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课堂提问也不例外.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问的巧妙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使提问教学效益最大化.否则,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和失去兴趣.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呢? 下面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提问要注意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提问     
梅娟 《学语文》2011,(4):48-49
一、提问的价值及运用1、提问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的活跃与流畅,诱发创造之潜能。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从中让学生体味到追寻之乐,激发学习兴趣。但并非所有问题都能激趣,只有那些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改思想逐步深入农村中学的今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受到空前重视,如果教师仍旧把已经组织好的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势必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的课堂思维是学生创造思维的催化剂,而活跃的课堂气氛主要来自学生的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主要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设计课堂提问要充分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问题的设计要有艺术性、探究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做到由…  相似文献   

4.
毛著青 《英语教师》2023,(7):185-187
分析目前高中英语说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意义。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1 Reading教学为例,提出英语课堂中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策略,即营造交流氛围,让学生有话会说;巧借问题引领,让学生有话能说;搭设情境平台,让学生有话想说。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从各方面努力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有话巧说。  相似文献   

6.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习惯:在上课提问时,会先随意提问某一个学生,在得不到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会再随意提问几个学生,而答案仍不令教师满意,最后教师就会让其“得意门生”来最后回答同样的问题,结果是教师会相当满意,并接着会与该生进一步展开讨论,其他的学生却不能参与其中。从表面上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机会,师生之间展开讨论,互动性好,实际上,从接受教育对话权利均等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都与谁对话?调动了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课堂提问也不例外,问的巧妙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使提问教学效益最大化。否则,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和失去兴趣,导致提问教学的失败。目前,为给新时代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课堂提问就必须讲求操作技巧,本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这一目标来精心设计。结合笔者自己的政治课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提问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一、创造语言环境,开导学生“说”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空间相对狭窄,活动有限,语言表达对他们来讲比较困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大量的插图,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使学生有话可寻,有话可说。如,在教学“5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然后进行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共有几枝铅笔?”学生会说:“共有5枝铅笔。”学生还会说:“共有5枝铅笔,一个笔筒放3枝,另一个笔筒可放2枝。”学生初步感知到数的不同分解,有的学生还会说:“共有5枝铅笔,一个笔筒放4枝,另一个笔筒可放1枝。”学生对数的简…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会话教学的课堂实例,从“听懂,注重对话的整体输入”、“会想,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能说,让学生有话可说”三个层面探讨了促进和提高学生会话意识和会话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电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就是通过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教师的提问水平的高低,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巧用提问,激活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说一堂语文课下来,教师或多或少都要向学生提一些问题,应当说人人都会。但具体到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就有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的问题。课堂提问对一堂语文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既不是可  相似文献   

12.
开放性问题即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由于其灵活性强,思维空间大,在训练学生的语言上有很大的优势。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抓住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焦点的语言材料,进行设计,只有学生思维参与的材料,才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相似文献   

13.
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提问是一种学习策略。对教师来说,提问是一种教学技能。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提问,那将会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英语课堂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要增强小组讨论学习的时效性,必须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皮亚杰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问题——即“皮亚杰式提问”——来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皮亚杰式提问”分为探究性问题、假设性问题、归类性问题和逻辑性问题四种类型。这一提问方式强调为学生创设自己学习和发现的环境,有助于产生思考时的非平衡状态,激活学生思维,因此在国外教育界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6.
听了一些课,经常见到这样的事情。学生举手向老师提问,教师往往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帮助他?”下面会的学生就会动脑筋思考,之后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思考告诉那个学生。如果一个不行,再来一个,一直到将正确答案告诉那位提问的学生。于是这个来自学生的问题就这样在学生的互相帮助和探究中获得了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的本色是让学生的写作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和有话会说。学生的作文写作之所以必须有话想说,是因为学生胸中积郁既久的郁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尽情倾诉。学生的作文写作之所以必须有话能说,是因为学生心中压抑太重的情感思想能够借助合理的表  相似文献   

18.
学生写作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本设计旨在通过教师的情感、同学间的情感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经历情感再现、情感提升、情感倾诉的过程。从而达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会说的境界。淡化写作知识、写作技巧的传授,强化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行动研究,通过课堂录音、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学生提问式教学的可行性。研究显示学生提问式课堂具有多方优势。课堂话语分析表明学生启动话语会诱发高频率、多话轮的学生口语输出,话语构架复杂,更符合真实语境中的话语构架和话轮转换;此外学生还获得了话语评价者的角色。问卷调查亦显示学生高度认可学生提问式教学。  相似文献   

20.
贾小飞 《语文天地》2014,(28):32-33
目前,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如果教师注重问题的有效性,注意提问方式,将会使学生受益更多,也会让自己更加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有影响力的教师。一、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1.无意留白式提问有的教师会习惯性地问道:“两只黄鹂鸣什么?”学生一齐回答:“翠柳,”“一行白鹭上什么?”学生高兴地回答“青天,”……这种无意留白式提问,教师只想复习一下或只是随口一说,本来没有问的意思,但是学生的热情高涨,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