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随着传媒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传统纸质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激烈竞争。近些年来,传统纸质媒体以深度报道作为扩大影响力的有力武器,着力做好深度报道。如《南方周末》一贯坚持的以深度报道为主打的办报理念,《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解放日报》的"特别报道"等深度报道,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当下,如何做好深度报道,增强深度报道的吸引力,已经成为各  相似文献   

2.
广播深度报道在当今媒体竞争中大有可为,但地方台媒体中,量少、深度不深、深度不新、深度不快是主要问题,要想让深度报道既有思想性,又有时效性,就要强化记者的功力。打造专家型记者,学习型团队,提前做好策划,才能为深度报道的"诞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发展面临着巨大冲击与挑战,广播电视媒体也不例外,在传播方式、素材采集、营销宣传等方面也要与时俱进,作出改变。其中,深度报道被大量实践证明能够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行业竞争力,所以广播电视媒体要着力于深度报道这一新闻报道形式,同时正视目前在深度报道中的困境,通过提高深度报道时效性、从细节着手做好采访调查、丰富深度报道表现形式、重视挖掘深层次材料、客观合理发表新闻评论等一系列策略,帮助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走出困境,实现深度报道工作的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4.
在融媒体时代下,大量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融合,广播媒体要想在众多媒体中占据有利地位,有效提升自身公信力与权威性,就必须发挥广播深度报道优势,通过移动收听、形象说理以及声情并茂优势在众多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向社会大众带来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的广播报道。本文对融媒体时代广播报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如何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5.
汤铭 《新闻传播》2010,(7):132-132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资源日益丰富,作为电视媒体及电视新闻,要积极适应市场和受众的需求,深度报道就是电视新闻中最重要的手段。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对如何做好深度报道进行深入探讨,为新闻工作者更好地运用和把握电视深度报道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下,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化、表层化的报道,对信息深度、广度的需求日益增长。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报道,成为了报纸与其他媒体竞争致胜的利器。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挥党报优势加强策划,另辟蹊径做好独家深度报道"和"对民生热线刨根问底,抓好追踪式深度报道"两方面来"突围"。  相似文献   

7.
做好深度报道,是媒体提升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信息爆炸、自媒体加速裂变、传统媒体大力推进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度报道面临人才、财力、机制等诸多方面挑战。证券时报以深度报道为突破口,努力当好中国财经领域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国家队”,积极发挥舆论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是一个"时效决定命运"的时代,但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这场"新闻时效性"竞争中不占优势,所以必须另寻生存之道,做好深度报道被其视作"救命稻草"。"热点新闻报道"则为其做好深度报道提供了首选,所以"如何做好热点新闻报道"成为报纸媒体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前段时间报纸媒体对"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分析,找出些许共性,希望可以提供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谈做好报纸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世德 《新闻窗》2011,(6):43-44
随着传媒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媒体竞争正不断加剧。近些年来,传统纸质媒体以深度报道作为扩大影响力的有力武器,着力做好深度报道。地方党报如何运用深度报道,做深做透区域新闻,以其独到的深刻性、思想性、可读性吸引本地受众,引领社会舆论,是在新的竞争形势下谋求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提高媒体影响力,深度报道不可或缺。媒体要探寻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把新闻活动融入社会发展进步中。近年来,湖州晚报把深度报道的视角投向"挑战一应战"的社会运动模式,寻找时代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从发展轨迹看问题深度报道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问题意识。深入事件挖掘真相、寻求社会问题解决之道,是深度报道的使命。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产生新的问题,理性看待这些问题,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时代,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革,地市党报受到剧烈冲击,如何在全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地市党报的重要课题。地市党报要想在传播媒体快速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大爆炸的今天继续生存并有所发展,就必须做好深度报道。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深度报道是地市党报的创新之路,也是地市党报实现突围的一条重要途径,河南鹤壁日报在新闻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对深度报道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时代,在时效性、新鲜性、互动性、便携性方面不具有任何优势的纸媒,做好文字组合报道这类思想性强、化整为零的深度报道,再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扩大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彰显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对融媒体时代纸媒如何做好文字组合报道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多篇文字组合报道采编和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和研究,旨在为纸媒做好文字组合报道提供操作层面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岐 《新闻世界》2012,(8):57-58
解释性报道作为当今媒体拓展深度报道的利器,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只要我们依据电视的传播特性,从整体上把握电视传播优势,电视媒体在做好解释性报道方面就一定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是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的名句。它告诉我们的是,虽然深入难,但深处的"风景"却独特、迷人。同理,做好深度新闻报道不容易,但它却是吸引万千读者的新闻法宝!如今网络资讯发达,如果没有特别鲜活生动的深度报道,纸质媒体如何"引人入胜"呢?多媒体时代,纸媒又怎么在激烈的媒体新闻竞争中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5.
面对网络媒体异军突起,报纸的深度报道成为众多媒体借以展开激烈竞争的又一载体.做好深度报道要从三个方面人手:采访突破、善做"思想者"、快速制胜.就此,<佛山日报>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对于一个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的深入发掘报道,是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的非常规“重磅武器”。这也需要承担采写任务的记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付出大量的劳动,包括对事实的采集、思想的提炼和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等。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做好深度报道,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媒体扩大影响力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电视的深度报道作为新闻传播活动深入发展的产物,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本文主要探讨电视在从事深度报道方面存在的优势以及电视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做好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8.
"转瞬即逝、缺乏深度",似乎是电视媒体无法超越纸质媒体的鸿沟。在信息爆炸、快餐文化的今天,如何让电视告别"肤浅",弥补自己深度不足的缺点,成为电视新闻人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覆盖有限的城市电视台,只有认真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找到自己的根本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新闻报道拓宽的是受众的传播力,而深度报道就是提升新闻舆论对受众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融媒体,使信息传播渠道与媒介更加多元化,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做精深度报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深度报道的选题和策划、深度报道的采访、深度报道的写作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当前媒体工作者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在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的格局之下,以及现代人们对于新闻报道要具有更加深刻性和思考性的要求下,深度报道不仅仅成为了传统媒体——报纸体现其格调和品质的有力武器,也逐渐成为新兴媒体发展的阶梯之一。然而,在这个娱乐化、大众化的新闻报道背景之下,灾难性报道以其最大特点"突发性",一旦发生,必然会迅速成为舆论的焦点。因此,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前提下,如何做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准确有效工作,成为了新闻媒体不能逃避的话题。本文首先是对国内灾难性报道的现状进行粗略研究,力图能把我国主流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其次是以《南方周末》为例选取两至三个具体的案例,通过媒体具体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来用事实说话;接着是通过对我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分析,概括说明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特点及趋势;最后是引申出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不足,并对此提出相关的改进展望,寻求我国灾难性深度报道的生机与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