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海军战略转型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特点,针对"惯导原理"课程原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在多专业、多层次高素质实战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研究基于虚拟实验平台的"惯导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关键问题,利用改革初步成果,借助交互式虚拟实验等教学手段,进行了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学前教育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需求,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类专业创新提出了"教医结合、专业融合"课程模式.学前教育类专业、医药卫生类专业、幼儿园共同制定教医结合、专业融合特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一课双师、双师协同"的教学模式、"1+X"证书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育具有医药卫生素质的学前教...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责任明确到人,注重课程核心地位,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为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专业建设理念,成为继澳大利亚"课程包"、德国"双元制"等教育模式后的新的高职教育成功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南洋理工学院专业建设特点,探讨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能力提升、课程体系构建、理实一体化、项目化课程开发等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史晓红  周应宝 《考试周刊》2013,(58):119-120
全程教育实践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与国内体育教育专业现状提出的一种新的构想。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以实践为核心概念,具有"双目标"、"多场所"、"全程性"的特点,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包括课程内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等组成模块,逐步形成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下校企课程对接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课程的有效对接和实施,是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落实现代学徒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职教理念,应根据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立足学校和企业的实际,通过企业和学生的选择、课程对接思路和课程框架的确立,构建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校企课程体系,并通过"三段"课程、"双元"校企师资、"地导"翻转课堂、"多元"考核评价的课程教学实践,总结现代学徒制下校企课程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泥生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工艺结合,课堂与情境结合,实训与岗位结合"的"三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引领、理实一体、双师教学的理念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之中,形成"课程内容三结合、学习实训三递进、成绩评定三考核"的"333"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口译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口译专业教学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该文考察了境内外大学代表性口译专业的教学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藉此总结口译专业教学可遵循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考察了口译专业的课程模块分配、口译类课程的设置及口译类课程的学期分布情况;在教学模式方面,总结了四类口译教学模式,重点分析了国内影响较大的"广外模式"和"厦大模式";在教学方法方面,考察了国内三种较为成熟的口译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是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具有职业化课程特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条件三个方面阐述了物流专业英语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强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是推动高等教育革新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该专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从教学技能、实践技能和科研技能三个维度明确了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内涵逻辑,指出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现状,并结合郑州西亚斯学院健康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探索健康管理专业“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的双专业模式,或是英语+商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院校青睐,开设双专业课程必然涉及到双专业师资培养问题,武汉工程大学在06年开始招生英语+营销等双专业,09年获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本文是对我校英语+市场营销专业采用双师同台教学模式团队建设的一种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是学前教师教育改革重要部分,通过分析教育实践课程现存的问题,提出建构学前教育专业全程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实施过程管理、共建院园合作互惠长效机制,并搭建专业发展共同体。抓住机遇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从而改进教育实践课程的策略,改进教育实践课程,从而促进学前教育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徐益清 《江苏教育》2014,(16):51-52
为深化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惠山中专以工学结合作为专业建设的校本化切入点,对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基于"转岗轮训"的"三段阶梯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建设框架和基于模块化项目课程的"两个一半"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的历史与文化"是一门为本科生开设、引领学生了解和认知以"博物馆"为关键词的理论专题、实践观察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通识性课程,以"双编码"和"三统一"为原则,既服务于博雅教育的本真追求,又满足专业核心课程的主题设计要求,并用统一的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和评分标准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围绕基于核心文献的小型研讨会、师生共同参与的项目作业设计以及综合性的课业评估这三个关键要素,形成一套完整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探索博雅教育本土化的成功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刘鹏 《高教论坛》2022,(8):25-29
在当前法律硕士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理论错位、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师越位、教师授课能力缺位即“三位”问题。通过对双师同堂的理论解构可以发现,双师同堂应用于法律硕士课程教学之中能有效纠位、守位和补位。通过SWOT分析法进一步证明,双师同堂在法律硕士课程中的应用是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双师同堂在法律硕士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牢牢把握校外教师遴选、学生的有效组织、双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课堂信息反馈等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在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从促进"知识的发现"、加强"整合认知"、启发"深入思考"以及拓展"开放空间"四个方面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展开具体探讨,并从鼓励教育与发展性评价、尊重差异与分层评价、促进多元化评价与自主评价三方面对"音乐教学法"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策略,提出积极的建议,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课程建设和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依赖于过硬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而加强课程建设管理,可以促进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建设。文章在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着重阐述了通过课程建设促进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双师全程共导"教学模式是指中职学校以"做中教,做中学"为指导,从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出发,利用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资源,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组织和实施实训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本文着重论述了此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职“双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以“双师”能力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教师培训、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三大平台开展双师“五能力修炼”,构建“双师”专业发展的桥梁,打通“双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通道,建立“双师”三层五能培养体系,为中职“双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近几年才开设的专业,在广东最早有该专业的院校是广东南华工商学院,所以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专业建设发展来看,该专业都是一个新兴发展的学科。具统计,广东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双师素质教师达到35%,但具备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为数不多。因此,为迎合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亟待探索和研究双师结构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该专业核心课程《报关基础》为例,对本课程双师结构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便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石.自"金课"概念提出后,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各个高校启动推进了"一流课程"的建设.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际,结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从教学团队、课程内容与资源、教学模式与方法、成绩评定等方面,探索"仪器分析"一流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