍服务中,有利于调动残障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积极性且方便其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利用多媒体推进无障碍服务的实施措施主要有:开办免费电脑培训班以提高视障人士信息技能;开展有声化OPAC服务;利用辅助器具扩大服务资源;丰富残障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残障人士与健康人之间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与相关机构合作,共建助残平台;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拓展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作为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文化权益的重要机构,为残障群体提供特殊服务是其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文章通过文献调研,从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无障碍技术与无障碍数字图书馆、法律规范五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图书馆残障群体服务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在基础理论、服务标准、技术助力无障碍服务、多元主体合作服务和实证研究等领域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归纳总结北美地区研究图书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和特点,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从提供的协助服务、无障碍设施、软硬件辅助设备、网页无障碍可访问性等方面对北美研究图书馆进行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其特点。[结果/结论] 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完备的图书馆服务政策、增强残疾读者服务意识,加强无障碍网页设计及残疾读者网站栏目建设,完善残疾读者硬件、软件辅助设施及无障碍格式资源,主动搜集残疾读者信息、切实开展残疾读者人性化服务等。  相似文献   

15.
在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信息无障碍服务的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服务的现状,并且从服务意识、政策法规、资源建设、网站建设、个性化及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熹 《图书馆》2014,(3):91-94
文章分析了美国残疾人概况以及残疾人相关法律法规,从图书馆的建筑设施、辅助设备、馆藏资源、个性化服务、图书馆网页方面详细介绍了美国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图书馆无障碍信息服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有责任为残障读者提供服务。文章从残障读者和图书馆两方面入手,分析了目前公共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工作缺失的原因,并从无障碍环境建设、特殊馆藏资源建设、提供多元化服务、建立高素质的服务队伍和加大服务宣传等方面对如何建立高效残障读者服务渠道进行探讨,旨在为公共图书馆加强残障读者服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残疾人福利事业和图书馆事业一向走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前列,日本公共图书馆的残障读者服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服务形式多样,全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残疾人服务的比例也比较高,典型例证有国立国会图书馆“盲人图书、录音图书全国综合目录”、日本图书馆协会残疾人服务委员会、Sapie等。日本公共图书馆残障人士服务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服务细致周全并有表现突出的领导机构,值得我国图书馆界开展残障读者服务借鉴。表2。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服务应体现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为残障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为残障读者服务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残障人士的阅读权益,无障碍阅读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鸟取县图书馆作为日本公共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较早的实践者,它在无障碍阅读服务方面做出的努力得到了业内的肯定。文章通过介绍、分析鸟取县图书馆开展无障碍阅读服务的实践和经验,借鉴其在立法保障、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加强定制特殊阅读资源的能力、扩大社会合作、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优化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无障碍阅读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