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则天武举制度的创立,解决了民间习武合法性的问题,提升了古代武术的社会地位,有助于增强民众体质,促进了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古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在我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1912年与1913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把"学堂"改称"学校",在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之中,体育教育的改革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学校体育教育从"兵式体操"转向真正的田径、球类等体育内容,又增加了武术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之初"国人多弃体育技击而不讲,则致社会个人积弱愈甚",学校大力推广西洋兵操,中华武术有被遗弃的可能。武术界人士发出了在学堂里开设武术课程的呼声,众多民间武术名家走进学堂传习武术技艺,为中华武术的推广提供了多种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对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的体育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武术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不仅具有武术自身的功能,还很大程度上发扬了中华武术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武术教育的SWOT进行了简单分析和研究,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  相似文献   

5.
姚楠 《大观周刊》2010,(37):142-142
“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提出和武术散打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体育中已经开展了武术散打教学,这是武术散打发展的结果。但武术散打是一项典型的竞技体育,所以对普通大学生开展散打运动,无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还是教学内容设置都应引起教育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樊勇 《兰台世界》2013,(27):21-22
研究清末武举废除对中国武术运动的影响,发现其推动武术在民间的开展、提高民间习武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艺、促进中国现代武术教育的发展以及提高武术的社会地位,形成尚武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是武术运动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长期存在于历史长河中,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紧密相连,深受社会背景变革的影响和制约,不断流传演变. 一、武术名称的流变 原始人手持各种武器,做种种击刺动作演练,称为"武舞","武舞"恐怕是"武术"萌生阶段较正式的名字了.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位武术高手,并且一生从事武术教育活动。孔子以"仁"作为其武学教育的核心思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提倡"教民以仁战"。  相似文献   

9.
武术乃中华之瑰宝。足以令国人引以自豪,令世人为之仰慕。民国时期把武术称为国术就说明了这一点。 武术从民国初年开始公开传习。民国七年(1918年)经北京体育研究社呈请教育部列武术为中小学必修课,并将该提案提请全国教育会议通过后,使武术得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张之江是西北军的高级将领,后由蒋介石调任为中央国术馆馆长。本文介绍了张之江对弘扬与发展我国传统武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创办的以武术为主科的国术体育专科学校,使我国近代武术教育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文化生态空间的改变,我国许多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衰落。作为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文化也同样日渐式微。目前,武术文化资源保护、武术文化传承、武术产业发展、武术行业管理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笔者参与了2017年南风窗"调研中国·广州观察"博士社会调查专题项目,带领团队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此调研项目得到了南风窗杂志社的大力支持,最终形成了一份2万余字的调查报道。基于此次调研,笔者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武术文化大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类期刊的重要使命是普及、传播、发扬光大传统武术文化,也是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进入21世纪后,受到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的冲击,武术类期刊这一传统纸质媒体受到了很大挑战,陷入了读者群体减少、发行量萎缩、广告业务下滑等困境中,前景堪忧.该类期刊应何去何从?如何化解目前的问题,怎样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些是学界和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唐豪的生平及其与武术的不解之缘、唐豪的武术研究经历、唐豪的武学思想及观点,以期望对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10):42-4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综合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武侠影视在传播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总结。研究表明:武侠影视在传播上,突破了武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不同类别的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实现了武侠影视的全球展示与传播;武侠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凸显了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有效地增强了武术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了武术传播的效果,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润波 《北京档案》2007,(10):34-36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一个民间武术社团,1909年由上海爱国富绅聘请津门大侠霍元甲一同创办,初名精武体操学校,1911年改称上海精武体操学校,1916年又改称上海精武体育会.  相似文献   

16.
路生文 《大观周刊》2011,(44):183-183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通过调查总体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作为一班之主班主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8):95-1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武术节目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纵向的梳理,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提出:央视春晚武术节目通过采用弘扬武术精神、厚植文化底蕴、传播武术传统、丰富内容形式、融合现代科技等方法,铸就了节目之魂、丰富了节目内涵、夯实了节目根基、创新了节目表达、提升了节目表演效果,使之成为展现武术绝技、传承武术传统文化、反映武术时代风貌、引领武术时代潮流的央视春晚武术节目。  相似文献   

18.
《北京档案》2007,(10):F0002-F0002
上海精武体育会是一个民间武术社团,1909年由上海爱国富绅聘请津门大侠霍元甲一同创办,初名精武体操学校,1911年改称上海精武体操学校,1916年又改称上海精武体育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宋代武术组织是我国古代武术组织繁荣昌盛的起始,不管是军事性武术、城镇套子武术,还是武艺结社组织,都体现出了宋代武术灿烂辉煌的繁荣景象。而宋代民间武术组织更是种类繁多,涉及范围广泛,涉及了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并且其结构组织紧密,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同时,宋代民间武术组织的规模、活动使单调的军事技术朝着多样式方向发展,加强了武术表演的色彩,并且教养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健身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武术的技击功能无形中被削弱,为明清武术的繁荣奠定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武术的分家以及后世门派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刘丽君 《兰台世界》2012,(12):48-49
明代是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民间武术活动空前活跃,开始形成多种风格的流派,并留下了大量研究武术技术与学理的著述,为后世研究武术、推动武术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