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彩云 《兰台世界》2021,(3):107-110
经世致用文化是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根源于清代致用书院。福州致用书院作为其中一所致用书院,同样推崇经世致用。文章在解读经世致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遗存的福州致用书院藏书为剖析对象,从藏书来源、藏书类别、藏书阅读对象三个角度展开剖析,从文献角度探究其经世致用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管窥清末致用书院藏书的重要历史意义,继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
书院文化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教育、历史、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依托CALIS标准,从系统选型、系统标准、系统模式、资源组织、技术设备等方面对书院文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官私兼办的书院刻书——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唐宋以来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教育基地。它在我国文化史、教育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在设坛讲学、著书立说、修身养性、学术研究的同时,编辑出版图书也是书院一项较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然而在以往研究书院的论著中,对其刻书活动的分析大多较为粗略,故从出版印刷史研究的角度设此专题加以论述,以就正于方家。一、书院的性质及其演变书院是一种程度明显高于蒙学(包括义学、学馆、家塾),而未列入国家学制的文化教育机构。就其主体而言,书院基本属于私学,然而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与各级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现不少官办书院。  相似文献   

4.
王小荣  任福全 《兰台世界》2016,(11):120-122
近年来,保定莲池书院成为河北省首家复建的大型书院,也成为重点扶持的文化复兴项目。保定莲池书院的文化发展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从发挥莲池书院的文化教育与引领作用,树立莲池书院的国学园地形象,完善莲池书院的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开发莲池书院的文化产品,促进书院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加以探析,以期推动莲池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区,其古代书院的建设在中国书院史中描画了浓重的一笔。作者从书院楹联这个特殊的角度切入,分析了以嵩阳书院、睢阳书院为代表的一批河南古代书院在中国书院史中的重要地位,并由古代书院的选址、布局和社会职能引发对当今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清代书院的教学功能逐渐减弱,其学校属性开始淡化。文章从文献保存、文献信息整序、社会教育、文献信息传播、文化娱乐五个角度揭示清代书院图书馆化迹象,通过与近代藏书楼职能的比较,认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史研究在书院文化方面还需深入。  相似文献   

7.
挖掘历史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中国历代书院志︾评介古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赵所生、薛正兴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书院志》,皇皇16开16册,资料珍贵,内容系统全面,装帧精美气派。这是该社为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和文化积累事业所做的新贡献。一、挖掘历史遗产填补文化空...  相似文献   

8.
我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从我国的藏书文化中可以寻找到有益于当今农家书屋发展的启示。提出了农家书屋发展中凸显的问题,论述了我国古代官府藏书、书院藏书、私家藏书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分析了藏书文化给农家书屋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书院发展中,古代书院主要将道德教育的文化传播当作办学的主旨和最高目标,以孝为首的德育文化传播,在书院的发展史上形成一种传统,绵延千年.当代书院的发展沿袭这一传统,并在孝文化传播的实践中进行了诸多变革与创新,体现出符合当代价值的现实超越. 书院孝文化传播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组织,它起源于唐而形成于宋,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扬州书院创建较早,自宋代开始,历代均有兴废,而以清代书院最具规模。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称:“江宁布政使所属各府之文化,以扬州称首”,“扬州之书院,与江宁省会相颉颃”,“其著者,有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这三所书院所以能闻名遐迩,主要得益于“两淮鹾利甲天下”。清代扬州为两淮盐运中心所在,书院划归盐务,“谕商捐修,并定每年经费,更新其制”。所以扬州书院的“廪之给,视他郡为优”。名师硕儒纷纷…  相似文献   

11.
白鹿洞书院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院,曾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它有着颇具实力的师资,求知若渴的生徒;有完整的教规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它兴教以来,延续时间达1000余年,曾为封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人才。《白鹿洞书院学规》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白鹿洞书院环境优美,山石碑刻、松声泉韵无不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莫问无空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同”,白鹿洞书院正是以这样的独立精神和超逸…  相似文献   

12.
正书院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是中国古代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既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官学的不足,又能起到培养人才、收藏书籍、发扬学术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在一个地区的发展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长沙地区作为湖湘文化的集聚之地,早在宋代就有书院的创建,尤其是作为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创建,更是极大地提升了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清代东北第一书院”的铁岭银冈书院(前身名“致知格物之堂”),由清代原湖广道御史郝浴创建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它对清代早期铁岭文化的影响具有着开发和发展的意义,有筚路蓝缕之功,对今天的铁岭本土文化仍然有着深刻的渗透。为此,从铁岭近代文化状态、银冈书院的产生和发展、银冈书院教育对铁岭文化的贡献、银冈书院对今天铁岭文化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对繁荣和发展铁岭现代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书院文化数据库元数据标准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书院文化资源的分析,根据书院文化信息资源的特点,参考国际、国内通用的元数据制定规则,提出了书院文化信息化建设与研究项目书院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元数据标准。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2日,山东省文化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这标志着"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将在全省推进。这种模式的内涵是:"按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各级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让古老书院在现代图书馆中焕发青春,让藏在图书馆的文献典籍利用书院走近百姓,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能力。"据了解,该服务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设施布局上做到"六个一",即全省各级图书馆"尼山书院"都  相似文献   

16.
书院自五代末初直到近现代延续一千多年,是我国独特的教育机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了《中国书院大辞典》(下简称《辞典》),1997年又出版了陈谷嘉、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这两部书可以说是集书院研究之大成。《辞典》收录书院以及与书院相关的人物、学派、制度、事件、文献等词目三千八百余条。查阅了数干种地方志,并检阅了唐以下四库中的各种书籍,凡有关书院的资料均—一著录。《辞典》末附《书院名录》总计全国古今书院凡七千三百多所,均从地方志及有关文献中辑出。而写人《辞典》中的书院…  相似文献   

17.
起源于唐朝的书院文化,终于在明清两朝达到巅峰。本文主要从南阳地区的县志等史料入手,经过一系列的考证分析,大体理清了明清时期南阳书院的发展情况、命名、选址、书院的内部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四、筹建60年,仅存10年历史上的襄平书院名噪一时,影响深远,是科举时代辽阳的最高学府,不少名人举子都出自这里。它与沈阳的萃升书院、铁岭的银冈书院齐名,被称为清代"盛京三大书院"。不过,这样的"辉煌"来得非常不容易,因为它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创建过程。辽阳是一座具有2400年历史的古城。历代都有名人辈出,文风昌盛。可由于战火连年,直到大清取代了大明政权后,文教之于民,又是从零做起。从康熙朝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将明代的书院都做了修复和改建。唯有辽阳这座古城,不但没有修复明代遗留的文武二书院,而且也未建新的书院。  相似文献   

19.
任文香 《兰台世界》2013,(19):121-122
<正>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书院之名始于唐中叶贞元年间(785—805)由官方设立的丽正书院和集贤殿书院,勃兴于宋代理学大师自由讲学传播儒学。天下书院千计,而嵩阳书院、睢阳书院、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有著名的四大书院之称,白鹿洞书院则被清人学者王昶誉为"天下书院之首"。一、白鹿洞书院的由来在引得无数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书院的亭台楼榭掩映  相似文献   

20.
书院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成为古代文化发展与兴盛的标志。河东古书院作为中国书院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其兴衰更替与作用影响自然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河东古书院有其自身的发展和特点,曾经达到过无与伦比的辉煌,对于现代兴教办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