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海霞 《现代语文》2004,(10):30-30
文言文是中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学习一定的文言文有助于中学生的语言运用更灵活简练。为此,新教材(2000版)在高一阶段加大学习文言文的力度,文言文几乎占选文的一半。但是,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可以说兴趣甚微,往往文言文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至于文言文背诵,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现实是学生认为学习古文枯燥乏味,对文言文阅读的热情极其有限。本文从学习文言文能够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领悟等四个方面分析文言文学习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中学生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文言文篇幅短小,意蕴深远,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珍贵遗产。教学文言文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但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造成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认知只是停留于浅层,没有自主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习实践空间。要想使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语言精练、章法严谨,而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文言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何做好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王新存 《甘肃教育》2013,(23):66-66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文言文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有助于学生今后从事我国古代思想、政治、军事、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语言认知的层面去发掘文言文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从文言文中汲取语言文化的滋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继承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的教学有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语言文化,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二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播下喜欢阅读的种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作好过渡;  相似文献   

8.
张渊 《宁夏教育》2013,(3):45-46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不仅在语言层面上有助于学生吸收古代语言精华,体会感悟汉语的表现力,还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学生优秀品德的重任,所以初中语文教材中选了不少的文言名篇。以我从教二十年的实践看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有的甚至把文言文当成外语来接受。这种状况,我觉得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的学习比较困难,文言文晦涩难懂,而且乏味,学生总是提不起兴趣。学好文言文可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厚学生的语言功底,丰富学生的语言库。但是现今的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虽然师生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是无效学习。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学生文言文学习理解力、感悟力和鉴赏力不足的现象,创设以微戏剧为载体、以“具身学习”为手段的跨学科学习路径:组织学生细读文言文,形式勾连剧本,把握故事内容,提高文言文学习理解力;创编文言文,文本变脸剧本,深入学习语言,培植文言文学习感悟力;赏析文言文,合作演绎剧本,创意表达理解,培育文言文学习鉴赏力。从而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言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是一种启蒙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特征的了解,为中学阶段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言文的教学定位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策略,通过朗读、积累、运用等途径,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自觉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教学,符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部分,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文言文占整个教学课程的三分之一,因此,加强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3.
沈奖材 《语文天地》2013,(11):33-34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古今语言习惯的巨大差异,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是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都是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精品文章。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古文是古人呕心沥血之作,是在岁月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经典。文言文言语简洁,内涵丰富,富有韵律美,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学习文言文,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其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编选特点,小学文言文的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初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能够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文言文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但传统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内容单一、形式固化,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形式,推动文言文教学创新,更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故此,本文主要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就如何促进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小莉 《广西教育》2013,(2):55-55,60
学好文言文,可以更好地学习先贤们凝练的语言,有助于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字字句句地讲解,学生洗耳恭听。此种教法被称为“串讲法”。笔者认为,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串讲法,是提高初中生理解文言文能力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应避免机械刻板地运用串讲法。笔者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妙用串讲法,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17.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形成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深处,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文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到学生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现代文写作,来构筑高中文言文动态的文化认同,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旨趣。  相似文献   

18.
熊静 《考试周刊》2013,(43):41-41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习文言文,有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提高阅读古代文献质量的主要方式,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化。因此,学好文言文相当重要。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新课改下初高中文言文衔接学习的有效策略,给予相关教育教学人士一些参考性意见或者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语文教学地位得到提高。在国学盛行的今天,文言文教学再次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从文化角度上来讲,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基础。引导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习文言文,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丰富,更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观,理解语文的意义,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意义。本文以怎样构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为题,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统编语文教材对小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数量大幅增加,且开始时间提前。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编排有文言文。文言文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乐学、易学,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在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推门、方法铺路,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通过适当拓展,让学生轻松、有趣地踏上文言文学习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