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艺 《内江科技》2012,(6):118+133
近年来,随着储量品位的逐年降低,超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成为油田开发的重点。以某油田为例,通过开展"小井距井网、小水量超前注水、控制套压增产、合理流压"等开发技术政策的探讨,研究提高超低渗透储层开发效果的配套技术,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与认识。现场实践表明研究区的合理开发技术政策为:采用小井距部署井网,井排走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坚持小水量、长周期的超前注水政策;采油井合理控制套压,实现短期增产。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试井是在油水井生产过程中研究油层动静态参数的一种方法,油田开发后期,不稳定试井易于开展,取得的资料较为可靠。利用试井解释取得的各项地层参数,可以了解开发过程中油层的动态变化,确定单井合理的工作制度,选择措施井,为定量管理油水井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车排子油田A井区新近系沙湾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4-6轮后,地层亏空持续加剧,高含水井增多,注采不平衡,递减加大。本次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从蒸汽驱筛选标准、合理开发方式、合理井网形式、合理转驱时机和注汽参数方面进行对比,开展了适用于本区的注采政策调整研究。研究表明,采取转蒸汽驱开发后,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开发效果明显优于继续吞吐开发。  相似文献   

4.
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井间的注采对应关系一直是开发过程中的重难点,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过程中的的产量和含水率,而要对注采关系作出合理的调整就必须弄清楚注采井网之间的注采对应关系,这样才能合理的作出调剖、堵孔、补孔等措施,从而提高产量,降低含水率。由于成本和施工条的的限制,很多油田没有动态测井资料或者资料不全,这使得对油田井间注采对应关系的研究更加困难。本文通过油田基本都具备的常规测井资料和生产资料,利用沉积相分析、生产资料分析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来研究注采井间的对应关系。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性的方法很好的确立了油田的动态生产关系,为油田生产方案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出程度可以反映剩余油的多少,从而为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影响采出程度的因素为开发和地质条件。本文根据某油田V层系油藏特征,应用流线模拟方法,建立非均质模型,分析不同采液速度、井距、平面渗透率级差、地层倾角等因素对非均质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根据不同平面渗透率方向性设计了反九点井网方式下的0°,45°,90°三个模版来具体研究,回归出采出程度的相关式,与统计分析所得的经验公式具有较好的吻合性。该方法为预测非取心井采出程度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油田开发方案调整、措施井层优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韦青  梁晨  杜孝友 《内江科技》2013,34(4):44-45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斜直井开始被广泛的运用于石油行业。实践证明,在油田开发中利用斜直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对斜直井进行合理的产能预测,能够为经济评价和方案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以降低施工成本,避免浪费。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斜直井产能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西峰油田整体为一西倾的单斜构造,其中白马南井区位于西峰油田的中南部。随着低渗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储层物性条件较差的长8油层也展开大规模的勘探开发。本文依据研究区测井数据及岩心分析资料,研究分析了长8储层的孔隙类型及结构和储层的沉积特征,为该区域的深部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油井挖潜余地越来越小,是否能继续保持稳产,取决于未措施井产量递减程度,注水结构的调整已成为高含水后期控制产量递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注水井的合理调整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减缓产量递减速度的基本方法,由于在注水过程中,有的井、层实际注水与方案不相符,还有的井、层在吸水状况改变后没有及时得到调整,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进一步提高注水质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标实现。提出分层测试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周期应实行动态化的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油田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开展了抽油机井合理平衡度界限研究及现场试验,确定不同类型抽油机的最佳平衡度值以及合理平衡度区间;并针对供采协调及不协调井,通过举升系统参数合理调整,在提高单井平衡度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为提高抽油机井整体平衡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优化监测系统的方案.通过对多井网条件下动态系统优化的研究,确定采油井合理压力监测比例,建立了分层压力监测系统和剩余油动态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合理的压力监测比例,可提高措施挖潜效果,对不同类型油层的措施方案决策、压力评价、套管防护、油田开发先导性试验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付新霞 《内江科技》2013,(2):37-38,45
桥东油田是胜利油田发现的73个油田,其中青东5块为桥东油田开发的主力区块,由于青东5块地处滩浅海,存在探井少,储量落实程度差,原油粘度高,井间产能差异大,开发风险大等开发难点,针对以上开发难点,建立青东5块地质模型,运用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方法,优化开发方式、井网、井距等关键开发技术政策,为青东5块的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及保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油田开发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机理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调整、剩余油分布等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定量描述油藏开发指标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以埕岛油田馆上段主体埕北IG井区为例强化运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开发技术政策优化论证及跟踪实施方案优化设计,形成了海上油田开发从方案设计到跟踪实施一体化配套开发技术,保证了海上油田高速高效开发,为海上油田后续老区调整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于水驱开发油田来讲,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多套井网并行开发,开采条件及井下管柱状况越趋复杂,前几年,由于采取外排形式,溢流量、洗井水量均较大,因此洗井效果较好。目前依据环保要求,罐车洗井等环保式洗井逐渐取代了外排式洗井,成为目前的主要洗井方式,由于受排量、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洗井质量和效果很难保障,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对目前注水井不同洗井原因的研究,提出更为适合不同注水井洗井的合理排量,进一步提高洗井质量,保证注水效果,为提高注水质量及保证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含水期砾岩油藏面临井网不完善、剩余油分布复杂,缺乏精细注采政策等问题,数值模拟在油藏后期开发中七区八道湾组油藏属中孔中渗砾岩油藏,近年开展注水专项治理后,新投注水井较多,存在新增分注、分注提级井缺乏合理注采界限,部分区域油井含水上升快等问题。本文利用Eclipse数模软件,运用流动边界、局部网格加密、虚拟井、流线模拟等相关数模技术,开展油藏及分区分层注水政策研究、水流优势通道及措施优化研究,确保油藏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5.
田彦  金建芳  李伟 《内江科技》2011,32(2):104-105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不同开采阶段,选择合适的采油方式是合理开发油田的根本保障。如何结合胜利采油厂胜坨油田的实际工作,形成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将建立的机械采油方式技术适应性评价模型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应用于油田生产实践,对机械采油方式选择的立项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也可为油田的高效、经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胜坨油田机采井系统的管理工作拓宽思路,推进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李英  李媛媛  黄丽 《内江科技》2012,(5):107-108
大王北油田大37块属于低渗油藏,渗透率低、井网井距大、注入水水质差、储层污染等因素造成油藏开发效果差。本文针对这些原因,通过开展渗流机理、合理井网、井距的研究,辅以压裂、酸化、负压射孔等开发配套技术,提高和改善大37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叶文波  李长胜 《内江科技》2006,27(5):158-158,154
低渗透油藏一般具有启动压力和天然或人工裂缝,其开发效果的好坏主要与上述两个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井距的影响研究,以及开发井网对裂缝的适应性研究,进行了坪北油田SP199井区井网部署,对于同类型低基透油田采用合理的井网进行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锦州油田1979投入开发,经历30多年开采,各主力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90%以上,有长停井793口,占总井数30.4%,给油田发展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在介绍锦州油田长停井现状的基础上,对锦州油田采取各项措施实施长停井挖潜技术及其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长停井挖掘方面的策略和实施对策,为同类油田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苏志娟 《今日科苑》2010,(8):116-116
本文针对滨南油田开发过程中低产低效井比例较高的实际,以滨南油田开发区块为例,通过从地质、开发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低产低效井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取得了理想效果,对今后油田中低产低效井的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事故井的增加,严重影响油田的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中原马寨油田事故井的分类研究与分析,找出影响马寨油田事故井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卡封、大修、开窗侧钻、拔套侧钻、挤堵工艺的优劣,针对新井、老井、不同套破层位事故井提出不同治理对策,并得出切合油田开发实际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