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整风运动的原因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兰台世界》2006,(16):53-54
延安整风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它的历史功绩巨大,现实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2.
彭伟 《湖北档案》2023,(7):10-11
<正>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开展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即延安整风运动。通过这场整风运动,总结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的思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在抗战的紧要关头集中开展的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谋远虑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造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当年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作为延安精神的一个缩影.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中共颁行并且组织实施了大量的对青年知识分子教育的有效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逐步走向了成熟,促进了延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继续执行正确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了最广泛的知识分子,将青年分子作为战胜敌人、推进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是党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党工作的生命线。而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的历史上极为关键的转折时期,经过这一时期的过渡,党实现了由弱转强,无论在军事水平上,还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6.
胡亮 《编辑之友》2023,(1):93-101
文艺出版是延安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类型主要包括文化艺术类书籍与报刊。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创构的新的文艺出版形态,其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为贯彻落实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所提出的“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及“人民的文艺”等文艺发展的新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延安地区蓬勃开展的戏剧戏曲、秧歌剧、新歌剧创作热潮,事实上也为各类别的延安文艺出版提供了必需的客观基础及传播发行的可能。因此,从出版史料研究角度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的发展历程进行专门性的历史考察及学术整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冯芸  吴非 《新闻知识》2006,(2):28-31
一、研究背景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老区, 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号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是在延安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勇敢探索和科学论证, 该报的几次成功改版更为我国的党报改革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当时新华社、解放日报编辑部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一延安的清凉山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摇篮,和延安人民一道孕育出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从创建到现在已经四十三周年。回顾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历史,开头有六年多时间是在延安度过的。我们党在延安的时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伟大胜利;进行了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整风运动;举行了在党的历史上永放光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从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为建立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计和政策,确定了党的三大作风。在党中央和毛泽  相似文献   

9.
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延安成了照耀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大批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集中到了延安。 1938年10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解放区处于时局较少变化的时期,特别是党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这就使党中央能够充分利用战争的间隙,开展我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学习运动。 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由于财力人力的局限,不可能举办大量的学校。因此,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还只能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从中央委员会各级干部学习较高的理论起,一直到各机关事务人员学习文化止,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增进革命知识,培养政治远见。 事实上,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论述了抗日时期中共延安党建工作的时代特色:统一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壮大基层党组织;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夯实党建理论基础;发展知识分子入党,培养优秀党员干部。对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党建工作进行历史回顾,总结其中的党建工作经验,对于加强我国目前的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勋亚 《今传媒》2012,(5):46-47
延安时期,新闻事业作为共产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这样的历史责任就使得延安新闻工作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工作的新闻伦理观,推究其明显的党性和阶级性形成原因,与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1945年7月,为加强党对绥远地区的领导,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决定,将塞北区行署改为绥蒙政府,任命乌兰夫为主席。8月.乌兰夫奉中共中央派遣,恋恋不舍地离开延安.率领大批蒙汉干部回到内蒙古地区,开展民族自治运动。自1941年8月从新三师回到延安.整整四个年头.乌兰夫一直从事民族工作.曾担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处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始于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以民族大义求生存,以人民抗战谋发展,积极主动地争取国际社会话语权,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新闻资源,先是寻找机会委托别人去说,继而创造条件自己直接去说,特殊情况下任由对手去说,始终保持一种开明、开放、开阔的视野和态度.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行边区范围内的人民普选.延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体系基本建立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农村选举的宣传报道中,延安的媒体在宣传动员、全面报道、与群众互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延安时期民主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中占有重要的研究地位,其相关活动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延安时期党的政治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政治家和记者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对当今政治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冷西同志是延安时期的老新闻工作者,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笔墨记录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这一段辉煌壮丽的历史;他的心火点燃过千百万人的激情.跟随中国共产党投身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63岁的冷西同志重新回到新闻宣传战线.担任广播电视部部长.此后又担任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主流期刊,自1923年创刊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百年办刊历程经“三停三复”。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第二次复刊的产物。延安复刊后的《中国青年》把宣传抗日政策、动员青年投身抗日救亡作为当时的中心任务,在指导青年运动、鼓舞青年斗志、培养优秀青年干部、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坚持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始终围绕青年关切话题展开讨论,将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有机结合,真正“为革命的青年作革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安排毛泽东访问美国,邀请蒋介石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延安的两件异想天开的事情。虽然这两件事都没有实现,并被后来的历史教科书忽略不计,但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它们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开创历史局面的超凡想象力。其中拟请蒋介石担任延安鲁艺院长,就是一个持续数年、深谋远虑的政治策划。  相似文献   

19.
邓发是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著名的中国工人运动领袖.1940年2月,由他在革命圣地延安主持创办的《中国工人》月刊,在教育和指导工人运动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和团结工人群众的桥梁.邓发参与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并撰写大量文章.他的诸多编辑思想对当前的编辑出版工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40年12月30日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正义声音响遍全中国.它宣告,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它揭开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页、写下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的广播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