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组图展现了王曼昱两个技术动作:第一板是反手拧拉,第二板是反手快撕,这两项技术是女子打法男性化的代表动作。王曼昱的反手拧拉动作非常标准,通过肩和肘的支撑保证动作稳定;手腕直接发力摩擦制造弧线;手臂利用离心力制造足够旋转。第二板反手快撕是直线球,所以击球点稍微有些靠后,目的是让出充分的角度,如特写图10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曼昱有一个转腰的动作。她在调节手上动作时,还加了一些侧抹的成分,充分利用摩擦制造侧旋,从而改变了出球线路。  相似文献   

2.
掷铁饼是人体通过旋转技术带动 器械共同加速,最后将器械爆发掷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体—器械”体系的整体关系,对旋转技术的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人体是由几百个关节和肌肉构成的活动体。一方面,人体灵活的关节肌肉使我们能够做出各种复杂动作,在掷铁饼中,通过旋转技术的一系列动作,形成人体和器械最大的加速和超越效果。另一方面,这些灵活的关节肌肉间的协同、协调关系是否合理,也将影响旋转技术的整体性;进而影响旋转助跑这一技术环节对最后出手初速度的贡献率。 在旋转掷铁饼技术中,形成整个旋转动作始发用力的“动力源”,是位于人体重心附近的腰髋部肌群;其外围的肢体部分是协同、配合用力的中间环节;手上的器械则  相似文献   

3.
东月 《乒乓世界》2000,(6):36-36
反手:站位贴近球台,因为对方拉过来的球虽然力量不大,但旋转很强。右脚在前,左脚在后,这样便于她将肩膀完全侧过来。作引拍动作时,拍头朝上,举到与头部一般高,肘关节弯曲,有利于向下发力。身体的重心交换虽然很重要,但是,这个球由于对方拉过来的球旋转很强,她的身体不能太靠后,同时要保持重心的平衡。所以,在完成削球动作后,她的身体几乎贴近球台,便于下一板的进攻。她充分运用手腕的力量加转,削球动作几乎在球台的下面,使对方看不清旋转,造成判断失误。 正手:何千红手使用正胶胶皮。削球前,身体的站位以及膝关节的弯…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教学训练中错误动作的形成及矫正周桂贞,蒋立乒乓球速度快,变化多,造成了掌握技术动作的难度,容易出现错误动作。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研究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1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一个乒乓球技术动作的形成,是由无手上肌肉感觉到有手上肌肉感觉,...  相似文献   

5.
牟狄 《新体育》2023,(2):41-4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专家访谈法对2019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花球前八名队伍成套中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并分析成套中旋转类动作在成套中的动作数量、类型、动作结构以及编排对比等数据。结果表明:一是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占成套动作比重较大,并且组合的运用以及完成的情况对竞赛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唯一决定成绩的因素;二是旋转类动作的类型相对单一,衔接动作也较为单一,需要更加的多元化,多增加衔接动作以及创新动作;三是旋转类技术技巧动作的完成大多数为集体完成,各队需要在编排方式上有所创新,从而提高成套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摆剑”概念的引起球类、拳击等项目,先移动占位,再手上动作。这可谓人体正常运动习惯。而击剑却反之,需要先手上动作,再发动决定性步法。这则是人们不习惯的。击剑训练的第一课,教练就开始灌输“手先脚后”这个原则。以期运动员克服人体正常  相似文献   

7.
纵观国内外铁饼运动员的旋转技术,从中发现铁饼助跑的旋转技术普遍存在着:1、旋转技术动作的各个阶段技术交代不清。2、各个旋转轴没有真正的形成。3、“扣”的动作大都是以腿带髋:违背了动作中应大肌肉群带小肌肉群的运动常规。4、旋转重心过高;身体没有弹性压紧,整个旋转过程显得急躁,致使最后用力准备不充分。  相似文献   

8.
尹军 《体育教学》2014,(11):7-8
旋转爆发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身体素质,也是各个运动项目中经常用到的动作模式之一。发展旋转爆发力不仅能够提高肌肉的质量和身体的硬度,还能提高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和实效性,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着重对各种姿势和器材的旋转爆发力动作模式进行详细阐述,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旋转爆发力和应用旋转爆发力。  相似文献   

9.
很难想象一位不懂旋转的球员能把网球打好!感觉,是个很抽象的词,许多教练在教球时都不愿意使用它。感觉可能意味着球性熟,手上功夫好,你可以随意地运用球弦抚弄球。感觉还可能意味着对比赛的感觉,可以掌握你的击球动作和策略,进而对比赛有很好的控制感。太多的人发现自己失去了球感,失去了对比赛的控制感,而我的目标就是帮助这些人获得控球感。  相似文献   

10.
联合旋转技巧是制约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项目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提高我国女子花样滑冰水平为出发点,研究女子花样滑冰专项速度对联合旋转动作的影响。重点通过观测法,对11名青少年女子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联合旋转成绩进行统计,深入剖析助滑速度、角速度和水平速度对联合旋转动作的影响,得出从直线滑行到完成旋转动作,较快的助滑速度、角速度和水平速度分别能在不同阶段提高旋转动作的质量。并提出符合花样滑冰技术特点的专项速度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联合旋转动作,促进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比里曼是瑞士女子单人滑的多年冠军,曾获1980年冬季奥运会自由滑冠军,1981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她是第一个完成勾手三周跳的女运动员,并且以独创的"比里曼转"而著称于世.这套连续技术图片是81年6月她来我国表演时拍摄的.这是一套完整、高难的联合旋转——"提刀联合转",包括有燕势转——单臂提刀转-侧弓身转——双臂提刀转——结束.总计旋转了23圈,费时16.6秒.图片1-7是燕势转的起转;8-12是燕势旋转;13-51是单臂提刀转(包括准备与旋转);52-60是侧弓身转(也是双臂提刀转的过渡动作);61-85  相似文献   

12.
阎森 《乒乓世界》2008,(5):110-111
文佳在我这个组里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起初她给我的感觉是整体技术能力不错,基本功扎实,各个单项技术都有一定的水平,尤其是她进攻的旋转比较强、力量比较大。总得来看,文佳的技术风格偏于凶狠,进攻意识很强。从文佳的技术细节来看,当她在进行连续相持的时候,技术动作会出现变形,每板球之间的衔接有时候不太顺畅,脚下的跑动有些混乱,因此她应该在衔接上多下功夫,强化各个单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我最近和一位同行——舞蹈教师交谈所得到的启发。她谈起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训练中正式安排象并步跳接单腿前摆转体、单足趾尖旋转、趾尖旋转两周等等难度动作时,对这些舞蹈的基本功——步法和技巧的训练,体操运动员们不感兴趣.他们对蹲、起、并步跳、弹簧步的练习感到厌烦,而且认为把训练时间花在这些练习上都是不必要的.这些运动员的观点,似乎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是为了提高平常已经掌握了的技术动作,为什么还要花那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那些无味的练习?这是一个逻辑问题。但是,从舞蹈教师的观点看,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去掌握高难度的动作。在一般体操比赛中,我们见到严重屈腿的现象,而且做并步跳时屈度更明显.在表演以屈腿单脚趾尖旋转的动作时,你可看到运动员由于弯屈不充分而影响了下一个  相似文献   

14.
一、旋转在自由滑中的地位和意义现代自由滑基本由四部分组成——跳跃、旋转、步法和姿态,旋转是自由滑组成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优秀运动员自由滑动作数量统计结果表明,旋转的总数占自由滑动作总数的30%左右(包括单独旋转和联合旋转).旋转技术是花样滑冰的关键技术,掌握好旋转技术也就基本解决了花样滑冰的核心技术,因为花样滑冰是以旋转圈数为指标(包括空中转和冰上转),因此,提  相似文献   

15.
从艺术体操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图像分析、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艺术体操旋转类身体难度动作发展的趋势和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旋转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选手成套动作中就旋转类身体难度在动作数量上与世界优秀选手差别不大,但难度的类型不够丰富,在难度价值层次上,世界优秀艺术体操选手多使用复合难度和混合难度动作,而我国运动员则较少使用。在比赛中,旋转类难度动作完成质量上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差距显著。旋转度数达不到所填报的分值、旋转轴心不稳,旋转快结束时出现小跳或移动、自由腿过早下落、在旋转时器械技术完成差等都是重点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析掷铁饼的预摆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地掷铁饼和旋转掷铁饼都是以预 摆开始动作的。在原地投和旋转投的预摆中,共同之处是要求运动员通过躯干和持饼臂的向后转动,将器械大幅度地向后转摆,使肩、髋之间最大限度地反向扭紧,让参与躯干扭转用力的肌肉充分拉长。但是由于原地和旋转技术各自后续动作的任务、目的不同,对它们的动作结构、躯干及身体重心的移动范围、器械运行轨迹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训练实践中,我们发现运动员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将原地和旋转的预摆动作混淆起来,淡化了它们之间的动作区别,从而影响了各自后续动作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从技术概念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C级跳跃难度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东  郭志禹 《体育科学》2006,26(9):47-50,71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讨论了武术C级跳跃难度的运动学特征及动作特点,发现腾空摆莲720°成功率最低,选择人数最少。旋子转体的成功率高,但完成的人并不多,主要是该动作的结构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建议在跳跃难度的训练中可以通过提高动作旋转速度达到规则要求的旋转角度。研究还发现,部分C级跳跃难度动作的分值设置不科学。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从中锋技术特性和技术要求出发,对普通高校中锋的主要技术动作进行研究,包括手上基本功、脚步动作、头部动作等,重点阐述脚步动作、传接球、投篮、突破、抢篮板球、掩护和防守。为高校培养一流中锋作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摆阶段是铁饼技术中人体开始旋转之前的一个技术阶段,其目的在于为顺利完成旋转动作创造有利条件.并获得一定的速度。在教学和训练中,人们容易把重点放在旋转和最后用力技术上,往往忽视预摆动作,但运动员的预摆动作是否自然放松、其动作结构和节  相似文献   

20.
一、谋求体操动作的“最大幅度”和节能训练是体操教学训练的两个经常性的重要课题。鞍马全旋动作的演变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上述命题的重要性。全旋是鞍马旋转动作的基础,它不仅决定着动作旋转的方式,还是创新的主要技术条件。第一代全旋起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德国,称为德国式全旋。它的做法是两腿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