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语义学的义素义位分析法,可把《尔雅》中同源词的语义关系分为“义同音近”与“义变音转”两种类型,其中“义同音近”型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各语词的义项相同,二是各语词会有相同的义素;而“义变音转”型则可以分为语义相近、语义相关、语义相反等三小类.语调能够构成同源关系的语义基础就是相似与相关,汉语中多义词的产生与这种结构原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甲骨文中与“人”有关的词构成了一个语义场,文中对这些词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这个语义场的五个类义场:士卒、臣僚、民众、方族、人牲鬼神,其下位词即所分析的词。甲骨文核心词“人”的外延应该是奴隶、战俘、自由劳动者、臣僚、平民及周边少数民族。上位词“人”在甲骨文里面可能是“民”。  相似文献   

3.
摘要:语义冗余存在于言语的每一个平面上。同一言语片段中.各词中可能反复出现同一些义素。言语链中某些词项之间有共同的义素,从而产生语义冗余。在翻译中要利用语义冗余选择词义,利用语义冗余发现“新义”。译者可以在表达中通过添加风格义素和色彩义素来处理语义冗余。  相似文献   

4.
名词“拐”从本义到“拐杖”义、“跛行,瘸”义的语义演变,考察了这两个语义场中“拐”与其他成员的替换消长情况两种语义演变分别涉及泛化、隐喻、转喻等机制,“拐杖”义语义场的演变体现了汉语复音化的趋势,“跛行,瘸”义语义场成员的差异体现了典型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借助于语义场理论,对汉语成语语义场作些探索性的论述。全文分为“狭义的成语语义场与广义的成语语义场”和“语言的成语语义场与言语的成语语义场”两部分。狭义的语义场下分等义、近义、反义、类义等子语义场;广义的语义场,指表示同类事物现象的成语间宽泛的类属关系:凡从静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语言的语义场,凡从动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言语的语义场。最后就成语的语义场嬗变、语义场强度、语义场文化背景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6.
运用语义场理论分析了语义变化中的逆命名现象。逆命名是指在原来词语前加定语,指代原来事物的现象。逆命名是语言确切化的一种手段,是语义场内义位间语义干涉的结果。逆命名词的基本结构是原隐含义素+核心义素。逆命名具有普遍性和被动性;逆命名词与其相对立的新词相互规定,逆命名导致义位链层次的增加或义位节的延长。不同语言中语义场的划分是基本一致的,但其逆命名词是非对应的。  相似文献   

7.
依照词汇语义学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汉语义位"宽""窄"在各历史阶段词位的使用、更替情况,并对义位"宽""窄"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比较。义位"宽"的语料规模远大于义位"窄",义位"窄"的演变过程更为稳定。义位"宽"的发展始于下位义场[-横向/两边]义场,下位义场[+横向/两边]表现出对[-横向/两边]义场的依附性,主导词位经历了"广→阔→广/宽"的更替。义位"窄"的发展始于下位义场[+横向/两边],下位义场未体现出依附性,主导词位相对稳定,经历了"狭→狭/窄"更替。义位"宽""窄"的演变并未同步、同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8.
“X跟Y一样W”语式的语义预设相当复杂,但呈现出严格的规律。该语式在表示比拟的意义时,存在“YW”的预设义;在表示比较的意义时,其语义预设与“W”的性质有关:当“W”不是“大、小”类词时,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是“大、小”类词的消极成分时,同样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为“大、小”类词的积极成分时,不一定具有“YW”的预设义。也就是说,并不预设事物具有积极成分的概念意义所表达的性质,而是表示整个概念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打破了传统的分析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法,而力图从语言的深层结构——义位入手去分析《类篇》互训词,在词的同位义和非同位义上作了总体分析,之后在同位义中又分出几个不同的语义特征分别加以更充分地论述,如色彩性语义特征、空间性语义特征、时间性语义特征、性状性语义特征和语法语义特征等。通过这样的分析,互训词(或称同义词)的可辨析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墨子》“攻伐”义语义场由“征”、“伐”、“侵”、“攻”、“击”、“诛”6个单音词和“攻战”、“攻伐”、“侵凌”3个复音词构成。其中,主导词是“攻”,“伐”和“攻伐”属常用词,其他词均属非常用词。除“诛”、“攻伐”和“侵凌”是《墨子》时期的新生词之外,其他词均是承用词。这些词在基义、陪义、语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区别特征,分工明确,也反映出战国时期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英汉烹饪语义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场具有较强的民族个性,对比具有典型特征的英汉烹饪语义场,可以发现,英汉烹饪语义场为部分对应语义场,各有为对方所没有的文化局限语义场和文化局限义位,而且相对应义位为部分对应义位,说明烹饪语义场及其义位具有民族个性,这种个性既与中西方农牧业结构特点和民族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关,又与中西文化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这组专题论文共分上、中、下三篇,着眼于汉语词汇的系统性,运用现代语义学的“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方法,考察汉语同源词的词义关系,阐释了古汉语中“音近义通”这一现象的实质;认为:汉语同源词的孳生,主要有两条途经:一、词义运动呈现为“义素分裂”状态的引申系列。二、词义运动呈现为“理据移殖”的“同音移殖”系列。“语义场”效应在这一词义运动中,对词义起着过滤和补充、蕴含的作用。从不同的平面看,语言的音、义结合的理据性与任意性并行不悖。 上篇:简述本专题的研究沿革,确立微观分析的可行性,确定分析的基本单位,讨论“语根”本质,为本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德国学者特雷尔(J.Trier)的“语义场理论”(TheTheoryofSemanticFields)认为,词在语义上互相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这个系统很不稳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总是在不断地调整、变化的。既然如此,就只有通过分析、比较词与词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词的真正涵义。词只有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才有它自己的“词义”,即是说,词只有在“语义场”中才有“意义”。英语中的功能词when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when在上下文中充当疑问副词或关系副词的功能时,其词义均表示时间概念,译为“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语词有词里义、词面义,词里义是指通常使用的一般的意义,诃面义是指语词的表层意义。说话、写文章时,有意避用语词的词里义,还原使用词面义,这种语言技巧就叫“语义还原”。“语义还原”来源于使用语言时的求异思维。语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意义已经约定俗成,为人们所习用,因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一旦突破这种定势,赋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词义如何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正语素均来自上古汉语的7390个偏正双音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追寻它们的造词理据,可以探讨汉语词义传承与发展的机制。根据偏语素造词时发挥的功能,偏正双音复合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语义析出、语义分化、语义统括和语义描绘。这四种类型带有汉语母语者对汉语词义及其内在语义结构的深刻理解,在传承义位、分化义位、区别词汇、统括下位词、描绘语义等方面各有作用,以经济化的区别手段实现语义明晰化的目的,解决了汉语词汇在单音造词阶段“单不足以喻”的困境,推动汉语词汇系统由单音格局向双音格局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6.
语义除具有抽象性外,还具有一定的形象性,运用语义场、义素分析等手段,就可以发现语义形象性主要保留在词的区别性义素中。这一特性在汉语中,以基础范畴发展起来的下位词最有典型性,这对应于《说文》中的部首下属词。语形是记录语义的,所以与核心义素与区别性义素相对应,形素中也有核心形素和区别性形素,而小篆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一个字的区别性形素上。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关养牲畜之所”义语义场中的上位词“牢”、“栏”、“圈”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布格局,基本上是以长江为界,江北多用“圈”,江南多用“栏”,“牢”则留存在闽方言中。共时分布基本反映了这三个词的历史层次,“牢”反映了上古的词汇现象,“栏”、“圈”反映了中古和近代的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词在语言中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语言中其他词汇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词义也往往因这样的关系而得到彰显。词汇也并非孤立地存储在大脑中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排列在语义场之中。语义场就是意义有关联的若干词出现在类似的语境中,或者说出现于同一个场(field)中。可见语义场里的词汇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范畴概念,即有某种相似的语义概念。这些有着某种语义关联的词汇之间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每一个词都处于这样的一个网络之中,也正是这种关系网,一个词与其他词在语义上得以连接。从语义场理论、语义网络以及语义类型出发,探讨英语教学中语义网络构建对于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并从语义类型出发,具体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词汇学习策略。其中,探讨的七种语义网络关系有:近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多义关系、整体—部分关系、搭配关系以及联想关系。  相似文献   

19.
“X跟Y一样W”语式的语义预设相当复杂,但呈现出严格的规律。该语式在表示比拟的意义时,存在“YW”的预设义;在表示比较的意义时,其语义预设与“W”的性质有关:当“W”不是“大、小”类词时,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是“大、小”类词的消极成分时,同样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为“大、小”类词的积极成分时,不一定具有“YW”的预设义。也就是说,并不预设事物具有积极成分的概念意义所表达的性质,而是表示整个概念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14本文献中的"窥""望"进行调查,大致梳理了这两个词在两千年的历时演变中的语义和构词能力的变化情况。希望通过它们的变化管窥整个"观看"语义场词汇的变化。"窥""望"两个词的语义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游走于上位义场和下位义场之间,语义的衍生呈现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趋势,两个词独立成词的能力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