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新君所著的《排局烟雨》一谱,已由《成都棋苑》出版,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 该谱辑有作者创作的红先胜局101局,着法最短的41步、最长的113步,按着着法的长短顺序排列,各局均以三个字的典故或词语命名,是一本有独特风格的排局谱。  相似文献   

2.
排局的结尾是作者构思作品的核心,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是排局奕子搏杀场面的突出体现,因此排局创作都非常注重排局的结尾,但由于排局结尾与排局着数之间存在矛盾,两者也确实很难统一。故有的排局未能两相兼顾,其多数是为了增加着数利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象棋残排局谱 象棋的残局和排局谱,虽然同属残局书目,但细分起来,两者是不同“科”的。一般说来,记录象棋残局形势,并阐述残局战术规律与胜或和的定式的棋书,称“象棋实用残局谱”。如果是在对局中自然形成的残局的基础上,加上人工的加工;或是随作者心意而人工排拟的残局形势并阐述其着法变化的棋书,称  相似文献   

4.
第十三题 棋型完美 胜似天然 排拟排局,应当力求超越天然.这是棋局作者热衷追求之事。为此必须首先从棋型着手,棋型欠佳绝难上数。  相似文献   

5.
一、命题的选择和纰漏这个征答局是北京作者苏德龙同志提供的。经审,它取材于《心武残编》第59局“双蝶翻风”,《竹香斋》第24局“合彩昙花”。征答局不同于排局创作,把古局修改成如图的局势,双方共51步,红胜,深浅程度还较适宜。来稿的棋图中,在●处作者漏写一红炮。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百年悬案,双象难题”被成功研破,本期残局专栏全新改版,其内容包括:实用残局、实战残局、实用排局、排局、棋文、棋人论坛等. 谓之经典,乃是栏目整体的概括,例如作品的实用性,所刊作品运行轨迹是否与读者产生共鸣,表述方式是否适合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诘棋的思考     
老周 《围棋天地》2011,(6):M0002-M0002
孙志刚三段的诘棋至今已经连载到第4期了。可是在刊登期间,作者本人便两次发现了创作时的疏忽之处,足可看出诘棋创作不仅需要充分的想象力,也需要缜密的构思。记得尹航四段曾经创作过不少题目.但中国棋手中以创作诘棋为乐趣的人似乎并不多。然而在日本.据说每年都有诘棋大赛。  相似文献   

8.
排局创作是创造性思维绽放的花朵,不但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棋艺水平和理论知识,还要有勤奋不懈的精神。排局作者从构思谋篇,  相似文献   

9.
残排经典     
欲擒故纵 本“棋形”亦是以围捕黑炮为主题,与“围点打援”排局有同工异曲之妙,堪称排局“姊妹”局的佳构. 本局红借优形之势,对黑炮进行围堵;当合围之形构成后,又移开红炮对其士象将“弱点”棋形进行“限形”;当“限形”成功后又借优形对黑炮进行合围,经过巧妙“棋形”转换,最终形成胜势之形.  相似文献   

10.
裘望禹  孙立 《棋艺(象棋版)》2014,(4):M0001-M0001
裘望禹前辈现已93岁高寿,是象棋排局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排局大家,与人合作出版了《七子百局谱》《少子百局谱》,整理诠注《江湖特种排局》《竹香斋象戏谱》等七部九本古谱。其排局作品多以少子、实用、精炼为主题,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升华至排局的抗争性、艺术性,是深受棋人敬慕的残排大家。  相似文献   

11.
棋书鉴赏     
《棋艺(象棋版)》2014,(11):76-77
《王和生卷》作者:范鹏李双胜定价:65元页码:554页邮购电话:13654652434 QQ:459430050简介:全书约50万字,硬精装,包括《传彭集》、《象棋随记》、《环彭棋话》、《彭高棋弈棋心得》、《西北棋圣彭述圣遗局》、《王和生排局遗局》、《王和生诗词选》等几大部分,全面展示了一代棋王兰州彭述圣的精湛棋艺,也荟萃了甘肃棋坛巨擘王和生一生的心血结晶。上世纪五十年代,王和生受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和甘肃省主席邓宝珊的嘱托,为大国手彭述圣编写了《传彭集》、《经棋随记》、《环彭棋话》等专著,在《像棋月刊》刊载部分章节后,在全国棋界影响巨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作品连同王和生自己创作的大量排局,却束之高阁六十余年,棋坛人十多以未睹全豹为憾。自2010年以来,象棋爱好者李双胜历时四年,潜心整理,使这些沉寂六十余年的象棋作品得以面世。  相似文献   

12.
“棋人棋事”是本刊新世纪推出的一个非长设栏目,主要介绍当今活跃在棋坛上的象棋理论家、活动家,以及棋书排局作者,如果他们就生活在你的周围,敬请来信。  相似文献   

13.
三、最早的残、排局谱 已失传的北周宇文邕的《象戏》及唐武曌的“大胜局”,只是代表了象棋残排局萌芽状态时的作品。其实,不知有多少平凡的棋局作者连同他们的作品一起,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了。如果没有棋局创作的群众基础,怎么可能有一、二个皇帝创制棋局呢?我们从已知的宋、元、明、清不少的棋谱亡佚的情况分析,唐代以前也会有棋局著作遭到亡佚。  相似文献   

14.
利剑点穴(红先胜) 排局是在实用残局基础上的深入加工及意境升华,亦分开、中、残运行轨迹.呈现给读者的只是中、残的争斗,开局被作者占用,布成静止的“棋形”局面.残局是排局结尾,是排局胜、负、和结论的证明.经典排局应是中、残在枰中巧妙的“中和”,利用精彩残局杀势的构成,会使读者感受到实用性的启迪,美感的享受,心存余味,记忆深刻而久远. 如图,排局亦是中、残巧妙结合的小巧杀局.其创作理念亦是追求实用,因实用是事物发展的基石,是事物生存的要素.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市西城区体委创办的《北京象棋》(双月刊)16开本32页,现已试刊,第一期于9月15日出版。该刊包括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每期有布局中局残局的理论研究、国内外名手对局评介、排局创作、古局新诠、棋史棋话、人物  相似文献   

16.
“排局创作”以其深奥、精妙、趣味而见长,是象棋研究中最有艺术性的一门学科。它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很受群众欢迎;因此,多创作一些高质量的排局,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排局的结构和着法必须完全正确,不允许有差错。所以创作出一则质量较好的排局很不容易: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构思,  相似文献   

17.
作为象棋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排局同对局一样备受人们喜爱。排局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众多,清代《竹香斋》中的大型排局,流传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但仍然鲜有出其右者。 排局是在对弈实战心得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精心编排加工、提炼而成的高级残局。正如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样,排局中的局势在实战对局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但它将对弈时的各种攻杀技巧和规则融入其中,使其更加精巧、更富魅力。 著名排局作家黄大昌先生,十余岁便开始了排局创作,迄今已四十余年,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棋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从60年代起,黄大…  相似文献   

18.
民间排局“炮炸两狼关”两则,由于棋图相似,而着法完全不同,多少年来一直受到爱好者赞赏。无独有偶,笔者最近收集到的“车马临江”局两则,图1是李传来同志所作,图2是裘望禹同志所作,两局棋图十分相似,着法却完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及当今的江湖棋摊上,江湖艺人中的高手大多出自北方,在北方的江湖艺人之中,当以哈尔滨、大庆的江湖艺人要高明.无论是从坐庄的说口还是"请点"(就是如何把观众叫上阵)的技巧以及对棋局的深入研究,综合各种水平,都是当属黑龙江的江湖艺人要更出名、更厉害.自然南方也有一些江湖名手棋艺高超,如我的好友廖静、朱小坚,都是江湖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关于他们的传奇曾经在拙作《街头棋摊揭秘》和《象棋江湖排局精解》中,做过介绍.廖静,著名江湖艺人,对江湖排局深有研究,在网上也很有名气.朱小坚,曾经是著名江湖艺人,现在从事贸易工作,网络红人、《百花齐放象棋谱》编委,他创作的许多"泥马"局都流行于江湖中.著有《江湖小谱》,擅长创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轻灵的宽紧杀局,子少图美的江湖局.  相似文献   

20.
全场紧迫     
杨官璘乃象棋全才,尤以残局著称弈林,但排局创作,却并不是强项,没有王牌局问世。唯此局,却与众不同,有超常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