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芬 《辅导员》2013,(4):34-35
<正>有人说:"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真正的老师。"是的,我担任班主任虽然年限不长,尽管没有什么经验,但深有体会。下面,我就班级管理谈一些做法。一、上好第一节班会课每到学期初,接到新的班级,班主任都会给学生上第一节班会课。在这节课上,班主任既要表现出你的亲和力,又要让学生能信服你,因为你的第一印象学生会记忆犹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班主任要精心准备这节课,并且要利用好这节课,给这一学期带来一个崭新的开始。我记得每次上第一节班会,都会先向学生介绍我自己,如我的性格,我的班级管理原则,我的班级管理目标,我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
我的这一节心理辅导课是按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指导技术设计的,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专题活动课。下面,我以我上的五年级心理辅导课"我会更好"为例,谈谈这一节心理辅导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过程的分析。一、针对情况,选择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已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要求不断  相似文献   

3.
兰带娣 《成才之路》2011,(14):56-56
情境一: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课间时,我早早进了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几位学生见到我,高兴地围上来问:“老师,这节课我们画什么呀?”我说:“这节课我们接着画人物。”随后,有位学生说:“哎!又是画人。”一脸的无奈。看来前两节课的人物临摹已经让学生对这个内容有了厌倦感。  相似文献   

4.
学习完了《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我觉得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完全以学生为主,是一节非常有趣而且高效的语文课。下课铃响了,我和学生们还沉浸其中,感受着这节课带来的快乐与收获。在备课时我发现《清平乐·村居》这一首词非常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因此我在上课开始就提出了本词的学习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其中。3学习汇报的形式和方法不限。4  相似文献   

5.
“左老师,听说您这一节是口语交际课,特来向您请教。”正当我准备走进教室时,我以前的学生,今年刚从师范毕业的朱礼霞走了过来。这一节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是“这是我好朋友”,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介绍朋友。我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背景去年5月份我面向全区八年级数学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说理",这节内容是八年级十一章的第二节第一课时.虽然学生在此之前很多地方都用到说理方面的知识,但学生对说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说理都不是很理解.这一节的学习是为后面的证明服务的,因此让学生能真正理解尝试用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在备这一课后,我产生了迷惘.本节课确实不太好上,推理的难度要求很高,再加上现在的学生普遍推理能力薄弱,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8.
2012年暑假我为北师大版教材培训活动准备一节示范课,选题初定为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这节课。备课初期,很多老师善意提醒我不要选择这节课.因为这节课“很不好上”。其“不好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已有经验积累较为丰富,另一些学生则较为薄弱:某些知识点或许对部分学生是需要探索的,而对另一些学生却是熟知的,由此造成了教学的“点”不好把握。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 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我颇有感触,联想到上学期听到的同样是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老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讲述和体验“父母的疼爱”时,学生说来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天,我去听我校一位骨干教师的推门课。这是一节数学练习课,整堂课下来,教师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习题正确率也在98%以上,但是我总感觉这节课没有达到这位教师应有的水准。评课时,我让这位教师把本节课的教案拿给我看。她愣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这节课是教研员在分析教材时要求增加的一节练习课,因此,她只是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课就要让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第一节课就让学生认可我这个政治老师——这是我多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因为我信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面就介绍我第一节课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在每一年新接手班级的第一节课上,我都讲三个问题。(一)什么叫《思想政治》?解释课程名称,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门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2.
下课铃响了,我宣布下课。可是学生们似乎意犹未尽,此时班级突然想起了学生们的掌声,在我五年多的教学生涯中这还是第一次在一节常规课后听到学生们自发的掌声,我的内心被幸福包围。作为教师,我们可能都有过这佯的经历,就是在一节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后学生通常会有掌声,或许出于课堂的精彩,或许出于礼节,而这次,在一节常规课下课时,我获得了如此殊容,如此礼遇,  相似文献   

13.
一次,听完一节公开课《昼夜交替现象》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模拟实验,也有学生说是自己上台展示。我追问:老师讲过什么还记得吗?好多学生居然说不记得了。这让我大吃一惊:是教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开小差了?在一节公开课中,这两个原因都不能成立。那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呢?在科学课堂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吧。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来我又做了多次调查,问了学生类似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发现,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六章遗传的基本定律中有关种类、比例和概率的计算,比较抽象,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其实这些计算的规律性很强,只不过学生没有找到而已。我专门设计了这节课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这节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今天我这位生物老师来给大家上一节数学课。”大家一听,感到非常迷惑,一个个交头  相似文献   

15.
一次,听完一节公开课《昼夜交替现象》之后,我问学生:这节课中,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部分学生回答说是模拟实验,也有学生说是自己上台展示。我追问:老师讲过什么还记得吗?好多学生居然说不记得了。这让我大吃一惊:是教师讲得不好还是学生开小差了?在一节公开课中,这两个原因都不能成立。那么是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越多,学生就获得越多呢?在科学课堂上恐怕不是这样简单的正比例关系吧。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后来我又做了多次调查,问了学生类似的问题,结果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我发现,  相似文献   

16.
蔺秀玲 《考试周刊》2011,(85):182-182
又是一节物理课.我驾轻就熟地备好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快步走进课堂,这节课讲的是大气压。大气压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联系很密切。但是,这节课的知识点又是那么抽象,我真的没有信心能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怎么办?我虽然有很好的知识积累,但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像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一节课实质上也可以理解为一节习题课,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多次听过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我仔细分析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的不够彻底以及教师在备课中预设的问题也较少而造成的.因此,引起我对本节课的思考,究竟怎样设计这节课才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在一所镇中心小学听了一节课,教学内容是“8加几”(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这节课引起了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犤我的困惑犦这节课到底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在课堂教学的总结部分,教师亲切地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是:我学会了  相似文献   

19.
张艳 《考试周刊》2010,(53):85-86
一、背景介绍 本节教材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6-87页的内容.选用这节课的原因是因为过去我曾选用这节课作为教学公开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时的授课方式为普通的启发式教学.本堂课是由教研室安排我去外校上的一堂优质课,所采用的上课方式是研讨式.由于考虑到许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密铺的知识,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密铺知识的兴趣并获得教学的真实感,因而课前未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我也未与学生见面.  相似文献   

20.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的途径非常奇妙。活动当天签到时,每位教师都领了一张号码牌,我猜想:互动环节时多半是要抽号回答问题了。当第一节课结束后,张老师在做第二节课的教学准备,却迟迟未见学生来,正在纳闷时,张老师说话了:“今天这节课的学生有点特别,请大家取出号码牌,号码牌上打有星号的老师请起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