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接言语行为和交际能力这两个词都属于语用学范畴。从探讨两者关系着手,分析间接言语的使用情况,就如何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提出几点建议。教师可以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入课堂教学,采用交际教学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正确的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可以被应用于提倡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文章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其对交际教学法的影响,并讨论了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武敏 《海外英语》2012,(15):82-83,95
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强调把语言的意义构建到结构的、社会的、文化的维度,通过三维的语境功能来表述语言的具体或抽象意义。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研究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实施各种言外行为。交际教学法是言语行为理论在教学领域的有效体现。该文主要通过语言哲学的语用层面,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性以及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4.
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强调把语言的意义构建到结构的、社会的、文化的维度,通过三维的语境功能来表述语言的具体或抽象意义.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主要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研究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实施各种言外行为.交际教学法是言语行为理论在教学领域的有效体现.该文主要通过语言哲学的语用层面,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性以及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理论奠定了交际教学法的哲学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交际法的提出过程与言语行为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论述交际教学法对中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刻影响。文章结尾指出交际法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是言语交流的基本单位,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比如:陈述、建议、请求、许诺、提问、命令、道歉、祝贺、宣布等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由包天仁教授研创立并经过实践检验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要求和言语行为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谈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科学性及其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旨在进一步探讨和发挥这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跨文化交际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从言语行为理论入手,研究高职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关系,并从培养医护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语用能力及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交际模式都涉及言语行为,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作为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户外标语是在户外发布的、旨在让社会公众接受的言语行为。通过实地调研山东地区不同城市的户外标语,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对其数量分布、语言结构特点及使用策略加以分析,了解山东地区户外标语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塞尔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用失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基于对3家跨国企业的实地语言交际的调查,从3个方面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即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中的语用失误,并通过具体语言实例分析探讨语用失误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最本质的社会功能是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实际言语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教学法近年来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探讨交流作为交际英语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对学习者个体学习行为的发展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本文试从传统英语教学与交际英语教学的比较中,来认识探讨交流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以提高英语语言教学的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1.
动态语法、言语行为与交际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社会交际功能在语言教学课堂上越来越受重视。虽然传统以语法为中心的语言教学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冲击,语法仍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本试图以交际教学法中言语行为的语法体现说明语法其实不是死的教条而是一个动静结合的过程。因而即使是在没有强调语法教学的交际教学法中,语法还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抛锚式教学法在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与传统外语教学法不同,它重视语言的交际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交际能力。在"抛锚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实验对"抛锚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及其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体会到外语学习中语言能力、言语知识与言语环境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袁园 《文教资料》2014,(31):166-168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视语言的使用视为一种行为,开拓了从行为角度来研究语言的道路。塞尔发展和完善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且强调语言交流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意向性。 J.Mey提出的语用行为理论把使用语言看作一种交际行为,从情景出发,考察使用者如何达到交际目的。可以说言语行为理论是从微观角度考察人们如何“以言行事”,而语用行为理论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理论或者宏观的人际交往理论。本文试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评述,并试图构建一个更为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介绍和评价言语行为理论,探讨此理论在日常语言交际中的使用,进而对如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语言的语用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认识,言语行为理论是迄今为止能够比较有力地解释语言和它的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必然导致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研究,本就Searle的间接言语理论及其在语言实践中的意义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交际体系在结构上可分为言语和非言语两大交际体系。非言语交际行为的特征是具有社会性或文化性。而语用学关于语境和言语行为的理论指出语言交际中的话语含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一定遵守语言的用法规则。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活动中,更要根据交际时的具体文化语境,充分理解话语的语力,得体地使用非语言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17.
黎婷婷 《考试周刊》2011,(40):89-90
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语言学家从语用学角度称之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间接言语行为的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语言学家从语用学角度称之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间接言语行为的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大学外语教学现状,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内涵。作者认为把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及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从而强调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但交际不可能是纯粹的言语行为,同时包含非言语行为.本文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和重要性,探讨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