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常见体育新闻的标题喜用“征服”一词,但“征服”是可以随便用的吗?我看不能。比如二李(李铁、李玮峰)去英国踢球,首次上场,上海劳动报8月5日就用了一个大标题作报道:《二李亮相征服埃弗顿》其实,文中所述二李上场,各有表现,李铁略好一些,但也有失误,如此而已,标题上就用了“征服”一词,看来记者是被“征  相似文献   

2.
作者原稿标题: 主标题——“上海饮食业适应多层次消费”副题——“钱少图个饱钱多吃得好中西餐宴席小吃任君挑”编辑修改后大样上的标题: 肩(眉)题——“上海饮食业”王标题——“适应多层次消费”副题——“钱少图个饱钱多吃得好中西餐宴席小吃任君挑”经过编辑再次修改见报标题: 肩(眉)题——“在浦江两岸吃饭,钱少图个饱,钱多吃得好,中西餐宴席  相似文献   

3.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的优劣,常常是新闻作品高下的标志.一篇新闻作品如果有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文章戴上了一顶华丽的桂冠,使文章即刻生辉.一位老报人说过一句话:"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对记者编辑而言,有一定的道理.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的注意,激起人的阅读欲望;差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常常被一掠而过.从这个意义上讲,标题是否吸引人,决定了一篇新闻作品是否被读者阅读,题好不止一半文了.  相似文献   

4.
上海某日报5版有这样一条标题: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不止(主题);记曹杨街道花溪园居委会退休党员张绍铨(副题)。上述副题中"退休党员"之说很值得一议。说到退休,人们不难理解:某人原来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后来到了一定年龄退下来了,这就是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识货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毛泽东同志说“有比较才能鉴别”。这些都是对人们识别事物优劣经验的正确总结,也是教育人们分辨事物好坏的一种正确方法。要识别一条政法消息(以下简称消息)的标题好或不好,也应该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一条消息标题的好与不好,一般指的是:标题对“三性”——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表达得怎样?对“三性”表达得越充分的标题就越好;表达得不充分甚至表达错了的,当然就不是好标题了。这次先研讨准确性。这  相似文献   

6.
标题要有深度、有力量,就要善于从新闻事实中引出道理,给读者以思索和启迪。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我国报纸上有条好标题:一叶知秋意大利投降当时,人们看了这条标题,就联想到德国法西斯也快要完蛋了。“一叶知秋”四字蕴含哲理,有较强的思想性和预见性。果然,一年多后,德、日法西斯就失败投降  相似文献   

7.
[以物拟人]1997年5月,有一则报道说,为了保住市区一片独一无二的古树群,上海地铁二号线居然选择了成本最高、投入最大的设计施工方案,为古树群让道。《扬子晚报》对此报道做的标题是:为34棵百年梧桐思量一年(引)上海地铁不惜血本绕道(主)《新民晚报》的标题是:申城保护绿化史上一大奇迹(引)地铁,为古树让道(主)前者引题具体形象,交代了地铁绕道的背景。后者主题好,连标点只有8  相似文献   

8.
2月25日,《新京报》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标题为“海洋馆雄海马发情期自编自导上演怀孕骗局”,一看这标题就特别地刺激眼球,试想海马都通了人性了,还有计划有预谋地自编自导给人上演了怀孕骗局,如此奇闻,哪位读者不想看个明白。下面导语更“惟妙惟肖”,说上海海洋馆内一条雄海马难耐寂寞假怀孕,多天获得加餐等“特护”服务。让人看上去,就像人本来就能跟海马进行言语交流似的,而这些都是海马的交代坦白。而再往下看新闻正文却发现,事情全不是标题与导语所描述的那么回事。原来工作人员发现海马身前的育儿袋鼓起来,以为其怀孕了就加强了对其照…  相似文献   

9.
在当年的报纸评读会上,胡乔木经常谈到报纸上标题的重要意义。他说:“报纸上那么多的新闻和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因此人们养成了一个习惯,看报首先看标题。根据标题寻找爱读的新闻和文章。”有一次,胡乔木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标题好比人的外貌,一个人眉目清秀,态度和霭可亲,说话有风趣,谁都愿意接近他。报纸上的标题也是这样,如果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标题生动活泼,有趣味,或者立意新、角度新,有独到之处,就能吸引读者去读它。五十年代的人民日报上,虽然也有不少好的标题,但是充斥着版面的是一般化、干巴巴的所谓“一句话标题”。胡乔木对此很不满意,常常抓住一些具体事例,发表他的意见,有时还夹带着一些富有讽刺意味的语句,引起了大家的笑声,活跃了评读会上的气氛。记得有一天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春光满园》的通讯,报道的是大连高压阀门厂庆功会以  相似文献   

10.
樊成 《新闻爱好者》2006,(10):39-40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刺激受众感官、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在《当代新闻学》中指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他吸引力的大小。”胡乔木同志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标题常常被喻为新闻的眼睛,哪双“眼睛”最明亮,哪条新闻也就最能吸引人。为此…  相似文献   

11.
正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稿件的"灵魂"。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因此,做好新闻的标题,对于在一瞬间勾住读者的视线,进而引人入胜,取得现代传播的预期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制作新闻标题的原则。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这就说明了一个常理:"标题是最先和读者见面的,一条新闻能不能吸引读者去看,能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标题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制作一个好标题给一篇新闻增辉添彩,起  相似文献   

12.
王威 《新闻前哨》2000,(9):43-44
新闻摄影报道是有标题好,还是没有标题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想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那是同家人一次对话中萌发的。 我父亲在大学里从事新闻理论教学工作,但他对这新闻摄影报道也很有兴趣,特别是在我干上摄影记者这个工作以后,《湖北日报》他天天看,我发表在报纸上的图片报道成了他日常话题和评论对象,少不了要与我谈些想法与意见。一次他边翻阅《湖北日报》边问我:“你们报上的图片有的有标题,有的没有标题,你说那个好?”我肯定地回答:“当然有标题好!”“那为什么有些摄影报道没有标上标题呢?”我说:“这…  相似文献   

13.
改题札记     
例 8、如临其境写新闻,现场采访最动人。拟标题,有现场感才生动。报纸上社会新闻日益增多,其中有具体情节的描述,因此制作标题也要有声有色。1986年12月9日,《扬子晚报》刊登了一条上海滨海公园狮子咬人的新闻,原题为: 驯手不佳闹大祸上海滨海公园狮子咬人(主标) 我修改这条标题时,就着力于现场情节的描绘,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改后的标题为:  相似文献   

14.
6月17日,山西日报要闻版《市长“举报”污染》报道,说的是山西省临汾市市长张茂才,不分昼夜,遇到严重污染,就将具体污染事实告知环保部门依法处置。我觉得这一报道意义深刻。第一,标题的意义。《市长“举报”污染》这个标题,从表面上看,或许有人认为:市长就该管  相似文献   

15.
读报先读题,常常被上海解放日报上一些好标题所吸引住。所渭标题好,一是标出了新闻,二是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请看去年10月22日解放日报报道的郑州市生产的“万家乐”热水器发生十多起爆炸事故的消息,这一  相似文献   

16.
用四年的时间,来赢得重新在奥运赛场上奔跑的十几秒——"你觉得刘翔这次大概能跑多少?"主持人问我。——"13秒30左右吧!"我坐在嘉宾席回答。这是2009年9月20日,上海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一年后升级为钻石联赛),刘翔伤愈后的首战,我受上海电视台"新闻夜线"节目邀请,作为嘉宾一起直播并点评这场比赛。"好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看大屏幕。"主持人和我同时转身。发令枪响。起跑,过栏,到了后半程,我几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因为我明显感受到了刘翔的拼劲。"13秒15!"主持人在刘翔撞线后发出了惊喜的呼喊,随即转头问我:"你想到  相似文献   

17.
引用,即在标题中,引进新闻人物的话,或常用的俗语、成语、名句,使之言简意丰、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哲理性强的修辞方式。正确地使用引用辞格,能使标题语言生动活泼,增强表达效果。 引用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明引与暗引。 1、明引——即对题中引用的部分明确地标明出处或来源。它又可分为下面三种: (一)直接引用。一般都是直引原话并加上引号。如: (主)“好军嫂”登塔看上海 (副)她激动地说;“上海人那么热情,我忘记了旅途疲劳” (1995年1月18日《文汇报》) (二)间接引用。即作者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  相似文献   

18.
正"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彩的标题。"——摘自汤姆森《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篇新闻的标题就好比人的眼睛。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生长着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谁见到都要多看几眼,甚至在心里暗自称道:太美丽了!新闻的标题其实就是新闻的眼睛。新闻标题写的好,对受众的第一视觉冲击就猛  相似文献   

19.
最近读报,看到几组条新闻标题.其中一组标题可以概括为"不知所云",即检察日报2011年9月15日5版头条通讯的标题:她含情脉脉地望着他:"我想给你生孩子,没有那一纸婚约没关系."他一把推开她:"你昏啦!党纪政纪不能约束你,却能够制约我."一次偶然相遇,一份不敢公开的孽情,一段与权力金钱相纠缠的人生历程(引题)只因为人群中看了你一眼(主题)看了这样的标题,我的第一感觉,这是关于一段恋情的通讯,其实主题是揭露一个贪官和他情人的犯罪事实.这样严肃的话题,为什么标题给人色情小说的感觉?这组新闻标题的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采用的是现在网络"标题党"的设计风格,仅仅为了在词句上吸引人,以致让读者看了标题不知道文章到底报道什么,违背了新闻标题的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20.
从爱上新闻报道那一天始,我就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天不看报,就好象有好些事情没办似的,心里总不是滋味。看报,我除了学习人家好的导语、主题、结尾外,见了好的标题也总是爱不释手,把它抄到本子上,取名叫《标题夕拾》。到目前为止,我整整搜集了一本子好标题,大概有几千条吧。正是这些好标题对我写新闻报道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标题好象人的脸,是门面子,一个新颖、鲜明、形象、简练而又耐人寻味的标题,往往会一下子把读者吸引住,抓住读者。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