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波 《教师》2010,(29):112-112
中国钢琴曲创作在一百年的过程中,经过几代音乐家的努力,涌现了大量富有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显示了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多数作品具有以主调音乐创作为主流,以优秀民歌、古曲、戏曲、器乐曲为素材改编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我国作曲家将戏曲元素运用到小提琴作品中,创作出大量的即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风格又展示出小提琴音乐特质的作品。这些形式独特的作品,拓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为演奏者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艺术平台。本文将从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历史、小提琴演奏与戏曲艺术融合等方面分析戏曲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回忆》是由刘星先生创作的第一首中阮协奏曲,自1987年在中国第一届艺术节首演以来,填补了阮演奏艺术中的协奏曲空缺,为阮演奏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并让阮演奏走进人们的视野,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文章以中阮作品《云南回忆》创作背景及影响、创作特征及演奏难点为切入点,重点从演奏姿势、演奏呼吸、左右手弹奏、演奏情绪、演奏思维五个方面探究中阮作品《云南回忆》的演奏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曹禺的作品《雷雨》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我国的戏剧创作引向了高潮。曹禺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为其在中国的戏剧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曹禺的作品《雷雨》为案例,对曹禺的艺术世界进行剖析,从而对曹禺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解读。  相似文献   

5.
曹禺的作品《雷雨》对我国的戏剧创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我国的戏剧创作引向了高潮。曹禺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塑造人物的独特手法,为其在中国的戏剧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主要以曹禺的作品《雷雨》为案例,对曹禺的艺术世界进行剖析,从而对曹禺的作品进行更加深入地解读。  相似文献   

6.
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其创作能力为西班牙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其《稻草人》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曲调艺术,同时还结合了一定的绘画艺术以及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特点,为此,在本文中特选择以《稻草人》作品为例,深度解析此作品的创作风格以及演奏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王志信先生经过长期努力探索创作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其中大多数都属于民族声乐作品.他的作品题材类型风格多样,旋律特点优美流畅,富有亲切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和很大的艺术魅力.曲式创作借鉴外来的作曲技巧,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被广泛传唱,并且受到声乐艺术理论工作者的推崇,他的作品演唱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成为本科院校教学及音乐会演唱常用曲目,他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教学实践和声乐演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创作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中国传统彩陶文化及色彩在现代陶艺的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彩陶传统装饰文化艺术与现代形态造型艺术的互补,揭示了传统彩陶艺术与现代社会人生往复流转、浑然一体、互依互生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把传统彩陶装饰元素当作陶瓷艺术造型主体精神的形式载体之一,创造出具有强烈民族特性的全新的中国现代陶艺作品,从而创立一种具有民族风格和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是中国现代陶艺家共同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垠。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各艺术领域的延伸,民族器乐艺术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世界民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都衍生了不同的民族器乐作品。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作品本身倚靠中国传统文化渗入,自觉地对本民族艺术发扬与继承,这种特点也自然地融入到当代的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并愈发明显。作者以当代作曲家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为例,从演绎方式、释义过程、气质延伸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与解读当代民族器乐作品创作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小号是西洋铜管乐器中的一种,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穿透力强等特点,是独奏、重奏、合奏、协奏的理想乐器.小号自传入中国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国小号作品在创作和演奏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在创作、演奏还是教学中,我们都要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小号艺术的演奏和技术技巧,继承中国优秀的音乐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小号艺术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小号艺术的发展,推进小号艺术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写作小说前后达三十年,写出作品四十篇.在郭沫若一生的著作中,小说作品的数量并不算多.但郭沫若以浪漫主义的创作,同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并立于世,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先驱,显示了新文学运动的实绩,为后人创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钢琴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赵元任在上世纪初创作的《和平进行曲》是目前发现并留有资料的最早的中国钢琴作品。从二十世纪以来,我国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钢琴家,并将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和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的作曲技巧相融合,创作出了众多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钢琴作品,为我国钢琴创作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到了推动作用,奠定了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在世界钢琴艺术体系中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钢琴艺术是如何逐步开始吸收、融合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钢琴音乐形式和风格的,以历史脉络为主线进行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历程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黎英海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在声乐、器乐创作与音乐理论研究领域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春晓》是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整理的艺术歌曲。在这首歌曲中,他以独特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形象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融为一体,成为音乐创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文中主要通过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特点分析,以充分展现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有着独特的发展历史,而且各种钢琴作品在创作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创作特征和艺术情怀。研究一种艺术创作特点,可以依据调查法、文献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在传统和现代技法及作品创作理念相结合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著名的创作方法,全面探究。本文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理念和特点入手,对钢琴作品风格上的特征、创作手法上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索一些作品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15.
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其创作的话剧凸显时代氛围的同时又能表达出温馨、轻柔的浪漫韵致,在中国现代话剧的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以中国民族传统戏剧文化为蓝本,结合西方文化的戏剧精华进行创作,实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高度融合。本文以其独幕剧作品《咖啡店之一夜》为例,对其话剧作品的艺术结构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程丽华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06-107
清代初期女词人吴绡,有着女性词人独特的感知和表达魅力,她的作品清丽、灵秀、自然,饱含真情,是清代女性作家的代表,其创作具有纯粹性,情感具有深婉性,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创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境内朝鲜族人生活在东北地区,这些区域大多与朝鲜、韩国、俄罗斯接壤,不仅拥有众多的人口资源和宽广的地域,还在民族文化、歌曲艺术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本文以《啊,长白山》和《金达莱故乡》两首创作歌曲为例,研究了作品的"长短"组合特点,以及词曲结合、演唱中的轻重规律、咬字、吐字的"长短"结合与变化问题,透视了作品中富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同一时间段内有重音的和无重音的节拍与独特的民族调式、民族节奏、节拍设计结合效果问题.本文认为,这些朝鲜族创作歌曲特征的形成,除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表达影响元素外,还与中国文艺领域继承传统、吸收西方、东西兼容的创作环境、气氛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孙犁具有和其他工农兵文学作家不同的创作精神。他建国前的小说,在构思与选材方面,以独特的视角对接“为工农兵”的大方向;在思想与情感方面,以对真善美的发现和欣赏的心态,赞颂工农兵的斗争生活;在情趣与风格方面,以独特的艺术情趣和艺术理想,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总起来说,就是“遵循大方向,坚持独特”。这种创作精神决定了他的作品具有和其他工农兵文学不同的面貌,而这些作品,却又从另一侧面代表了上一世纪工农兵文学的文学成就。它和其他规范性的工农兵文学作品一起,共同表现出工农兵文学的多样性。当今,发扬孙犁的这种创作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施光南是20世纪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及器乐作品,其中对于歌剧创作的追求贯穿了他的创作生涯。施光南创作的歌剧《伤逝》和《屈原》开创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严肃歌剧创作的先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施光南歌剧音乐创作的艺术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性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何占豪先生的创作积极拓展了筝乐艺术的新道路,使传统筝乐发展有了历史性突破。其作品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在中国传统器乐作品的编创中融入新的创作理念,借鉴西方曲式结构,把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音乐与西方音乐文化结合,给人们带来了审美意识的变化,将中国古老传统的民族乐器推向世界、面向全球化。本文主要以何占豪先生的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初步探索何占豪先生古筝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何占豪先生的古筝作品为筝乐发展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