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思考李力,马力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通常提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而在学生的各种能力中,英语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听说能力。所以,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则是我们外语教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一个特别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大环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听说领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我们广大外语教师和专家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前辈的中学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为我们塑造了不少成功的课例。  相似文献   

3.
听说作为语言学习中两个重要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是外语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本仅将教学中所采用的六个月一周期的听说强化式-即将听说训练分为基础训练和提高训练拿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浅论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李淑芝外语教学中要贯彻听说为主读写译跟上的原则。这就是说,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听和说是口头交际过程中接受与表达能力的统一,进行听说能力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用较流利连贯的语言表达完整的思想。一、坚持用外语组织教学坚持...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听说运用能力较弱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瓶颈。发达国家的外语学生一般都在学习期间去目的地语言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以此接触当地的文化和语言环境,这对学好一门外语无疑是很好的帮助。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有限条件下,教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外语视频资料,有针对性地创造语言环境,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程力  崔敏 《吉林教育》2005,(7):47-47
一、切实转变教师在听说课中的角色 在传统的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大多体现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器。偶尔的几次提问或操练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匆匆忙忙放录音,敷衍了事地提问题。很多的听说课变成了听力课。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英语,都期望自己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达到交际的目的。但要学好英语,首先必须提高听说能力,其听力又是衡量一个人语言交际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提高听力水平也是每个学生所渴求和期盼的。听不懂,自然说不出、译不出。如何打好听力基础,强化听力训练,是每位英语教师认真对待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提高听力水平是学好英语的源泉和基础。听得清,才有模可仿;听得懂,才能说得好,译得准。多听常听,是学习外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规律,这是外语教师必须重视和遵循的。如何强化和训练呢?  相似文献   

8.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抓好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对“听说”这一教学环节,目前在我区还没有几所中学把它们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有些教师认为初中学生学外语是为了应付中考,高中学生学外语是为了应付高考,进了大学后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中学只要抓好“读写”就行了.其实,“听说”与“读写”两者并不对立,是相辅相成的.抓好学生的“听说”,创造学外语的环境,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又可把课本的知识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加深语法、句型的印象,避免“学外语就是单纯背单词”的枯燥现象,从而提高教学  相似文献   

9.
刘静 《山东教育》2007,(6):35-35
外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而外语听说能力的强弱又是衡量学生外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接触和学习英语.感受和体验英语,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为了帮助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份及语境选择适当表达方式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语言化模式进行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搞填鸭式、满堂灌,不能巧妙而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知识轻能力,重语法轻交际,重文字轻口语,教师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特别是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和讲解语法规则,而忽视了听说水平的训练,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运用语言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外语多带有“聋哑症”。因此,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尽快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成为外语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启发、提问…  相似文献   

12.
王杨 《吉林教育》2006,(10):50-50
在传统的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大多体现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收器。偶尔的几次提问或操练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匆匆忙忙放录音,敷衍了事地提问题。很多的听说课变成了听力课,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应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英语,提高教学质量,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说课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开设的一门新课程。如何搞好听说课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摆在每一位外语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切身体会,从四个方面论述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目前在高考实施过程中,对于所有考生的外语听说能力考核极为有限。本文从外语专业学生外语听说能力的现状,追溯甘肃省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局限性,分析高考外语听说测试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改革外语专业招生中听说部分以促进外语人才培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一直遵循"听说读写译"的培养目标,听与说更是检验一名外语学习者是否掌握了该门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听说能力不仅可以为其拓展更加广泛的交流空间,还可以在职场面试,商务谈判等环境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因此如何在短短几年内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确保完成生物学科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外语、母语,交替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反应速度,提高外语听说、理解等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最大收获。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要提高听说能力。可理解输出理论认为输出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它能够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进行控制和内化,使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不断提高。为培养新疆高校大学生外语交际能力,以可理解输出假设为理论背景,对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启示有以下几方面: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多样化、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与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滞后原因及改革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听说教学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针对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滞后于读写能力的现状,章分析了阻碍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外语教学改革应当采取的举措:外语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听说教学的地位,增加听说教学的比重,同时应当提高教师素质和口语水平并提出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电大英语教学的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写了TVUEnglishCourseBook(《电大英语教科书》)。该书从“听说领先,难点突破”的原则入手,加大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逐渐增加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的课文,该书既有创新,又不脱离实际,确为一套好书,对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确实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都不尽如人意。在此发表一些拙见,供同行研究和参考。一.存在的问题1.听说能力差。长期以来,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似乎成了英语专业的“专利”,而非英语专业的师生们常常…  相似文献   

20.
孙爱武 《海外英语》2011,(5):101-102
该文论述了外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外语听说相结合的技巧和方法,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在实际交际中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交际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