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语言观这一独特的视角,将二语习得与文化习得结合起来,揭示了文化习得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强调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培养学习者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  相似文献   

2.
刘海梅 《海外英语》2014,(22):243-244
该文综述了二语习得领域中技能习得的相关理论,首先介绍了技能习得的概念及发展框架,其次介绍了技能习得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最后对技能习得理论作出评价和总结。技能习得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二语习得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对于帮助我们进一步的理解二语习得具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综述了二语习得领域中技能习得的相关理论,首先介绍了技能习得的概念及发展框架,其次介绍了技能习得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最后对技能习得理论作出评价和总结。技能习得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二语习得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对于帮助我们进一步的理解二语习得具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二语习得焦虑与二语习得成绩呈负相关关系,而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成绩呈正相关关系.在教学上,从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入手可以提高二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5.
曹丽娜  陈红平 《考试周刊》2010,(41):102-103
注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二语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把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理论引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通过介绍注意理论.阐释注意理论如何在二语词汇习得中起作用.最后提出注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年龄因素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年龄与二语习得关系研究的现状,然后分析和论述了儿童与成人的二语习得比较研究,并结合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年龄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孙秀银 《考试周刊》2009,(9):121-122
自从二语习得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以来,其研究主要致力于描述,然后解释二语学习过程的尝试性。二语习得过程几乎被一致认为是知识内化的认知过程。在认知主义统治了二语习得界二十多年之后,一股新鲜的血液——社会文化视角渐渐流入这一领域,并逐步在与传统视角的激烈碰撞中成长。  相似文献   

8.
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二语习得焦虑与二语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关系.在二者因果关系问题上,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自我效能感包含了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按照焦虑、认知、行为之间的递归性或循环性关系,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交互的.在教学上,从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入手可以提高二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1983—202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到的篇名包含“二语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文献作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一共4 209篇二语习得文献进行非介入性研究。通过统计这些文献的数量、发表时间、版面信息和类别、研究视角、研究层面和对象,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指出了本项研究统计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诸多的二语习得理论中,环境论、注意论和监控论都突出了有意学得与无意习得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有意学得与无意习得具体的在二语习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就此问题以三种主要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应用大量的实际语言学习事实,展开对二语习得的有意学得和无意习得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频率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且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频率与第二语言习得关系的理论讨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频率对二语习得有积极的影响,频率只是促进成功的二语习得的诸多要素之一,频率并非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交叉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本文在回顾二语习得研究发展里程的基础上,介绍国外二语习得的研究。同时本文对20余年来中国二语习得的研究状况也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促进二语习得研究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的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着多样性。本文以韩国学生的汉语主谓谓语句习得为材料,讨论了利用语料分析法进行第二语言习得发展研究中3个关键环节的分析方法:1)不同分析指标的比较;2)不同排列方法的比较;3)不同性质语料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选择研究方法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在研究中,要有明确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基础;要选择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语料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路阳  张晓静 《海外英语》2011,(9):369-370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ort for SLA) research,the study of individual learner fac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this paper,discussion will be restricted to five general individual learner factors which have received the most attention in SLA research:age,cognitive style,personality,motivation and attitude.The research will,to some extent,not only develop the SLA theory,but also enhance learners’ judgments to their own individual learner factors.It can also shed light on the practical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对语言学习本身的研究,二是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这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认知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智力因素等,这方面的研究被称之为“个体差异研究”(ID)。文章通过第二语言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讨论,旨在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在外语教学中正确对待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到许多相关因素。自该学科诞生以来,学者们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不同领域,从横断面和纵深面对第二语言习得进行探讨,提出了多种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本文概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状况、多学科特性、理论模式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题等。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种种理论模式,用以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机制。而在诸种理论模式中,克拉申的“监控模式”是影响最大、解释最全面、最引人关注、同时又是最具争议性的。通过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实际问题对克拉申“监控模式”进行介绍、分析和评述,有助于我们把握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焦点和要点,并加深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连接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大脑中的认知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二语习得的研究。母语迁移作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近半个世纪来引起了各个理论学派的关注。论文从连接主义理论基础出发,解释了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9.
简要回顾并概述语料库方法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与现状。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对近15年内刊发在国内的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语料库方法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并尝试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讨论焦虑,抑制,性格的内向和外向,自尊心以及动机这五个方面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旨在探讨个人情感因素如何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以及针对一些消极情感,如何采取响应的措施,防微杜渐,尽量克服甚至消除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