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通过生物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  相似文献   

2.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但科学课程是否意味着只强调科学教育呢?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前言中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课程性质,《课标》也明确规定:“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这是我国对高中课程性质的基本定位。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新课程的实施对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要求。笔者从4个方面讨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结合实际就课堂教学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牛艳玲 《考试周刊》2011,(31):177-177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物课程要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能够正确  相似文献   

8.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前言部分有关生物课程的性质明确提出: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现行的生物新课程标准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标志.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从技术层面上实施课标中的要求,使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和每一个教学行为呢?这对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赵其刚 《教学月刊》2007,(10):19-2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生物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这种课程目标的改变必然导致评价的指导思想演变为"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从而进一步导致从评价的理念、原则、技术到实施过程的整个评价体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课程的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广州市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参加一周的学农实践,主要以生物知识和农业知识的学习应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所谓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把生物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  相似文献   

14.
宋兆敏 《成才之路》2013,(23):19-19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要"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教育心理学指出:  相似文献   

15.
徐庆侠 《快乐阅读》2011,(22):27-29
从近几年生物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生物学的学科特点、生物科学的发展方向、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在生物高考复习,实施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介绍生物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生物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促进了教学大纲的实现,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余音绕梁     
“必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的体现。必须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建立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标准和检测制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环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广泛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意志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提出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四个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  相似文献   

18.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生物课程对探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生物课程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生物新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由于高考生物科所占分值相对较少,课时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学习不重视,兴趣不浓,生物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教学,努力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生物课程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生物新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由于高考生物科所占分值相对较少,课时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学习不重视,兴趣不浓,生物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教学,努力使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