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赢     
喜讯传来,我们班的王珊珊同学被评为“县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了1这一年来,她一直是同学的“小老师”,我的好帮手。荣誉当之无愧属于她。当我郑重地把大红奖状呈给王珊珊母亲时,她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奖状?老师,你来得正好,我要向你告状!”我懵了:“告谁的状?…‘告王珊珊的状呀。”我简直难以置信了。  相似文献   

2.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3.
匿名圣诞卡     
月拿着刚收来的语文作业簿走向教导处。她是班长,又是语文科代表。今天,她好像很不开心,眉总蹙在一起。走进教导处,崔老师把她叫住,说:“月,今天我收到了没署名的圣诞卡。喏,你看。”崔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贺卡递给月。月接过来看了一下,是一张封面印着一个小女孩的圣诞卡,很普通,里面没有字。崔老师说:“我请你给我留意一下是谁送的卡。啊,还有一件事,玲已经两天没有来上课了。你是她的好朋友,知道她究竟发生什么事?”月看到崔老师的眼神充满着担忧。从教导处出来,月的心情很不平静:玲是月小学到中学的好友,最近认识了…  相似文献   

4.
张锦芸 《师道》2008,(5):58-58
文化知识老师会教的,教育孩子做人才最重要。但是教育孩子怎么做人呢? 案例一国庆节去看望母亲。我和妹妹在自选商场购物。我妹妹的小孩,6岁的秀灏却把妈妈选取的商品放回货架。妹妹问她为什么?她振振有词:“花那么多钱,浪费。我们刚买了房子没了钱,你不是老劝爸爸要节约吗?”  相似文献   

5.
女儿入幼儿园了。她很快地适应了那里,每天积极地要求去,她说她的老师喜欢她。“老师怎样喜欢你?”“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你看,贴在我衣服上呢!”女儿欣喜地说。第二天我又问:“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叫到她身边看她弹琴,我最喜欢看老师弹琴。”女儿模仿着弹琴的动作说。”第三天我问她:“今天老师喜欢你了吗?”“喜欢。老师把我画的画拿给小朋友们看。”无论哪一天问女儿,女儿都能说出老师喜欢的理由,我为女儿被老师喜欢而高兴。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情绪低落,撅着嘴不愿上幼儿园。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相似文献   

6.
小玲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她家里贫穷.母亲勤劳节俭,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也只是仅仅能够维持生活.小玲很懂事,也很爱她的母亲.她发奋学习,希望长大能有一番作为来回报她的母亲.  相似文献   

7.
小玲自幼和母亲相依为命,她家里贫穷。母亲勤劳节俭,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也只是仅仅能够维持生活。小玲很懂事,也很爱她的母亲。她发奋学习,希望长大能有一番作为来回报她的母亲。她的班主任是  相似文献   

8.
正早读时看见玲子凌乱的头发,可能又是玲子妈妈上早班没时间给孩子扎辫子了。"玲子,下课能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吗?"走到她身边时悄悄对她说。下课铃响了,玲子来到办公室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今天我妈很早就上班去了,我的闹钟又坏了,所以晚来了两分  相似文献   

9.
合欢树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比试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相似文献   

10.
宣艳 《初中生之友》2011,(Z1):18-20
"妈妈你看,我还能跳舞"2009年2月,小曼玲左腿膝盖处出现疼痛,医院诊断出她患有恶性骨肉瘤。由于化疗效果不佳,医生只能选择为她截肢。7月22日,小曼玲第一次手术,左腿自膝盖以下被截肢。醒来后,小曼玲第一件事就要母亲帮她揉一下左  相似文献   

11.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  相似文献   

12.
<正>龙应台老师的名字早有听说,却迟迟未看她的书,一直到这个暑假,才和母亲聊起龙应台。母亲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她告诉我,龙应台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也是一位很好的母亲,看龙应台老师的书,会很有收获。但,没有看过,我没有感觉,直到母亲把她的书递到我的手里,我才真正走进了这位作家。《孩子你慢慢来》,是她当母亲的时候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委员发完试卷后,说:“老师,小玲没有试卷。”我说:“她怎么会没有试卷呢?也许是我弄丢了。没关系,下课后我再帮她找一找。”其实,小玲的试卷根本没有丢,是我有  相似文献   

14.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  相似文献   

15.
写文章就像做衣服张小玲写了一篇《接姥姥》的作文。王老师把她找来,对她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具体、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王老师停了停,又说:"不过也有个毛病。""什么毛病?"小玲急切地问。王老师并没有马上指出作文的毛病,而是先把小玲的作文作  相似文献   

16.
不平常的母亲196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家庭作业是:弄清楚父亲的职业,第二天告诉全班同学。我回家后马上问母亲父亲是干什么的,母亲说她和爸爸都是科学家。我问她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她递给我一把勺子,要我把它扔到餐桌上。我扔出去,但勺子掉到  相似文献   

17.
爸爸:“新开学,有什么新鲜事吗?”我说:“爸爸,我有点想念林老师。”爸爸:“想念林老师什么?”我有点想念林老师的背影。以前,我每次经过教室窗前,总会看到林老师的背影。有时,她正坐在电脑前,把早晨我们需要背诵的内容整理出来;有时,她正在扫地,把我们打扫不到的地方理干净:有时,她正在提醒同学准备好一天需要的书本、文具……  相似文献   

18.
师恩难忘     
在我的记忆里,总有一个人被深深地刻在心里。每当我想起她时,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敬佩和感激之情。她就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李军玲老师。  相似文献   

19.
老师,我笨吗     
在一次计算课中,我请幼儿做开数字火车的游戏。可当我请到玲梅小朋友时,她拒绝了我,我感到很意外。下课后,小朋友都出去活动了,而玲梅仍坐在位上一声不吭。于是我走到她跟前,亲切地问:“玲梅,你怎么啦?”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老师,我笨吗?”她满怀委屈伤心地说:“那天上语言课,我没有回答出老师提的问题,下课鹏鹏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太笨了。’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一节课外活动课上,几个女生吵吵嚷嚷来报告,说小玲和小珂俩人闹矛盾,都哭了。我前去了解,一问原委,出现了好几个版本。比较能说会道的小寒先说了事情大概:“同学们不愿和小玲玩,她见了心里不舒服,就让小云来骗小珂,说老师让小珂过去。小云不想帮她骗人,不肯去,事情就穿帮了。”听着她眉飞色舞的叙述,我也不禁皱起了眉头:小玲怎么会这样……哎!然而小玲则抽抽搭搭地说了另一个版本:“我和同学一块儿玩游戏,可是小珂对她们说,叫她们都不要和我玩。我就去告诉老师,老师就让小珂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