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题记:“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相似文献   

2.
陈英 《广西教育》2011,(16):27-27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因此,"爱学生"是教师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职责,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情感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功能。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免不了一个  相似文献   

4.
经典常谈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5.
夏丐尊先生在为《爱的教育》所作的序言中发过这样一番感慨:“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爱的教育》的序言中写道: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换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先生的话不正是在提醒我们:没有对情感的关注,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 ?就是情 ,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 ,就成了无水之地 ,任你方形也罢 ,圆形也罢 ,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可见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爱 ,爱心是教育之泉的源头 ,教育想要获得成功 ,使好的教育效果如清泉流淌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关爱撒向每位学生的心田。  一、用爱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相容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也一样 ,没有一定的师生情谊 ,就难以建立良好的心理相容 ,也就难以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效其行”。因此 ,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8.
吴慧珊 《中国教师》2010,(Z1):169-169
<正>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得好:"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地,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空虚。"教育活动正是师生心灵上的沟通,才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扫除了情感上的障碍。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场所。通过近十年的教学生涯,我认为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科教师,响应新教改的号召,就必须做到"让简单的教学活动变得不平凡"。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家夏丏尊早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说得好:“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象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在笔者看来,其可归结为一个字就是"爱"—爱国、爱岗、爱学生、爱学习。夏丏尊先生在其译作《爱的教育》序言中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1]爱是教育的生命,也是师德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就要提高爱的能力,增强爱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家夏沔尊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说得好:“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且教育的生命的某物,未有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图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面对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图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掘池     
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是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的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终逃不了一个空虚。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是水.反无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相似文献   

14.
<正>班级是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学校管理得好坏和能否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班级管理得好坏。班主任是班级这一最小组织形式的主导者,是与学生接触很多、最亲密的人。那么,班主任的人格形象在哪些方面影响班级管理呢?一、爱心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有人曾说:"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里  相似文献   

15.
夏丐尊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在儿童教育中,教育爱就是教师施予儿童之爱。教育爱是儿童教育的生命之所在,它的本质就是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有了它,儿童教育就会充满生机与活…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基础是什么——爱;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是细微而繁杂的工作,若采用科学而艺术化的管理方式,又是一项愉快的工作。而科学艺术化的管理基点,就落脚到一个“爱”字。只要抓好这一基点,班级的一系列工作便可迎刃而解。正如夏沔尊先生所言:“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停,而对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基点也就在此。一、善于赏识学生的闪光点赏识教育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班主任多多深入到学生及学生家…  相似文献   

18.
曹桂华 《文教资料》2006,(27):18-19
早在30年代,夏丏尊先生就说:“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地,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之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先生认为理想的教育境界,就是把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是至理。爱是孩子最迫切的心理需要。加强孩子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丏尊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令无数人敬仰的背后,是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情爱。他只是一个想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快乐地行走在教学道路上的教育者。如此而已。而这条路,他一走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20.
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曾说:“教育中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空虚。”早期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把工作者看成是只有经济需求的经济人,认为只要不断提高物质水平,就会大大增加生产效率。这种理念在学校管理中表现出的就是过分依赖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对学生的控制监督,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强化“量化管理”,重形式的条文多,弄得学生疲于应付各种检查,以免给班级扣分,而把极富创造性和乐趣的学习活动变成了以分数定等级的机械作业。这样做不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是把他们变成了听话的“工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