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丙利  昕东 《垂钓》2010,(8):30-31
每年一到雨量充沛的时候,大河、水库、水渠等就会从上游至下游注入新水,使水体产生水流。流动的水体含氧量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水体上下对流快、温差小,加上茂密的水草既是鱼类的粮仓又是鱼类的避难所,所以吸引了下游大量的鱼类逆流聚集于此,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钓客。但面对流动的水体,不少钓友有些犯难——在流水水域该怎样垂钓呢?  相似文献   

2.
鱼鹰子  昕东图 《垂钓》2010,(10):40-43
鱼饵、诱食剂与垂钓时节的关系:时节是影响水体温度的重要因素,水温又是影响鱼类摄食的重要因素。这种连锁反应使鱼类随水温高低变化产生机体的生理代谢变化。鱼类摄食生长与水温上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钓鱼与水情     
刘文君 《钓鱼》2008,(9):44-45
鱼类生活在水中,因此垂钓首先要与各种不同的、保护并隐蔽着鱼类的水体——沟河、水库、湖泊、大江甚至海洋打交道。因此,作为一个垂钓爱好者应懂得水体的选择,掌握水色、水质、鱼情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我国农村居民的总体生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生活品质得到了一定保障,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水环境健康上面,从而农村水环境健康状况成为了如今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据资料统计,多年来,农村水污染问题一直都比较严重,为此,关注农村水环境污染不仅成了头等大事,更是保障居民优质生活的根本.笔者从事多年的农村水污染工作,通过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了一系列相关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见解,分析了现如今农村污染的情况,以及导致水污染的主要因素,最终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合理治理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案,希望可以以此为将来的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一些参考论据,并为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木杉 《垂钓》2002,2(9):14-15
过度捕辑和垂钓是野生鱼类危机的另一重要因素。洞庭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淡水渔场之一,富产四大家鱼及银鱼、鲥鱼、胭脂鱼等名贵鱼类。但由于水污染和滥捕滥捞,优质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从50年代到90年代,在湖水面积萎缩近1/2、优质鱼类锐减的情况下,年捕获鱼类总量反而大大增加。50年代,  相似文献   

6.
马口鱼,俗称叉口、花梢、桃花鱼等,是一种生活在清澈水体中的凶猛性小型鱼类,食物不足时有以同类为食的习性。马口鱼属杂食、喜高氧性鱼类。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7,(19)
乌鱼,又名乌鳢,是生活在静水体中和半流动水体中的凶猛肉食鱼类之一。乌鱼适应性强,分布广,繁殖快,生长迅速,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以上。乌鱼属中上层鱼类,春夏秋三季活动于水的中上层,冬季到水深处越冬。乌鱼有就巢性,其窝巢一般营造在河湾、湖泊  相似文献   

8.
蔡孝良 《钓鱼》2006,(24):45-45
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水污染,海洋鱼类资源急剧下降,如今要在大海中钓上鱼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如果能找到鱼类集中的好钓场,还仍然是可以满载而归的,大海茫茫,何处去找这样的好钓场?岛屿周围一些与大陆毗邻的岛屿,往往地形复杂,周边多暗礁、深渊,而且人迹稀少,鱼类资源破坏较少,在这些地方垂钓,多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钓友来信,反映当地鱼类资源惨遭破坏的情况,今人忧虑和痛心。 保护鱼类资源,是关系到生态平衡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那些破坏鱼类资源的不法行为,人人有权制止,尤其是垂钓爱好者,更应以保护鱼类资源为己任,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鱼类资源的管理工作。 贵州省凤冈县老龄委、体委、老年人体协和钓鱼协会,根据一些喜爱垂钓活动的离退休老同志的意见,联合打报告给县委和县政府,就如何保护鱼类资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得到了县政府的支持。县政府发出了《加强保护渔业资源》的通知和《关于禁止在鱼类自然保护区捕捞鱼类水生动物》的公告。这些利国利民的措施,是值得各地有关部门参照推广的。 我国已有《渔业法》,这是各地有关部门制订保护鱼类资源的法律依据,也是保证垂钓活动健康开展的法律依据。我们期望各地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法规,有效地制止各种破坏鱼类资源的行为。这对发展渔业生产和开展垂钓活动都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刘国信 《钓鱼》2007,(10S):34-35
乌鱼,又名乌鳢,是生活在静水体中和半流动水体中的凶猛肉食鱼类之一。乌鱼适应性强,分布广,繁殖快,生长迅速,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春钓选点     
选择钓位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哪个位置最适合鱼的习性,哪个位置最适合鱼类生存的需要。鱼类在生存过程中,水体的温度和含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它们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隐蔽自己是鱼类生存的本能,只有在避免敌人发现自己的条件下,才能够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10)
黄颡俗称黄腊丁,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呈橄榄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长江水系常见的鱼类。属肉食性鱼类,生活在水体底层,喜在江河的缓流或静水处活动,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觅食。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以人民发展为中心是我国体育治理之本,坚持群策群力治理是体育治理之策,完善体育法治建设是体育治理之需,参与全球体育治理是体育治理之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智库行动逻辑进行研究,分析了智库参与的必要性,以及智库对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  相似文献   

14.
冬钓小水体     
郁文生 《钓鱼》2010,(2):28-29
何谓小水体?这里主指农田处的排灌渠、小河道、小型水库和一般蓄水池塘等水域。钓手可千万别小觑这些不起眼地方,水域虽不算大水体也不深,但这些地方通常绝对是有鱼的。主要因为夏秋时节发水时,或向农田灌水时,这些水域大都是最高水位或已成为水患,此时的鱼类活动频繁,四处出游的是常事,尤其养鱼塘的鱼类趁机外逃,当过了洪水期或农田减少用水时,这些水域中的水位开始降低,鱼类想外逃也无法如愿了,只好栖身于此处。钓手在这些地方垂钓必须注意以下问题才会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姜丙利 《垂钓》2013,(7):30-30
进入夏季,高温湿闷的天气会导致水体温度上升,水中溶氧量降低,直接影响鱼类的活跃程度,这令不少钓友苦恼不已。其实,钓者只要方法得当,在低压闷热天气中同样能有不俗的鱼获。鱼类生存有“三趋”一一趋氧、趋温、趋食。湿闷的天气常常伴随着低气压,而低气压又会造成水体缺氧,水体一旦缺氧,轻则使鱼群离底觅食,重则使鱼集体停口。  相似文献   

16.
殷鹏  任波  王锴 《体育学研究》2024,(1):11-23+62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审视体育产业治理问题,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依法治体具有促进作用。研究以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为分析起点,探析新时代体育产业治理的逻辑与路径。研究认为:(1)高质量发展赋予体育产业治理的时代意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根本遵循、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体育产业治理的现实要求、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是体育产业治理的内在逻辑、多元主体共同治理是体育产业治理的有力抓手、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体育产业治理的重要依托。(2)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三维逻辑:从政府层面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保障治理公平;从市场层面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治理活力;从社会层面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提高治理效率。(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体育产业治理的创新路径:加强体育协同治理,推动体育多元主体共治;加强体育法治建设,强化体育治理能力;加强体育行业管理,优化体育市场环境;完善体育产业考核体系,激发体育治理效能;加强督查落实,保障体育治理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的一部分,新时代的体育改革也应当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核心任务来完成。在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主要是完成四大转变,即从一元管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从垂直型管理结构向网络型治理结构转变,从单部门封闭管理机制向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转变,从"人治"型管理方式式向法治型治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体育治理是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和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体育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将韧性治理引入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特定场域,对消解传统城市社区体育治理机制的粗糙性、脆弱性及碎片化特征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韧性治理理论指导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适用性,界定了“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内涵,认为我国城市社区韧性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乏连接性、服务供给粗糙、治理风险趋于复杂化及治理保障缺乏抗逆性等。研究探讨了城市社区体育韧性治理机制,设计了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实现社区体育服务靶向供给、建立健全监督评价体系、高效整合各方保障资源的城市社区体育韧性治理路径,以期提升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治理的灵活性及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9.
管察 《钓鱼》2010,(17):18-19
从权威的《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到最大众化的《科学养鱼大全》,再到各省淡水鱼类志,有关鲫鱼习性的记载都是:底层鱼类,喜欢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地方。食性与鲤鱼相同,几乎什么都吃,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具有分布广、适性强的特点,无论深水和浅水,清水和浊水,流水和静水,大水体或小水体均可生活。  相似文献   

20.
李懿  王建伟 《钓鱼》2007,(5X):28-29
黄颡俗称黄腊丁,为小型鱼类,无鳞、背鳍有硬刺,体呈橄榄色,体侧和腹面为淡黄色,是长江水系常见的鱼类。属肉食性鱼类,生活在水体底层,喜在江河的缓流或静水处活动,栖息在腐殖质或淤泥较多的水域,傍晚和夜间觅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