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数学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根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数学认知的不断提升。在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实践中,以熟悉的真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思维更立体;以适切的实践探究为支架,让学生思维可视化;以关键的知识联结点为抓手,让学生思维结构化;以延展的综合问题为依托,让学生思维更开放。循着学生的思维进阶而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由表层的知识性认识走向深层次的问题解决,有效促进思维水平的有序提升,助力数学思维的进阶。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也是化学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通过提问,启迪思维;做好实验,诱发思维;运用假说,促进思维;摆脱思维定势,发散思维;都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逆向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其特点是先行思维的发散(寻因),最后又回归、集中于一点(知果),是一种富于变通的思维方式,因而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最终使学生形成富有创意的思维品质。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当思维遇到障碍,教师若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执果而索因,就能拓宽学生的思路,活化学生已有知识,从而使学生能较容易地解决问题。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创新。教师应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物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高中物理中包含很多抽象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效率.高中物理有很多解题技巧,本文主要讨论逆向思维法、整体思维法以及模型思维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在丰富想象中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中心环节,更是创造发明的强大动力。众所周知,达尔文从一个笃信神学者,到放弃神学,抛弃上帝,成为一个坚定的生物进化论者;哥白尼大胆否定了“地球中心说”,成功地创立了“太阳中心说”……都离不开求异思维,这就是强有力的证明。教师应清醒的意识到,要防止学生养成人云亦云的思维习惯。我曾听过一位老师上的一节识字教学课,她不只教给学生利用偏旁部首、新旧字对比等一般方法去记忆字,还启发学生进行奇特联想、编谜、描绘等方法记忆字。有一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记忆“…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训练,对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提高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思维方法训练对学生选择论文题目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作用。创造思维的敏锐性、求异性、活跃性,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多向思维和综合思维方法对选择研究课题的指导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思维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主阵地,要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充分利用每一堂课,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法,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多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树立“我也能创新”的信念,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相似文献   

10.
论述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力求有效地抓好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所带来的负面约束,重视引入“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激发学生开放性探究心理与意识,实现学生数学创造性能力的有效发展,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小学教学,按部就班,赶进度、应付检查、应付会考的现象还十分严重。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学生就不可能有一个宽松的创新思维空间和时间,创新教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要立足于钻研教材,优化教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双向思维即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正向思维是指导思维活动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而逆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方向,在数学教学中双向思维比比皆是,运算与逆运算,定理与逆定理,分析与综合,以及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等,数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还能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互逆联想,并不断提出“相反的思路”,重视双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可以克服由单向定势造成的解题方法的呆板,僵化,以及不善于在新的条件下独立发现新方法,新思路等弊端。如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双向思维,特别是进行逆向思维,往往会跨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呢?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学习”,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最终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掌握思维的特点及现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动机,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意识。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培养中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并通过不等式教学阐述培养中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些途径:引伸拓广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透彻分析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辨析谬误,培养恩维的深刻性;运用数形结合,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消极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僵化、封闭、凌乱,严重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克服消极思维定势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同样条件下的不同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正向思维受阻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敏税的观察能力和联想类比的思维习惯;课堂提问时要启发多向思维及转换方位,培养学生换位思考能力等多种途径,有效克服消极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在模仿和记忆中能够有效提升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重视思维训练,设定提升思维能力的目标,然后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思路,养成好的思维习惯,锻造高效的思维品质。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延伸和数学素养的提升有重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看重学生分数的高低,忽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高中学生物理学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切入点,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障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民族创新能力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创新就要靠人才,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高校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如何去思维,如何去创新,学会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本文探寻了在写作教学中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改变现状,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