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教师们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阅读,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当中所蕴含的真善美.达到提高审美情趣和走进文本的目的。可是到了初中阶段.很多语文教师只关注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了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阅读这一块.基本已丢失或流于形式。而语文教学,一旦缺少了审美情趣的培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失去它的吸引力和语文科应有的想象力培养、理解力培养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所以我觉得.情感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刘素娟 《大观周刊》2012,(24):334-334
作为一名教师,在我从教的这些年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理解及写作的能力都与阅读是离不开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教学目标。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实施渠道在课外,管理和控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课外阅读杂乱无章,教师指导较为困难。如何切实、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呢?我认为从语文课本入手,适宜地补充阅读文章,以课内带动课外,内外联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金玉 《大观周刊》2012,(31):234-234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甚至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课外阅读能够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  相似文献   

4.
赵超丽 《大观周刊》2013,(3):106-10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通往美好心灵的小路;是滋润心田的雨露;是自我教育的良师。课外阅读则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扩大阅读量开辟阅读场所,立足课本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进行口语交际等方法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促进语文教学。同时,课外阅读是时代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论述图书馆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如何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范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传授课外阅读的科学方法和开展阅读效果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国斌 《大观周刊》2013,(3):107-107
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的培养主要来自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指导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唤醒学生阅读动机。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给语文教学插上翱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一直以来它被“肢体解剖”式的课文讲解所代替,远远没有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本人在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74.5%的人认为,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调查显示,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同样相等。语文教学要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单靠课内是不行的,须课内课外两手抓。学生往往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有…  相似文献   

8.
周小梅 《大观周刊》2012,(10):183-183
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作为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们都深有体会。我曾经在教初三时做过统计,班里读过四大古典名著的学生不超过五分之一,了解鲁迅、巴金等现代作家作品的就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有缺少阅读时间、缺少阅读书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针对原因从保证阅读时间、挖掘阅读资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四方面提出指导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和重要职责。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读目标。我们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们要深化学生合作意识,激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从媒介素养角度认识名著出版物媒介素养是从阅读素养延伸而来的,提高青少年的阅读素养和媒介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而语文教学是提高中小学生阅读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最好课堂,语文教师不仅要讲授语文课本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课外书籍,养成独立阅读和评判书籍的能力。根据有关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高中生要"具有  相似文献   

10.
黄会粉 《大观周刊》2012,(19):204-204
教育家李镇西说过,没有一点的阅读量,谈不上中国的教育,更谈不上写作水平的提高。写作能力的高低与课外阅读是有关系的。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大量的阅读,我发现写作水平的提高与阅读量的多少成正比,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学生的阅读量越多越大越广,语文素养,写作水平和语文成绩相对就好;阅读量较少或根本不看课外书籍的学生,语文素养写作水平和语文成绩相对就差。下面我简单谈谈课外阅读与习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欧阳云见 《大观周刊》2012,(48):262-26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2.
白春芳 《大观周刊》2011,(39):129-129
作为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加强课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以适应时代选拔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王培河 《大观周刊》2011,(27):195-196
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开展好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很少,这自然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杨永琴 《大观周刊》2011,(23):225-225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林占朝 《大观周刊》2011,(27):196-196
语文教学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是当今的一大弊端。为此,我们要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欣赏课;并注重阅读效果,从数量和质量上为他们制定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悟,提高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尹华健 《大观周刊》2011,(22):68-68
课外阅读是阅读的主要形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获取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学究竟怎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17.
李易方 《大观周刊》2012,(38):223-223
我们认为研究性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注重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分享.以期学生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设情景,组织问题,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步骤、鉴赏的认知策略和途径,为学生提供阅读的内在支撑条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运作状态。这两者之间前者是目的.是我们追求的理想阅读教学;后者是手段,是方法,是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教学课外阅读课文《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东云浮地区乡村小学生的课外书籍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他们的阅读偏好以及阅读行为现状,发现乡村儿童的课外阅读偏好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多以被动学习和阅读为主,分享交流较少;他们的课外阅读行为与自身的语文成绩相关。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教育者、家长、学校、乡村图书馆如何促进乡村儿童课外阅读行为的策略,旨在为研究乡村儿童课外阅读提供新思路,促进乡村儿童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9.
陈金婵 《大观周刊》2012,(31):241-2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都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望强。但人生阅历、经验不足,在阅读范围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把握上,还需要老师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采取系列指导。  相似文献   

20.
薛书锐 《大观周刊》2012,(50):259-259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因此.无论足“教”还是“学”.阅读都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以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挥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工作,切实采取各了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学生阅读理解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