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关于评论选题的研究,已经讲了命题的确定和主题的提炼,现在来讲评论标题的制作。先讲一个四改评论标题的故事:新华日报记者处一位编辑同志,编了两篇新闻稿。一  相似文献   

2.
“十运会”报道中,各报的记者编辑深知制作标题的重要性,他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标题制作得多姿多彩,扣人心弦,使读者看到亮晶晶的诱人“眼睛”后,都为之一振,就觉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的标题制作谭伟新在广州新闻界,报社记者、编辑对稿件标题制作的重视是尽人皆知的。相比之下,电视传媒对新闻标题的制作就似乎远远谈不上“重视”了,有不少记者、编辑在写稿、改稿时不重视标题的制作,大多数电视新闻标题平淡无奇,一些标题存在字数太多、文不...  相似文献   

4.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好似人的眼睛。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令读者眼睛一亮、“一见钟情”,是编辑记者们苦苦追求的效果。“一人巧做千家饭,五味调和百味香”。说的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厨师,用酸、甜、苦、辣、成五种不同作料,做出千家人都爱吃的可口饭菜。我们的编辑常年要编辑成百上千篇稿件,制作出相应的标题,用什么“味”调和广大读者的口味呢?——要有点品位。品位即“文化味”、“雅味”。有些标题乍一看貌不惊人,细细品味,很有咂摸头。这是文化底  相似文献   

5.
最近,从一家报纸上见到这样一则言论标题:《莫把新闻当商品》。读罢,继而细看文章内容,方知作者批评的是那新闻稿一稿多投的现象。笔者是搞编辑工作的,可以说略知其中“行情”。现在,新闻稿一稿多投的现象恐怕并  相似文献   

6.
标题,是新闻的眉目,一条好的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使读者产生美感,也能美化报纸的版面。但是,一些记者、通讯员在写稿时却忽略了标题的制作,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内容好,标题无关紧要”,把制作标题的责任,推给了报纸编辑。其实,对编辑们来讲,编辑部每天来稿上千,若每篇都细看,恐怕也不太现实。编辑们往往采用“筛选法”,即先看标题,再看内容,如果标题引人,则“另眼看待”,若标题一般,一些内容好的稿子也可能会成为“漏网之鱼”。好标题,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诱惑。据笔者对100名军报读者调查,其中72人是先看标题,然后…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为,与都市生活类报纸相比,地方党报的弱势不是内容,而是标题。如“明确指出”、“着重强调”、“提出要求”、“扎实推进”、“认真开展”、“成绩斐然”、“效果显著”、“目标敲定”、“蓝图美好”等等,这些词语在标题中频繁重复,连编辑自己看着就脸红,又怎能叫读者不生厌呢?是不是党报编辑记者无能?非也。其实,党报的编辑记者多为多年的采编人员,完全有能力制作出准确、生动、可读的新闻标题来。那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曾伯炎 《新闻界》2001,(3):42-43
标题的雅俗分野 有人告诉我,缺少新闻时,做好一个标题,给人新鲜感,也算是新闻了。这也是在可为的范围内为之矣!我是很同情这种用心的。可是,做标题也有优劣,有的优雅,有的鄙俗,有的煽情,有的深蕴。例如在解放前的报林里,我就读到两类标题,都是编辑很费心机与心血制作的,既表现了不同的报格,也反映了编辑天壤之别的人格。其一:成都某报的社会新闻栏内醒目标题是:"昨日东大街,一刀伤二命",这标题吸引人不能不看内文,再看,所伤者,非人命,乃狗命也,为大街上一酒醉屠夫见两狗交尾,拔刀砍去而已。看罢,不禁有受骗之感,…  相似文献   

9.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大诗人杜甫的这种刻意追求的精神,古往今来为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确也写出了一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作。无疑,从精编新闻的角度来看,编辑也应有这种追求精神。有时为了制作一个不落俗套的标题,编辑真是煞费苦心,每当制作出一个新颖出色的标题,编辑自有“一吟双泪流”之感。然而,制作新闻标题毕竟不同于作诗,如果标题时在追求“惊人”上向前多迈一小步,“惊人”往往就会变成“蒙人”,从而收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请看1989年9月发表在《四平日报》  相似文献   

10.
夜幕降临,时事编辑匆匆走进办公室,一进入“角色”,便满脑子是版面加标题。时事编辑主要精力是处理好新华社电讯稿件。电讯稿不乏好标题,但也有一些标题需要时事编辑再加工。有些稿件经删节后,也需重作标题。因此,制作标题就成了时事编辑每天必唱的一出戏。同自由来稿一样,时事稿件的标题制作,也必须坚持题文一致的原则。为此,就  相似文献   

11.
李涛 《新闻世界》2012,(5):37-38
标题是报纸版面的“眼睛”,标题制作是新闻编辑中的重要一环。标题的制作受制于正文,要求准确、精当、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12.
三改标题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如何当好基层通讯员的短文,内容是自己从建立底稿本、标题库、剪贴本做起,注重在对比中学习,总结中提高的一些收获。当初制作的标题是《点滴招数伴我长进》,稿件写好后,通读全文,越品这副标题越没味,心想:自己制作的标题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怎能拴住读者挑剔的眼睛,又怎能叫编辑动心呢?我没有急于发稿。几经思考,又把标题改为《我的一招》,把标题和内容全部读了一遍,还是感到这标题缺乏新意,欠“火候”,我决定把原来制作的两个标题全部放弃。自己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全文,不知不觉中感到:这三点做法不正是自己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道路上拣到的三粒芝麻吗?我眼前一亮,工工整整的四个字《三粒芝麻》成了这篇文章的标题,稿件寄出后即被一家新闻专业刊物采用,样刊收到后,我看到“三粒芝麻”这个标题,编辑还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 “题好文一半”。一篇稿件,内容固然重要,鲜活意丰的标题也确确实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标题。标题是新闻之“目”,使新闻能够“眉目传情”,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课。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读者角度出发,去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实现人性化,展现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使新闻标题的信息揭示功能从“人”的角度通过“亲和”途径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应该是编辑的又一“必修课”。概言之,标题制作应当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一、记者要有标题意识翻开林林总总的新闻教科书,你会发现,大多将标题制作列为编辑学教程,给人印象似乎做标题是编辑的事, 而无关采访记者,这其实是一种偏见。的确,从寻常的采编流程来看,见诸报端的标题,制作职责明确为编辑, 做标题的首要责任在编辑。但是,这并  相似文献   

15.
在“读题时代”的今天.新闻标题对读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北京奥运会报道中.各报的编辑记者深知制作标题的重要性.他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标题制作得多姿多彩.扣人心弦.使读者看到亮晶晶的诱人“眼睛”后.为之一振.大有不睹不快之感。为了以飨读者.以资借鉴.笔者从部分报纸上选出如下种类体育新闻标题进行赏析.让我们共同去体会那种拼搏奋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吧.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在努力摸索着这样一条规律:标题制作的操作步骤。 从大的方面考虑,制作标题的过程可以从两个基本步骤出发去思考: 一、找出标题的“点” 所谓标题的“点”,也就是一篇文章中能提炼出标题的地方。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编辑在制作标题之前不可能先确定我要做成什么类型的标题,而必须是先完成对稿件的技术性处理后,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然后确定  相似文献   

17.
蔡韬 《新闻传播》2005,(8):42-42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标题是报纸的“广告、窗口、索引”。可见制作好标题有多重要!有一位老编辑说:“做好一道题,皱脱两撮眉。”足见制题之艰辛。下面就根据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制作标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特别是编辑.稿件的标题制作得好不好,是衡量他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尺度。何为“好”?当然是准确、简洁、生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工作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是很有些“门道”要讲究的。我认为,其核心的“门道”就是在标题制作中,要把握好“准”和“亮”的统一。下面结合一些不同报纸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时在标题制作上的差异,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其编辑制作标题的能力水平可以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9.
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中,经济新闻标题的制作是一个令编辑感到头痛的问题。这类标题之所以不能吸引人,是因为它们要么在标题中列举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要么以一些大而无当的抽象字眼来概括活生生的经济事实。这样的标题对于读者来说,不仅不能达到吸引读者阅读的积极效果,反而会使读者产生“疲倦反应”,对读者进一步阅读新闻起着一种“挡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文章之“眼”。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篇报道的成败。近几年来,随着新闻报道的不断改进,标题制作留给编辑记者发挥才华的空间更为扩展。标题制作求新求异,花样翻新,使新闻报道更加精彩、夺目,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也贴近了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