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小学主题班队活动是围绕着某一教育主题,将德育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学主题班队活动当中,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围绕小学主体班队活动的开展,结合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合理的设计与组织,提高小学主题班队活动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班级管理与班队会活动紧密融合,通过班队会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要做好充分教学调查,针对学生兴趣点展开班队会主题选择,创新班队会组织形式,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班队会活动的热情。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度,为学生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班队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存在的学校教育活动。20世纪70年代前,这些活动多围绕大型节日以及全校性的大型文艺演出开展;20世纪70年代后,班队活动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培养其多方面的情感表达。到20世纪90年代,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受到推崇,班队活动逐渐呈现“主题活动化”以及“活动系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灵山县灵家小学提出了“以少先队工作为突破口,寓素质教育于少先队活动之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实践,已初见成效,他们主要经验和做法是———1. 素质教育渗透于班队活动之中形形色色的班队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的途径之一。灵家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在班队活动中扩大参与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中自我教育。每次班队活动从确定主题、选择材料、编排内容、排练节目到活动的组织等均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教师辅导。“爱我中华”读书竞赛以抢答的…  相似文献   

5.
正班队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优质高效的班队活动能收到"晓理、动情、导行"的效果,内化积淀学生稳固的道德品质。而这样的班队活动往往重在体验教育,体验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论,需要班队活动更多、更广泛、更深入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强调的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丰  相似文献   

6.
班队会活动足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班队活动,在政治思想上能得到提高,行为习惯上能得到培养。意志品格上能得到锻炼、智慧和体力上能得到增长。因此,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组织好班队活动是很重要的。怎样才能组织好班队活动?又怎样使班队活动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实践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科学地确定班队会的主题班队会的指导思想、目的,好比一篇文章的主题,起着灵魂和统帅作用,决定着班队会的形式和内容,关系着班、队会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班队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班队活动是由班集体组织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也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能使班级群体健康发展。那么,如何上好班队活动课呢?要有目的、有计划。我们说话、做事都必须有目的、有计划,这样容易把事做好。班队活动也同样。如召开“怎样接待客人”这一主题班(队)会时,教师要围绕“做客要讲文明、有礼貌”这一教育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好整个活动的步骤、内容、形式和方法。同时,要帮助学生做好资料、器材的准备工作,还要做好主持人、演员等选拔和训练工作。班队活动不可就事论事,忙于应付,如果这…  相似文献   

8.
班队活动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独特作用。随着班队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必要从课程的视角来思考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准确理解为什么学生个体经验是班队活动建构的逻辑起点,并基于这一逻辑起点,把握其核心理念,才能建构起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班队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2002,(Z2)
辽河油田沈采小学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过程中,正式启动了“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提高和强化学生对争做合格小公民的认识,该校的作法是:①利用晨会、班队会、雏鹰广播时间,组织学生学习《纲要》和有关“小公民道德建设”的内  相似文献   

10.
2013年5月17日,笔者参与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薛老师任教班级的"五(5)好声音——唱响运动会"主题班队会.为庆祝在校 运会中的五连冠,表达对运动精神的敬畏和对运动会中同学们的努力与贡献的欣赏,班主任与学生们共同组织,将班级中"好声音"的评比、导师团队的组建、歌曲的创编、临时小队的自主活动等,与这次主题活动综合融通起来,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主题班队会.在其中,我们能看到班级里的组织建设、男女生交往,组织间的竞争与相互欣赏,教师评委与学生评委的参与;看到对运动会资源的重现、加工与提升;看到学生们的艺术创造与表现力;看到班级文化的再凝聚与发展;看到所有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始思考“成长需要”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价值。本文在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中理解大学生“成长需要”的概念;分析论证了“成长需要”的结构框架;进而提出比较适合“成长需要”的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最后归纳了“成长需要”研究的价值追求,为大学生“成长需要”提供了比较现实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班队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所谓抓住班队课的最佳时机就是充分利用好一定时间内的有利条件,通过班队课的组织形式对学生施以教育,收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十年来,我在开展班队课时,主要抓住以下十个时机。 一、重大节日来临的时机。当重大节日来临时,就要捕捉这一教育时机,首先让学生参与,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在活动中愉悦性情,磨炼品格。如: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师生乐”中队主题队会。师生一起庆祝、一起联欢、一起欢笑。为了向老师献礼,同学们使出浑身解数,向老师“露一手”将自己制作的精美礼品送给老师,一幅书画作品、一张贺卡、一件特别的教具、一张剪纸、一篇优秀作文、一份手抄报……活动中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大型集体活动的时机。通过大型集体活动,能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锻炼学生社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校与班级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在我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体系下,德育处于首要地位。小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基的重要时期,要注重对他们的思想道德引领教育,这将为他们的思想成长打好底色。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抓手,德育主题班队活动又是班级德育的主阵地,因而发挥好德育主题班队活动在小学班级德育中的价值和意义,组织与实施寓教于乐、积极向上的班级德育主题活动是每个班主任应该抓好落实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班队活动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条件和生活经验的基础,是学生知行统一的有效途径。优秀高效的班队活动能收到“晓理动情导行”的效果,进而内化积淀为稳固的道德品质。然而,笔者发现许多班队活动因教师的认识偏颇,陷入了种种误区:误区一:重灌输,轻体验[案例]某班一次班队课的主题是“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活动伊始,教师机械地逐条朗读学校的规章制度,最后请学生集体签名。其间,教师不厌其烦地讲空洞的教条理论,学生昏昏沉沉地听理论,这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班队活动课,效率实在令人担忧。相…  相似文献   

15.
班队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优质高效的班队活动能收到“晓理动情导行”的效果,内化积淀学生稳固的道德品质。笔者发现许多班队活动因教师的认识偏颇,陷入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和“活动”两部分。《课程汁划》中规定活动课程应包括班队活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科技活动等。班队活动属德育类活动课程。德育类活动课是指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特定的活动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发展,向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一门正规课程。思想品德课属学科课程,它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下初中科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为本”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倡导和推行下,作业的价值观务须重新审视。作业是新课程动态生长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生主动地自我建构科学知识与生命的发展过程;对教师而言,则是教师非强化地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深化过程。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作业是学生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是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生命需要。  相似文献   

18.
达盛文 《教师》2014,(36):126-126
主题班队会活动是学校德育的有效载体,尤其在农村小学,主题班队会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舞台,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班主任要结合农村小学的客观条件及学生、学校、农村实际的情况,组织开展一些实际、实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班队会活动,使主题班队会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自主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质,就要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确定好班队课的主题,采取多样的形式,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行之有效地开展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19.
已有大学生满意度调查往往立足于“顾客—服务者”的视角,更多关注大学生对学校教育各项产品和服务等“客观”教育活动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应关注的问题是其本身的“成长和收获”.大学生自我成长和收获的满意度与其成长需要有关,也与学校教育发挥作用的效果有关.本文借鉴需要理论、大学生发展理论和学校影响力理论,利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调查”2014年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构建“大学生成长需要与学校教育影响力”分析框架.通过分析学生成长基本需要和学校教育影响作用两者的匹配水平与大学生成长和收获满意度的关系,本文发现,大学生成长和收获满意度调查可以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需要以及学校促进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工作:一是为了契合学生社会性成长需要,改善学生与教师、同学、管理者等人员之间的关系;二是为了满足学生认知发展需要,提升有效教学实践、高影响力教育活动质量水平,并通过它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0.
班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也是德育工作 的重要阵地。校园e时代的到来,给班队 文化带来新的活动理念。e时代的班队活动是在教 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去策划、安排、展示, 让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可以说,e时代的中小学班 队文化已经逐步从“原子时代”进入了“比特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