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课程结构是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织形式,它构成了课程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和结合方式,从而产生结构有序的课程组织整体.对大学课程系统而言,合理的课程结构是形成课程整体功能,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本文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对象,探讨其大学课程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现状、特点与变革趋势,期望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变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研究型大学一直重视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建设存在管理机构薄弱、课程结构不协调、通选课程领域认识不同、师资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加强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需要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协调课程结构、统一划分通选课程领域、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大学课程是由不同课程要素构成的,课程要素间的组合关系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石.文章以中美研究型大学为案例,对其课程要素的趋同性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是当前国家和高校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必须以课程结构的变革为支撑,换言之,课程结构的变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前提。本文以研究型大学各类"实验班"为例,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的尝试性变革进行梳理,希望能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研究型大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能否正确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也在于其能否吸收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从外在形式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表现出个性化、弹性化、柔性化以及综合化等特征,这些特征集中反映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自由教育原则和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育理念。这些特征和理念对于深化中国研究型大学课程改革,推进学分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科工作者的立场反思当前大学课程结构的问题,指出大学课程结构优化需以知识观为基础,深入分析大学课程结构的要素及其关系,建立知识地图,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的实质结构,建立合理的课程层次,优化课程的形式结构.建立"平台+模块"课程结构实践样态,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实现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型课程,顶峰体验课程自开设以来,就得到了欧美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了顶峰体验课程的内涵和教学目标,并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的顶峰体验课程"ECE480"为例,介绍了顶峰体验课程的教学模式、特点和实际效果。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顶峰体验课程的成功经验对中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固体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学生特点、学科背景差异等因素对传统的研究生固体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在优化课程内容方面,降低起点、突出重点、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将学生自学、课堂讲解和课堂讨论三者有机结合,并运用启发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语言上,实施双语教学,适应国际化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遵循研究型教学理念和语言课程特征,通过任务式、讨论式、情景式、案例式等课堂教学手段与课外研究性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培养批评性思维。首次在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对尝试建构大学英语研究型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质量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型大学本科质量观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从探究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出发,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现、培养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管理观和质量评价观六个方面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质量观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一个有始有终、层次分明的完整课程体系作为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忽视大四阶段的教学,从而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以南京大学为例,对大四阶段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揭示出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大四阶段课堂教学阻力重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困境,在结合南京大学2009年本科“三三制”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现实困境的可行路径:构建以促进专业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以及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切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大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研究型大学保障本科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对2010年中美两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具有自身特点,同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研究型大学在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加强对课程目标梯度结构的改进,并且突破学科化的人才培养框架,增加跨学科的整合性学习,发挥合作学习活跃的优势,加强生师互动,提高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设良好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型教学向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转变是当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重点从课程讲授、课程作业、课程教材、课程考试、课程教师等教学环节对研究型教学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了该教学模武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地方性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育有着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不同特点,在实施案例式互动教学改革过程中与现有的课时安排、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面遭遇到了许多困难,根据地方性高校培育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案例库编写、课程改造、穿插的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保证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研究型课程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它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 ,它是开放的生成性的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中。那么 ,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有哪里些异同点 ?为什么开设研究型课程 ?笔者根据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评价及师生关系几个方面 ,阐述异同点。一、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16.
课程问题一直是大学争论不休的议题之一,课程变革也从未停止过。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批评的焦点,本科教育目标的迷失与错位导致大学课程被认为是时髦的、蹩脚的、不切实际而多变的课程大杂烩。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弗兰克H.T.罗德斯认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必须以培养有教养的人为目标,以专业教育的丰富化通向通识教育,学科或专业应通过课程设置体现人文关怀,教师与学生须通力合作实现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只有如此,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才能永远发挥其创造未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研究型课程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但反思实践,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因此,为促进研究型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在课程实践中需要澄清以下问题:研究型课程的本质属性:经验建构;“研究”的价值追求:复归儿童本性;研究型课程的开发原则:‘坚持规范性、突出校本性;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取向:师生缔造;研究型课程的评价方式:全程、多元、欣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对高素质创新型模具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学校实施模具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模具课程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践了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模具课程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调查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台湾大学和台北科技大学分别是台湾综合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的典型.以台湾大学和台北科技大学为例,对台湾综合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思考对我国大陆高职教育的启示.注重工程实践和围绕产业发展设置课程是两岸研究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共同点.两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均密切围绕产业发展实际,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并注重工程实践训练,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台湾综合型大学和高等技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差异性体现在综合型大学课程设置侧重于完整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而技职院校课程设置则以能力为本位,且针对学生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人才为目标,针对传统《检测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实训课程特点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探索适合研究型大学学生特点的五环节教学法,建立新的评估学生能力的考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