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邮票钱币收藏群体的日益扩大,市场活跃度与日俱增,交易数量和成交价格也不断攀升。从线下到线上,从竞价拍卖到网络直播,邮币交易模式也在不断翻新,各种平台层出不穷。而藏家愈加渴望依靠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让自己能放心收藏,没有后顾之忧。值得关注的是,主营邮票、钱币等收藏品的赵涌在线成为了不少藏家的首选。作为一家知名艺术收藏品网络交易平台,其致力于通过对藏品保真、诚信安全的支付与物流系统,为收藏投资者提供放心的交易渠道。而丰富的藏品、海量的成交数据,也让赵涌在线成为收藏品市场行情的风向标、邮币投资交易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2.
理邮 《集邮博览》2013,(9):52-55
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自1995年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荟萃邮币精品、活跃邮币收藏、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性专业盛会;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在国际邮票界、钱币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品牌效应日益显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陈康 《集邮博览》2016,(4):34-37
几十年来集邮交往的邮友中,有很多同我一样也兼集其他,其中最多的是邮币兼集,因为邮币历来不分家嘛。有不少人在集邮道路上因某种原因,弃邮转藏其他,更多的人不改初衷,一直兼集多项,自娱自乐,触类旁通。收藏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对历史的珍爱,对记忆的归纳。中国古代传统收藏从金石到骨董(古董),乃文人的雅趣,石痴米芾,赵李金石,项元汴"天籁阁"藏画之丰,足以使皇家收藏汗颜,皆被传为美谈。近来出土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藏有东周铜器,可见刘贺也是个收藏家。收藏有多少品种,谁也说不清,做  相似文献   

4.
曾康 《收藏》2001,(5):17-17
期刊收藏,因为各人的目的和爱好不同,有的只收藏创刊号和停刊号,有的只从本身工作需要或爱好出发,讲究专题收藏,也有追求数量的,属全集型,是期刊就收集……由于笔者有收藏期刊的爱好,且已办了家庭收藏馆,故对各种期刊都有心去研究一番,追根问底。下面是笔者对期刊集藏研习的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5.
李建廷 《收藏》2008,(10):90-92
在收藏市场,铜镜收藏如今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收藏项目。目前国内的铜镜收藏爱好者大致有这么几种:一些高端收藏者,出入于国内外各大拍卖行,非精品不收;资深的收藏家,常年坚持不懈地收藏和积累,镜子的品种和规模都相当可观;近年来崛起的收藏爱好者,他们是收藏和投资兼而有之,出手不凡,近年出现的很多好镜子多半被他们斩获;古玩商们,他们身处市场第一线,常常会有好镜子出现在他们面前,但只要有人给到价,他们往往也会出手;刚刚进入铜镜收藏队伍里来的普通爱好者,凭着热情和勤奋在默默地收藏。  相似文献   

6.
廖国柱 《收藏》2010,(11):167-167
鉴于近年民间收藏趋于成熟,《收藏》的办刊方针也得到读者的肯定。综观《收藏》2010年l~6期,展现给读者是一组独特的看点。感谢《收藏》向读者推介了台湾故宫博物院、西藏布达拉宫、享誉世界的青花瓷、无与伦比的古都西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收藏热,无论从人气、财气来看,都非常兴旺。最近,笔者听得最多的是对收藏人的估评:一要具备好眼力;二要有经济实力。当然,作为投资理财或留传后世,眼力和实力是当然的条件。但要是一名收藏爱好者,特别是工薪阶层,出于从爱好或研究的角度涉足收藏,其理念和前者是大有区别的。有时不花钱或少花钱,收藏自己心仪的物品,时过境迁同样是价值不菲的藏品。  相似文献   

8.
藏心     
方木鱼 《收藏界》2014,(3):128-128
在与古玩为伴的世界里,怎样的学富五车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怎样的悲欢离合都不过是弹指一瞬。岁月更迭,韶华白头,热爱收藏已有十几个春秋,有过妙手偶得,狂喜而夜不能寐;有过神秘而不示人,或得意而显耀于世;有过失之交臂,捶胸顿足或长吁短叹……  相似文献   

9.
董凡 《收藏界》2011,(2):26-31
对于艺术品收藏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收藏投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艺术品拍卖市场捷报频传、收藏活动此起彼伏,收藏组织更加活跃,每一个收藏者、每一个关注艺术品收藏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行业在这一年强劲的发展势头。……回顾2010年,有哪些行业大事应当留存在公众记忆之中?本刊的盘点将为读者深入解读艺术品收藏行业的精彩2010。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14,(8):1-1
如今.只要打开与艺术品收藏市场相关的媒体,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相互矛盾的观点充斥其中。有说艺术收藏市场将陷入长期低迷的,有说艺术收藏市场正在复苏的,也有说艺术品收藏正当时的,很多人对此感到迷惑,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艺术市场的这种迷局呢?笔者以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艺术品市场的行情走势是跌是涨其实并非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收藏这种文化活动,看待你的藏品。  相似文献   

11.
如果友情有形状,那么它可以是一首歌的歌词,唱尽了“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悲欢离合;也可以是一本相薄,记录了纷乱年代下眼中的人间胜景,并在扉页写下只言片语,赠与挚友。若是有三五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交流收藏乐趣,为彼此留心收藏好物,实为人生幸事。难得一遇的,是心仪的藏品,更是收藏的知音。  相似文献   

12.
叶雷 《收藏》2013,(10):143-144
近年来,收藏品行情看涨,越来越多的人涉足艺术品投资。对此,不少媒体也在跟进,向广大收藏爱好者评介艺术品收藏价值及投资前景,为大众理性收藏提供参考。但另一方面,媒体的参与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读者期盼媒体的艺术评论客观中肯综观目前许多媒体报道书画收藏的新闻,千篇一律叫好声。人人都是"著名书画家",个个都上承古人,后启来者,独辟蹊径,传承创新。"大家""名家""大师",各种名头不绝于耳,充斥于各种画展新闻中。  相似文献   

13.
南方云 《收藏界》2014,(6):125-125
当下,收藏古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收藏到更多的古钱币,但由于精力有限,要想收尽天底下的古钱币,那是不现实的。笔者也是一名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在多年的收藏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尽管花钱不多,但趣味盎然,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闫於庆 《收藏界》2011,(7):87-88
"常平通宝"是我国古钱收藏中最常见的外国方孔古钱。长久以来在有关"常平通宝"铸行的资料里,都说明"常平通宝"是由朝鲜国常平厅设监铸造,故以此命名。很多古钱收藏爱好者,包括一些我熟悉的资深泉友,都对此论深信不疑。朝鲜"常平通宝"  相似文献   

15.
cang cn 《收藏》2007,(5):174-174
2007年3月24日,连续阴霾数天后放晴。 《收藏》杂志与艺超网合办的第一期收藏投资沙龙在中古商国际收藏品俱乐部(潘家园珍宝馆)如期举行。收藏投资沙龙迎来了第一批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艺超网友。  相似文献   

16.
张海成 《收藏》2006,(1):152-152
河南这么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收藏有全套《收藏》,我即是其中之一。我爱收藏,才爱《收藏》。当年旅行结婚到西安,初次见到这本当时并不起眼的《收藏》,完全没有想到他会坚持到今天且茁壮成长。十多年走过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一路走高,收藏事业也一路火爆,《收藏》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作为一个老读者,我给杂志社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史俊波 《收藏》2006,(10):146-146
我与《收藏》最初结缘是在1994年冬天,那时我还在廊坊市上学,因为家在县城里,所以每周周末都要回家。有次等车时,偶然在小书摊上看到一本《收藏》。由于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学生当时虽然有困难,还是下决心掏出4.20元买下了这本1994年第10期《收藏》。回家阅读了很多次。  相似文献   

18.
贾关法 《收藏》2007,(4):166-166
初识《收藏》,是1994年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翻阅报刊杂志征订目录时无意中发现有《收藏》这份杂志,她一下子唤起了我沉睡已久的收藏意识。  相似文献   

19.
屈志仁 《收藏》2008,(6):40-41
讲到收藏,我第一个想到中国最早的收藏家——北宋的欧阳修,为什么他是最早的收藏家呢?不是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人去搞收藏,比方说西汉时有一个广川王,是个无赖。当时他的侄孙到处派人去挖坟,把最好的宝物都归于自己手上,但他这种行为不叫收藏,可以说是“寻宝”。到了北宋,出现了如欧阳修那样的收藏家,他进行收藏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他从事收藏活动;第二,有鉴赏能力;第三,有很好的收藏机会;最后,有研究,有发表,有著录等。具备以上这些条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收藏家。今天我们如果从事收藏也应该具备这些条件。欧阳修说过:“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有力而不好,好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幸而有好之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得其一二,而不能使其聚也。”强调其中的“力”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收藏有兴趣、有能力和机会,收藏就会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收藏的内容主要有古代体育文化收藏、民俗体育文化收藏、近代和当代体育文化收藏,收藏途径分官方和民间体育收藏两种,而传播形式则以展览为主;我国的体育收藏前景良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题材不新、流通难等。建议让体育收藏走进高校、与大型赛事结合、加大市场培育、扶持地方和民间收藏团体等来推动体育收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