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冷的季节,气温和水温最低,不少鱼种如草鱼等已躲在深水域冬眠不吃食,耐寒的鲫鱼也聚集在深水域避寒,活动量、活动范围很小,食欲不振。再者,鲫鱼平时有一个追饵抢食的习性,对活食情有独钟。我们在寒冷的冬季要想多钓到鲫鱼,必须巧用逗引法。  相似文献   

2.
逗引冬鲫     
杨传昕 《钓鱼》2011,(1):31-31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冷的季节,气温和水温最低,不少鱼种如草鱼等已躲在深水域冬眠不吃食,耐寒的鲫鱼也聚集在深水域避寒,活动量、活动范围很小,食欲不振。再者,鲫鱼平时有一个追饵抢食的习性,对活食情有独钟。我们在寒冷的冬季要想多钓到鲫鱼,必须巧用逗引法。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5,(17):28-28
谁说鲮鱼饵料只能钓鲮鱼?钓不到鲮鱼的鲮鱼饵当然不能算是好饵料,但如果一包鲮鱼饵既可以上鲮鱼,还是鲫鱼的最爱,那么,这肯定是一包不可多得的好饵。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冬季的三九天,寒风刺入肌骨,江河冰封。野河里的水温特低,有的鱼种如草鱼等已在深水里绝食冬眠了,耐寒的鲫鱼们也都躲在深水处避寒,活动量、活动范围、食欲都变小。  相似文献   

5.
寒冬钓鲫     
汤梦君 《钓鱼》2014,(24):38-39
入冬越深,气温一天比一天冷。白鲦被严寒冷却了全部的疯狂,鲤鱼、草鱼等大体型鱼也被冻得蜷缩进了深水,极少活动。但鲫鱼耐寒且膘肥体壮,就算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也照样全水域四处觅食,所以冬季是个钓鲫的好时节。  相似文献   

6.
鲮鱼     
王长工 《钓鱼》2013,(22):21
鲮鱼一般指土鲮鱼,又称"白鲮",淡水可钓鱼种之一。硬骨鱼纲,鲤科。暖水性鱼类,分布于我国华南及西南水系中。长江水系中的湖南、江西的支流湖泊中也偶尔可以钓到,但数量极少。鲮鱼体侧扁,稍长,体被银灰色鳞片,口小,下位,有短须两对。体长约20~30厘米,胸鳍上方数鳞具暗斑。鲮鱼最大个体500克左右,栖息于水域的底层,杂食性,主要以附着的藻类为食。鲮鱼生长快,吃食凶猛,肉味鲜美。钓取时以普通鲫鱼钩沉底钓,蚯蚓、蛆虫、面包虫及糟食小团,皆可用来钓取。鲮鱼的吃钩动作与鲫鱼相仿,但稍快。广东钓手喜欢用三向钩蘸粉钓之,钓获很多,但弊在易伤  相似文献   

7.
水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我国水果种类众多、产区分布很广,尤其是南方地区品种繁多。我国大部分鱼类是植食动物,以水果做钓饵和诱饵垂钓效果有时会很不错,不仅可以钓草鱼,也可钓鲫鱼、鲤鱼、青鱼、鲮鱼、罗非鱼等。—、用西瓜做钓饵。西瓜瓜瓢颜色鲜红、味甜、水分充足。取靠近瓜皮部分的颜色不太红的瓜瓢,用小刀切取一小块削成条状,可以直接挂钩。  相似文献   

8.
夏钓蒿草丛     
杨武昌 《钓鱼》2010,(12):49-49
夏天一到,湖畔的蒿草、蒲草等杂草长出二三尺高,鲫鱼、草鱼、鳊鱼经常会光顾。在这些草丛中垂钓,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几位钓友常在这些草丛中垂钓,每钓不空,钓获好时可达三五公斤,二三公斤是寻常事,钓获的几乎全是大鲫鱼,有时也会碰到大草鱼。碰到大鱼时,由于草多,不易遛鱼,最好不要收竿,提出鱼头,绷紧钓线,让鱼在原地消耗体力,待其体力耗尽,再往回收竿。当然,主要是钓鲫鱼,  相似文献   

9.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天气最冷的季节,气温和水温最低,不少鱼种如草鱼等已躲在深水域冬眠不吃食,耐寒的鲫鱼也聚集在深水域避寒,活动量、活动范围很小,食欲不振。到了冬末初春,天气开始变暖,气温和水温开始回升。枯草丛的浅水域,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回升快,薄冰开始融化,一些小鱼小虾和各种水虫都纷纷游到枯草丛的浅水域。趋温性强的鲫鱼们...  相似文献   

10.
徐艳文 《钓鱼》2013,(4):46-47
进入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也随之降低,淡水鱼中耐寒能力较差的鱼因储存了足够的脂肪基本都停止摄食,几乎处于冬眠状态,而耐寒能力较强的鲫鱼和鲤鱼仍能进食,以补充越冬能量的不足。这时,在我国的中、东、南大部分地区,3米以上水深的水底温度会在6~10度之间,如果钓友主钓鲫鱼和鲤鱼仍会有收获。但是,在精选钓时、钓具、钓法的基础上,饵料搭配要更科学。  相似文献   

11.
浮钓野鲮鱼     
近几年来,桂林地区的养殖场引进了一种野鲮鱼。这种鱼,红眼睛,尖嘴巴,形体近似草鱼,但头比草鱼小。性畏寒,成长慢,一般只有几两重。但它吃食凶猛,一旦上钩,便拼命逃窜,甚至跃出水面。当时,鱼竿的弯度,及随时都有断线可能的刺激情景,令钓者十分过瘾,难以忘怀。 钓野鲮鱼宜用浮钓,其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其一,冬季垂钓用海竿、细线、中小钩为好,特别是钓鲫鱼、鲤鱼、鲮鱼、鲶鱼、草鱼。因冬季鱼群多在深水处,用长海竿可远投,一般用2.7~3.1米海竿;渔线用2~3号;组合钩用4~8号,每组钩6~8只为好。 其二,冬季最好钓凹坑、深潭、水湾中向阳的一面,一般水深在2.5~4米为佳。水太深光照不足,天然食饵少,留不住鱼;水太浅鱼则怕冷不来。冬季垂钓要选择晴  相似文献   

13.
怎样钓野鲮     
野鲮,又叫鲮鱼。其模样有些像鲤鱼,江、河、湖、水库、大山塘水域,都能繁殖生存。多数在250~2000克,大鱼较少。野鲮,机灵力大,游窜快猛,寻食积极,荤饵、素饵皆食。雄性野鲮鱼臀鳍较长,雌性鲮鱼臀腹较圆肥。该鱼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水域较多,产卵期约在五六月份。既吃蚯蚓、鸡鸭肠段、蚕虫、蜂蛹、牛肉丁、虾子等荤饵,又吃玉米窝头加酒糟、饭团粒、熟红薯、熟芋头和商品钓饵中的鲤鱼、鲮鱼、鲫鱼等钓饵。野鲮鱼,喜欢栖息在水域温暖的江河、湖泊、水库水域中,库湾、出水口、水草茂盛水域,常有其踪迹。清晨和黄昏时辰,野鲮鱼寻…  相似文献   

14.
怎样钓鲮鱼     
鲮鱼又名士鲮、雪鲮,属亚热带常见淡水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的水库、河溪,曾是珠江王角洲淡水养殖的重要对象。成鱼体重一般在100~250克之间,500克以上者十分罕见。鲮鱼身体略呈棱形,体色雪白,腹鳍橙红,十分运人喜爱。统鱼大小与鲫鱼相近,生活习性也与鲫鱼相似,有较强的集群性,通常是大小相似的个体集为一群,喜欢流水、活水,春季常常群集于浅滩晒阳馆戏,水中银光一片,令人十分神往。鲤鱼是累荤兼食的中下层杂食性鱼类,食谱很宽,蚯蚓、河虾、面团(粉)、饭粒等均可做饵。鲮鱼文静乏力,所用钓具、钓法亦不甚讲究,…  相似文献   

15.
李智 《钓鱼》2014,(23):37-37
北方水库众多,但在寒冷的冬季,很多对象鱼几乎很少进食,因此耐寒的鲫鱼就成了钓友们争相追逐的对象,但如果没有掌握好钓鲫的要点,也很难有好的收获。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多年以来在北方水库手竿钓冬鲫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陈中春 《钓鱼》2011,(16):27-27
三、按鱼情配备钓鱼 这里所说的“鱼情”,主要是看鱼的稀密程度和生存的水域环境,并非单纯看鱼的大小。 就农村养殖堰而言,一般只有鲫鱼、草鱼、鲤鱼和鲢鳙。其中,多数塘主又以生长快,周期短,利润高的草鱼和鲢鳙为主养。鲫、鲤鱼放苗虽少,但不便捕捞(鲫鱼小、鲤鱼要钻泥避网),只要从不放水清塘,年复一年,鲫鱼的鱼层也厚,且个体较大...  相似文献   

17.
罐罐饭钓饵     
近几年来,笔者经常用罐罐蒸的米饭粒做钓饵,钓取有鳞鱼类,尤以鲫鱼、鲤鱼、草鱼常常给我惊喜,往往都是鱼儿满篓。因为用罐罐蒸的米饭粒,具有色白、香、甜、柔软等特点,因此,鲫鱼、鲤鱼、草鱼的上钩率高。  相似文献   

18.
姜丙利 《垂钓》2014,(1):52-53
随着冬季的来临,湖库岸边的浅水区几乎见不到鱼儿的踪影。就连比较耐寒的鲫鱼也躲入离岸较远的深水区,进入半休眠状态,这给喜欢用手竿垂钓的钓友带来了很大麻烦。面对茫茫大水面。如果你不想望水兴叹。那么海竿串钩或许会助你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9.
冬季天寒地冻,鱼儿为了躲避寒冷,都本能地潜藏到较深的水里,大多数鱼类进入冬眠状态,不再游动摄食。而鲫鱼是耐寒鱼类,水温在10℃左右时,照常觅饵摄食,只是活动范围小了,摄食动作小了,活动量小了,觅食不积极了。因此说冬季用手竿在近岸边钓鲫鱼已很难有收获,手竿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而用抛竿串钩钓远钓深水,则能收到  相似文献   

20.
硬饵打窝好     
邓平 《中国钓鱼》2000,(5):32-32
很多人认为打窝的要诀是“散”,多用酒浸的小米、碎大米或炒香的米糠、麦皮等松散的东西打窝,主要是不让鱼儿多吃,以免它吃饱了窝料就不吃钩了,因此打窝就不能一次打很多。而为了不让鱼儿吃完这一点点窝料就“拜拜”了,所以又需要经常补窝,半小时或一小时补一次,挺麻烦的。 其实用硬饵打窝也能满足打窝的这些要求。在肇庆很多钓友是用花生饼(有的地方叫它花生枯)打窝,对钓鲫鱼、草鱼、鲤鱼、罗非鱼、鲮鱼等效果都很好。尤其是钓鲫鱼,其效果明显,比用散饵打窝好。 用土法榨的花生饼打窝,是将花生饼先掰成约4x4厘米的小块,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